实验室里“拌”砂石 物联网上“看”工地 南沿江铁路南京段建设充满“智慧”,科技范儿十足
入伏后,南沿江铁路南京段进入“大干100天”的加速建设期。
实验室里“拌”砂石 物联网上“看”工地
南沿江铁路南京段建设充满“智慧”,科技范儿十足
近日,南沿江铁路南京段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通讯员 高敏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入伏后,南沿江铁路南京段(1标段)进入“大干100天”的加速建设期。记者19日来到位于江宁区的施工现场和紧邻的架梁现场预制梁场,目前南京段已经完成所需钢筋混凝土箱梁预制箱梁74榀,架设箱梁28榀。而梁场旁一个充满“智慧”的工地实验室,颠覆了记者对铁路建设的传统印象。
“每批材料进入梁场生产前,必须先经过这个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才能用于生产。”中铁四局江宁制梁场场长杜诚对记者说。
记者走进实验室,实验人员正在对即将进场的一批砂石进行检测:将砂石样本称重后,倒入实验容器,再倒入化学试剂将砂石覆盖,进行静置。“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砂石有机物测试,(静置)24小时后,如果颜色深于对比试剂,说明这批砂石的有机物含量高于标准,那这批砂石直接判定不合格,不得进入工厂。”工地试验室主任范健对记者说,“有机物含量过高的砂石投入生产,会使拌和后的混凝土老化速度加快,影响整个箱梁的耐久性。”
除了有机物检测,砂石还要进行含泥量、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12项测试。记者获悉,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砂石、水泥和粉煤灰,仅这3种主要材料的检测,加起来就将近40项。
不仅有化学实验室,在南沿江铁路南京段中铁四局项目部里,还有一个智慧管理平台。这个智慧管理系统将项目生产和日常管理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关联、融合、分析,可以调取、分析并处理每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并通过大屏幕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监控。
南沿江铁路南京段信息化管理员李格指着大屏对记者说,“你看这个铁路高架动态进度示意图,白色是还没有施工部分,绿色是目前正在施工的部分,红色则是已经完成的部分。现场上传工程进度之后,这个图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概括来说,就是将物联网的概念应用到项目管理上,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量测和监控,将现场人员信息、设备使用状态信息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现。”南沿江铁路1标项目书记高敏介绍,比如,南沿江铁路的标准梁采用的是工厂化生产,工厂也连接着智慧平台,工厂现场的仪器与信息中心联网,每一榀预制箱梁内钢筋的张拉压浆数据参数、静载实验的数据变化,都可以实时通过生产设备上传系统生成。
这套智慧系统不仅“智慧”还很“透明”,除了全流程服务生产、建造过程,对于已经建好的铁路高架部分还可以进行沉降、耐压等动态数据的每日记录,更与南沿江铁路的总指挥部相连。“总指挥部可以随时调取我们平台的信息,查看进度和工程质量。”中铁四局南沿江铁路1标总工程师黄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