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微速讯:外企坚定拥抱中国美好未来

时间:2023-01-16 06:53:59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者:DN032

冬日寒意料峭,难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热情。1月12日,博世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并宣布在苏州投资建立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同一天,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在上海正式启动运营。

众多跨国公司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2023年,中国仍是跨国公司重要投资目的地,跨国公司将抓住中国扩大开放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在华战略布局,共享中国市场大机遇。


(资料图)

坚定投资信心

中国贸促会近期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维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外资企业的信心来自哪里?多位外企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市场潜力、配套体系、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是投资优选地。

在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看来,中国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不断升级的市场,二是完善的产业链,三是强大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大量新机遇。例如,在‘双碳’背景下,中国市场对于绿色创新产品和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各个产业对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提升。”尹正说,“中国的产业链门类齐全、完善,在中国找到质量好的供应商,比在其他任何地区都容易。中国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生态伙伴资源,这些因素都吸引我们在中国持续投入。”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达索系统对于2023年中国市场的信心,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态势。

“达索系统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确立了在数字孪生领域的领先地位。3年来,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一定影响,但达索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依然在稳健增长。基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2023年达索系统一方面会在以往的优势行业中继续投入,以保持领先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激活了很多市场的巨大潜力。达索系统在建筑、医疗、消费品、电池等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将持续助力这些行业客户,帮助他们用数字化手段在全球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张鹰说。

宝洁则看好中国消费市场在2023年的强劲复苏。“随着一系列提信心政策陆续出台,我们对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回暖、整体经济向好充满期待,并在为此做好准备。新的一年,宝洁将一如既往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投资品牌力及全渠道运营能力,继续加快全链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宝洁大中华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说。

抓住开放机遇

过去一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大动作不断。2022年年底,公司宣布在山东青岛落地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区域总部。同时,在青岛投资建设的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也开始动工,计划投资约31亿元人民币。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认为,公司在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自中国不断推进的对外开放进程。“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从未改变。阿斯利康立志成为一家本土化的跨国药企,正因为深耕在这样的土壤上,我们才在2022年交出了满意答卷。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舞着阿斯利康不断扩大在华业务。未来5年,我们预计将有60个至65个新药和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和王磊有同样感受的外企负责人还有很多。市场观察人士和外企高管们普遍表示,中国努力建设有利于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体系,寻求加入高标准的经贸协议,将进一步提振2023年的市场预期和在华外企的投资信心。

今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外商投资鼓励目录内的行业领域,可享受关税减免、土地优先供应等优惠政策。鼓励目录越来越长,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门槛越来越低,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更多利好政策还在持续推出。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从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等方面对2023年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系列部署。

在近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围绕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看,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持续优化引资结构,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及制造业、研发中心等专项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力度,加快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

强化本土战略

对于在华外企来说,新的一年有新的机遇。同时,要更好地挖掘市场机遇,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本土化战略,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特点、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便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夯实本土实力的又一新举措。近年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强化“中国中心”战略,打造包括研发、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在内的研产销一体化敏捷机制,从而加快创新产品落地,更好地满足多元化且不断升级的中国用户需求。为此,公司不断加大本土研发投入,已建成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无锡五大研发中心的布局,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瓦里安医疗则通过努力扩大零部件在中国的本土化率,借助“中国智造”的力量,提升产品竞争力。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表示,2023年随着中国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瓦里安北京基地将持续扩大产能,预计产量将增长30%,本地采购额将增长20%至25%。瓦里安将会在未来2年到3年内,达成2000台“中国智造”设备下线的里程碑。

“过去3年,瓦里安医疗克服重重困难,推进北京基地产能大幅提升。目前,瓦里安北京基地拥有瓦里安全球最全产品线,生产的直线加速器是治疗癌症的放疗利器,其中90%用于出口,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张晓说。

达索系统也对如何扎根中国市场、满足本地客户需求深有体会。张鹰说,在中国,不同规模的企业都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达索系统需要深入到企业中,为各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本地化的定制服务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此,公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营机制。

“达索系统在持续迭代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实践形成了头部企业先用先采纳,产生生产力以后往下游复制的模式,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产业链的转型,而不只是单点的转型。”张鹰说,“达索系统还联合合作伙伴建立了多个联合创新中心,通过更广阔的地域覆盖,为当地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支持。”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跨国公司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