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热点 > > 正文

提升国有企业双链的现代化水平 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体系

时间:2020-12-23 15:4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者:DN032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作用,锚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更好、更快、更深层次的推进国企改革,可以进一步从坚持组织参与治理、提升国企科技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抓住“牛鼻子”:坚持组织参与治理,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引领发展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应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更深层次推进国企改革提供根本保证。一是党委参与重大决策部署。党委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参与企业决策,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进行前置讨论,确保国企改革方向的准确性,坚持在大局意识下开展改革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并将国企改革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委把关定向的领导作用。二是党委推动工作执行落实。厘清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依法落实各治理主体权利和义务,保障其依法行权,确保其各司其职,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消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治理盲点;同时加强党的文化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激发党员活力、动力,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三是纪委提供有力监督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内监督为主、各类监督相互协同,明确纪委与监事会的定位和职责,在做到自我规范行为的同时接受外部监督,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保障国企改革过程风清气正,严防腐败行为。

二要化解“卡脖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控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应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当好“领头羊”,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围绕技术、人才、激励等方面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实现国企的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将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提供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在国家基础建设核心领域做到技术领先或国际接轨,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加速国有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培育国企发展新型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赋能。二是人才引育结合,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打造更多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动力、释放人才红利,完善国有企业创新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同时,通过产学研融合,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与薪酬制度,大力奖励自主科技创新,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宽容科技创新失败,调动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发创新,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要防止“掉链子”: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国有企业双链的现代化水平。国有企业在疫情背景下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应发挥“稳定器”作用,其关键着力点在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实现融通发展。一是要“强链”,强化产业链竞争优势,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行改革创新发展,巩固国企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构建稳定的产业链条,形成国内经济良性循环;同时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重要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供应体系,让国外产业更加依赖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二是要“补链”,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补上“断点”,国有企业应该在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运用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和工业突破,以产顶进,将产业链中的举足轻重的零部件环节实现本土化,从而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危机事件下的正常运转。三是要“扩链”,牢牢把握同一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提高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平台的数字化水平,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共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共同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经济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四要形成“一揽子”: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不同要素的协同配合,只有增强改革的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才能确保国企改革纵深推进。一是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协同,积极推动党建与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深度融合,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更好、更快、更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二是战略重组与国资布局调整相协同,聚焦主业发展,推动资源向优势领域、主业相关价值链集中,同时兼顾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战略,使国有资本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三是国企混改与管理制度改革相协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在部署探索推进不同层级混改、深化重点领域混改试点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将企业打造成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切实转换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制度以及各类所有制产权合法权益保护制度,使混改前后国有企业的新机制与旧体制深度融合、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应锚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抓住“牛鼻子”、化解“卡脖子”、防止“掉链子”、形成“一揽子”等多个视角采取重要举措,通过制度改革、创新发展,提升国有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更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制度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