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动态:“专精特新”城市30强:北上深位居前三 汉杭苏位次提升

时间:2022-11-14 09:48:58 来源:新京报 发布者:DN032

相比于九成企业都来源于制造业和所属行业都集中在“高精尖”领域之外,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城市分布更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研究显示,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呈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超过0.8,中小企业发展活跃的地区恰恰是经济发达和择业热点地区。


(资料图片)

从城市维度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城市分布数量与城市GDP呈现高度正相关性,GDP过万亿的城市依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要分布地。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的30强城市,近一半位于长三角地区,北京居首,宁波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为中小企业构筑良好的发展生态,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高速通道。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的那样,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强,区域经济才会强。

企查查数据显示,前四批9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前30强城市共有5175家,占总数的56.25%,可以说前30强城市集中着全国超半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前三,前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共有596家、505家和445家。

跟前三批各批次相比,这三座城市第四批入选数量都有较大的增幅。前三批,北京、上海和深圳入选企业数量之和分别为263家、260家和170家;第四批,这三座城市分别入选333家、245家和275家。从数量上看,除了上海第四批入选数量少于前三批次数量之和外,北京和深圳第四批入选企业数量均超过前三批次数量之和。

从排名上来看,北京无论是前三批入选总数,还是第四批入选数量都是排在第一位。上海前三批次总数在全国排名第二,第四批入选数量排名第三,较前三批次排名下降一位。深圳第四批入选数量排名第二,较前三批次排名上升了两位。

值得注意的是,新京智库对比发现,与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数据对比,武汉、杭州和苏州等城市表现优异,位次都有明显变化。

其中,在前十名城市中,武汉第四批入选数量排在全国第四,第四批排名较前三批次数量总和的排名上升了16位。武汉前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企业数总数仅为51家,第四批入选数量则是达到了158家,在前十名城市中表现颇为突出。

新京智库注意到,去年10月,武汉市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这是全国首个市级政府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专项政策。这份文件中,武汉提出到2023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0家。

在前十强城市中,排名表现亮眼的还有杭州和苏州。杭州第四批入选156家,排名全国第五,较前三批53家排名全国18位,上升了13个位。同在长三角地区的苏州,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的排名也较前三批出现了大幅跃升,苏州第四批入选数量排在全国第七位,较前三批全国第22位排名,上升了15个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前30强城市中,除了头部城市外,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上,长三角腰部城市异军突起,排名上升幅度最大。

其中,绍兴第四批排名较前三批上升了24个位,前四批总数排在全国第24位。嘉兴第四批排名较前三批次上升了22位,台州上升了19位,无锡上升了18位,常州上升了17位,湖州上升了12位。

长三角腰部城市的异军突起,长三角产业集群化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创新第一梯队。

2021年发布的《长三角区域融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曾指出,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企业活跃度、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在中国拥有绝对优势。

同时,区域资本生态持续完善,对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资本推动区域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区域大中小企业结构更加健康合理,高精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在中国高居榜首。

新京报记者查志远郑伟彬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