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冠军”辈出 澎湃智造新动能

时间:2021-11-28 09:00:14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者:DN032

□ 本报记者万小珍通讯员陈爱萍张健一

工信部新近发布的《关于制造业单项冠军第六批遴选和第三批通过复核企业名单的公示》中,常州3家企业被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个产品入围单项冠军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常州比较优势在制造业。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要围绕实施“532”发展战略,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成为江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晒出“独门绝技”,单项冠军成“智造”新势力

上午9点,江苏海鸥冷却塔工程技术中心内,研发人员正专注测试填料产品性能。海鸥股份工程技术中心研发负责人胡九如介绍,这个核心部件产品,可组装成冷凝翼板消雾节水型冷却塔,填补了国内模块式消雾节水塔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专利技术保护壁垒,还大幅节约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像海鸥冷却塔这样凭借“独门绝技”攻破国外技术壁垒的故事,在常州还有很多。星宇车灯、江苏精研科技、江苏海鸥冷却塔……翻开此次入围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名录,均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在全球细分市场上牢牢占据绝对份额。常州星宇车灯汇聚千人搞研发,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课题的攻关,拥有有效专利超1000个,今年先后斩获江苏百强创新型企业、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精研科技联合微亿智造,共同研发基于5G打造的自动视觉检测机器,仅需1-2秒,就能同步完成4个精密产品的瑕疵检测。35台机器可以替代300多个传统质检工,企业一年可节省人工成本3000多万元。

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全球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此前,常州累计已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制造业单项冠军云集,正成为常州在长三角区域脱颖而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点。2020年,常州制造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全市隐形冠军200多家,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小而精、专而强,“小巨人”迸发硬核实力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同惠电子、常辅股份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常州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

攀登电子测量仪器领域高峰,同惠电子当家人赵浩华感慨万千,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一度为国外垄断,企业十年磨一剑,推出测频范围10Hz-130MHz精密阻抗分析仪,领先120MHz的阻抗分析仪国际先进产品,一举取得行业产品议价权。此次登陆资本市场,企业将融资到的1.5亿元全部投入研发生产,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带来利好。

常州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在调研中深深感受到,“专精特新”企业必须要“专”,坐得住冷板凳,把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常州纺兴精密50年专注研发生产化纤行业关键零部件喷丝板,形成自己独特的喷丝板制造技术25项,其中3项为世界首创,国内市场占有率超七成。去年,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火线“点将”,为中石化4条熔喷布生产线提供高难度特制熔喷法喷丝板,保障了全国医用口罩的产能。

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近年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最新评定的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常州裕兴薄膜、纺兴精密、铭赛机器人、捷佳创等16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创历年新高。它们集中在制造行业,规模不大,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辛勤耕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拥有各自“拿手好戏”“拳头产品”。截至目前,常州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家。

挖掘“冠军”基因,精准助力企业逆势而上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长为“小巨人”,再到国际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鲜明路径。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常州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盛蕾认为,要充分挖掘“冠军”成功基因,培育形成更多关键技术“攻坚者”、细分行业“领跑者”、产业链安全“维护者”,让“大而全”与“专精特新”相得益彰。

早在2018年,常州就从建设“专精特新”培育体系着手,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特色化明显的企业纳入培育库,入库培育企业超500家。

依托培育库,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度“专精特新”培育体系。打造“企业+基地+服务机构”服务体系模式,聚焦升级政策咨询、创新技术等五大服务,支撑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1年,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绿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拥有2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建成6家省四星级服务平台和24家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与苏州、南京并列全省第一。

聚力“财政撬动”,增强培育动力。2021年安排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2亿元,同比增长25%,以创新主体培育为关键手段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市18家单项冠军企业累计拥有专利数量达4882项,平均每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超73项。

政策、资金、资源充分润泽优质“种子”,企业和团队心无旁骛谋发展,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为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增添“冠军”动能。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