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
3月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宣布,今年各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将扩招本科生,增幅在100至500人不等。
事实上,近年来本科生扩招规模持续扩大,但今年的力度尤为显著。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此次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领域。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是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的主动调整。有分析认为,作为连接基础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关键环节,本科招生的变化不仅影响高考录取格局,也映射出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高了进入名校的概率”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强调,要“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和“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轮扩招的核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支撑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有助于适应人口变化与就业需求,应对高学历需求上升的趋势,也能缓解“难进一流高校”的压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过去五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从2020年的967.45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050万人,但本科录取率却从41.4%降至33.5%。本科教育,尤其是优质本科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近三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地的本科招生规模分别稳定在3400—3500人和3800—3900人。
一位国内顶尖高校长期从事本科招生工作的老师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清华、北大等头部高校在各省招生时,不仅需要向每位录取学生及其家长解释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还需与各学院沟通协调,招生名额还涉及不同省份间的激烈竞争。在她看来,整体上,这次扩招的确提高了进入名校的概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双一流”高校从自身发展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角度,具有扩招的意愿,但扩招规模不仅要考虑国家和地方政策,也取决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承载能力。蔡荣根介绍,高校扩招涉及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学校需评估自身承受能力,每增加一名学生,地方财政都要增加相应拨款,学校也需要更多编制以引入师资。
“扩招决策既受政策引导,也受高校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制约,这是响应国家号召的一次集体行动。”郭英剑这样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多所扩招高校的招生部门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各省份、各学院的具体扩招名额尚未最终确定。然而,这些高校的扩招通知中,“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是常常被提及的表述。
北京大学的新增招生计划将重点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及新兴前沿领域,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和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清华大学则将新增本科生纳入新成立的本科通识书院,该书院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培养掌握AI技术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双一流”高校扩招本科生,背后的逻辑与近年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一致,即淘汰老旧学科,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专业调整的本质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日前,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来了,知识结构单一、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生,很快会被淘汰。复旦要培养多潜质、高潜能的“干细胞式”人才,学生要对原来貌似不相干的事物进行关联式思考,搞清楚新关联的因果关系和学理机制。未来,复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将从“专业”变为“项目”。每个项目,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可以拿到一个或多个学位。复旦新工科,要构建“从0到10”的系统创新能力。
“真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陈志文认为,当前新工科建设中,重论文、轻实践的“工科理科化”倾向依然存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更多产业界人士参与教学,是破解“工科理科化”的方法之一,但这也会压缩原有教师的课时,这种“做减法”的改革显然更困难。
记者梳理部分扩招“双一流”高校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发现,目前所谓的交叉培养往往只是简单叠加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真正具有前沿性和融合度的课程仍较少。郭英剑分析,即便一些学校的交叉学科已在推进,但受限于学科壁垒,整体进度较慢。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学科调整受审批流程复杂、调整周期长等因素影响,难以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
“此次本科扩招偏重于理工农医,对文科的影响显而易见。”郭英剑认为,随着学术资源向理工农医学科倾斜,文科的支持力度势必相应减少。
今年,多省政府工作报告频繁提及高等教育专业调整,至少10个省份提出发展理工农医类紧缺专业。例如,山西省计划将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提升至55%,内蒙古自治区则设定50%以上的目标。
蔡荣根表示,例如今年宁波大学计划扩招约300人,重点投向制造、信息、水产和医学等紧缺领域。相比之下,文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他认为,文科作为思想创新的源头也十分重要,“学校对文科的重视体现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非单纯扩大招生规模”。
复旦大学近期也宣布将调整学科结构,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降至20%,形成“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的新格局。该校校长金力表示,此举遵循“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原则,旨在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交叉融合。
“即便是国内文科实力顶尖的高校,也在向理工、新工科和交叉学科倾斜。”郭英剑分析,复旦的改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更多高校的学科布局,而如果文科招生规模持续缩减,不仅会影响文科人才储备,还可能因社会对“实用性”的过度强调,削弱文科的社会认同,进而影响优秀学生的报考意愿和学科的长远发展。
郭英剑认为,国家治理、文化传播、社会研究等领域仍需高水平的文科人才,在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中,传统文科内容依然重要,不能被简单边缘化。相反,文科应增强适应性,加强与科技融合,以提升应用价值和就业竞争力。
陈志文表示,过去20年的大学扩招中,由于办学成本较低,高校大量设置了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科就业压力下,教育系统必须反思人才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近日,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要考虑缩减缺乏核心技能的专业,顶尖学校有必要保留适当规模的文科专业。
郭英剑认为,未来高校如何在“科技创新”与“文科价值”间寻求平衡,将成为改革的重要课题。他建议,高校在调整学科体系时应保持一定文科学科布局,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中的文科比重,使其在政策制定、科技伦理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非单纯缩减学科规模。
标签:
精彩推送
- 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
- 教育观察:从高校“公开课”看AI时代浙江何为
- 3月31日至4月3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开展
- 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
- 教育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1600万人 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毕业生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
- 教育部:到2027年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
- 全国2.8万所学校获赠百余万册科普读物: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 教育部:已支持建设30余项关键领域语料库
-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
- AI“复活”历史名人 触动大众文化“DNA”
- 广西梧州:粤桂青少年共庆“三月三”
- 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在鄂启动
- 四川四部门联合发文:为学生提供24小时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 全国1500余名语文教育同仁齐聚重庆 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 新疆兵团基层学校用上AI教室
- “代谢组学之父”在复旦大学阐述表型组医学
- 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举办
- 掌握这三招,与青春期“小哪吒”愉快聊天
-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 安全“必修课”亮点多 来看各地中小学生学了啥?
- UC交易所与SOLOMON PARTNERS战略合作,Wikiexpo上共谋亚太金融新机遇
- Encor集团全球品牌重塑,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
- 密尔克卫及员工荣获多项道路交通安全表彰
- 怎么选择合适的跨境出海服务商?我们测评了这几家
- 密尔克卫亮相SEMICON® China,联动直播赋能芯片半导体行业
- 倒计时6天!线上线下双通道,赋能芯片半导体行业
- 密尔克卫荣获阿科玛2024年度战略供应商
- 春日厚养屏障,蜜思肤“胶原棒”开启胶原修护力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千年农耕遇上数字变革 “六情哨兵”守护中原粮仓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
- GEMO携手LaClinic Montreux:重构高端抗衰新高度
- 全国首次正式开展海关核查“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作业在天津落地
- 第五届消博会将有71个国家和地区超4100个品牌参展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订单农业”解锁共富密码
- 中国复兴型电力机车在太焦线批量投用
- 踏青出游好时节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 中国2月商品条码·热销商品价格指数为99.64点
- 江苏盐城推动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无人“机、车、船”全覆盖
- 中国—东盟能源学院在广西揭牌成立
-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于第五届消博会期间启动
- 商务部:将深化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指导各地推出务实举措
- 楼市“小阳春”势头好 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房子”变“好房子”
- 如何选购可去除花粉过敏原空气净化器,消费提示来了!
- 工信部:“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全面开放
- 太原机场夏航季将运营客运航线90条、货运航线5条
- “中远海运之星”客滚船将投入闽台航线运营
- 升级、扩大、培育、创新……透过关键词看懂消费提升行动
- 营商环境育发展动能(评论员观察)
- 营商环境育发展动能(评论员观察)
- 全球南方加速崛起,面对新挑战路在何方?
- 春日孕育新增长(纵横)
- 前2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
- 中国继续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 摸清需求、提升补贴……“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启动
- 戴德梁行:深圳租赁住房需求领跑全国一线城市
- 酵母源肥料增效剂将促进功能型肥料转型升级
- 青藏高原首张绿色算力网在青海建成
- 戴德梁行:深圳租赁住房需求领跑全国一线城市
- 财政部、税务总局:继续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 商务部:第五届消博会将举行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 RWA迎来“类5G标准” 实体资产上链技术规范正式立项
- (聚焦博鳌)周小川:中国在绿色电力发展方面成绩斐然,也面临诸多挑战
- (聚焦博鳌)从“硬联通”到“软连接”:数字时代亚洲合作新路径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今天举行开幕会
- 商务部:第五届消博会将突出体现场景创新和业态融合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8%
- 商务部:国内外最新人形机器人将在第五届消博会同台竞技
- 3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63元 下调9个基点
- 3月27日央行开展2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 食品日期找不到、看不清?市场监管总局新规来了
- 8个月卖出100万件!一起了解这个文创销“冠”
- (聚焦博鳌)联合国副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为讨论多边主义提供“安全空间”
- 世界看博鳌|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人心齐,泰山移!支持三大全球倡议
- (聚焦博鳌)借华商网络拓全球机遇 学界商界聚博鳌话发展
- 加快形成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每月消费观察)
- 专访丨贸易保护主义“回旋镖”将伤及美国自身——访德国基尔全球化中心主任霍尔格·格尔克
- (聚焦博鳌)刘振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令人遗憾
- 博鳌亚洲论坛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中国高水平开放将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 奋斗在春天里丨“滴灌+长效” 破解民企融资“烦恼”多地出招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政策加力,一组消费数据透出春日暖意
- 探访“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出站即见湖景” 、白玉兰意象与滨景融为一体
- UC资本-SOLOMON联手布局全球,打造顶尖国际化金融人才团队
- 法庄官方旗舰店重磅亮相第64届夜圣乔治济贫院葡萄酒拍卖会
- 密尔克卫荣获埃克森美孚卓越安全表现奖
- 密尔克卫亮相2025CAC农化展
- 聚焦海外全媒体营销 中企跨境跨境广告通解锁出海广告营销新玩法
- 展会丨密尔克卫2025年度参展日历
- 密尔克卫荣获马石油2024年度优秀物流服务商称号
- 银发旅游列车密集启程 激活万亿元银发经济蓝海
- 有序发展低空旅游!低空消费被纳入提振消费行动方案,传递了哪些信号
-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草地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 《旅游绿皮书》:场景化体验化成为城市旅游竞争趋势
- 300秒看家乡︱安徽省宿松县:诗意山水 滋味宿松
- 300秒看家乡︱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秦巴山水石泉十美
- 东方伊甸园:中国首家讲“水”故事的主题公园
- 安徽歙县:云绕春山古村美
- 永州林业站:三代人雕琢年轮与星空
- “云上岳西 康养福地” 岳西县亮相《300秒看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