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环球微动态丨加快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建设 2022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云”释放超2000项技术需求

时间:2022-09-02 15:47:49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者:DN032

“上海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目标任务,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核心,加快推进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技术转移大会能够初心如磐、持续发力,当好企业创新的‘红娘’,搭好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桥梁’,建好技术转移的数字‘底座’,成为汇聚全球资源、引领创新发展的枢纽。”8月29日,“2022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 EXPO)(以下简称“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刘多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资料图】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大会以“万‘象’需求,全球揭榜—共建绿色新未来”为主题,致力于以需求撬动世界,以行动创造绿色,以科技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诠释绿色低碳。

据悉,本届大会还全新打造了3D智慧云展馆“INNO云”,集在线对接、智慧建馆、虚拟客服于一体,八大产业集群百花齐放,大中小企业与服务机构融通创新,促进全产业链的匹配对接,并与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数据共享,一键搜索实现智能匹配。

本届大会主要包括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待转化优质创新成果项目、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国际国内科技合作、特色产业发展七大展览方向。

数据显示,云展平台共计500家企业与机构入驻,释放超2000项技术需求,展示500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00项高校优质成果,30余场精选活动将同步云展平台直播,100余位行业嘉宾大咖发声论道。

“双碳”目标下的人才创新

众所周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整个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创新,技术经理人作为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探路者,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使用则是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抓手。大会开幕式后,以“做好科技服务·助力绿色转型”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技术经理人峰会随即举办。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为加强技术经理人的积累与培养,要以专业化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以职业化路径助力科创新未来、以全球化视野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优化技术转移的价值和形成机制,只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我国专业化技术转移的发展壮大未来可期。”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孙启新表示。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表示,“上海三年来围绕需求端,持续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促进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健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政策体系,支持企业持续创新,引导建立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搭建企业需求导向的供需对接平台,畅通成果转化双向快车道。”

记者注意到,围绕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与包容性,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等话题,众多产业端、企业端、科研端的专家、企业代表、行业领军人物,围绕“全球创新生态与技术转移新态势”“双碳目标下的科学技术发展”“碳中和与智慧能源”“探索绿色化工发展新路径”进行了主题分享。

不仅如此,在上述峰会上,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正式成立。据悉,该委员会的成立,将更好地推动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标准化建设在规范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方面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和转型发展。

此外,为全面提升新能源材料和化工低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能力和工程产业化水平,共同打造协同高效的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共建绿色新未来:新能源、低碳技术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于峰会举行。

记者了解到,上述签约方包括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消防安全风险防控研究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中未(海南)综合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健天枢环能(山东)碳中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在随后的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专场上,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11家高校院所进行上海高校院所TTO联盟启动。

据悉,上述联盟将致力于团结上海各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专业领域内人士,按照“培育、引导、规范、提高”的发展方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释放创新策源功能,共同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业内观点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机制改革,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理人成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协同创新”的特斯拉样本

当前,加快迈向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共同的目标,新能源车的发展更是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和转型的“风向标”。“特斯拉毫无保留地将顶尖技术带入中国,希望带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说道。

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应用技术指南》提出,未来将大力推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宋钢介绍,特斯拉陆续开放了300余项专利,“特斯拉最先进的电池、电机以及电控技术都在中国”。

宋钢表示,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整车企业,特斯拉自从落户上海以来,获得了相关主管部门和中国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斯拉也希望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助推中国构建机动灵活的全产业链同时,更为中国培养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有用人才,从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提升和产业链转型升级,促进中国汽车从造车大国向造车强国行列迈进。

对于取得的“协同创新”成果,宋钢表示,特斯拉目前中国本地化零部件采购比例已达95%,包括一体压铸式车身底板、动力电池、电机等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均实现本地化生产。

“在特斯拉逐年攀升的本土化率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从车身、底板、三电系统等硬件,到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等软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且,许多特斯拉供应商伙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拥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价值企业。”宋钢说道。

特斯拉于2021年3月自愿申报并成为上海市第二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并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2020年11月,特斯拉与上海电力大学签署产教融合协议,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计划。这是上海电力大学与特斯拉依托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发挥校企特色,共创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有益实践。

截至2021年9月,第一期已有350名特斯拉公司学员通过入学考试,预计两年内完成所有课程。此外,新型学徒项目第二期相关工作也已启动,350名新学徒已建班待开课。

此外,特斯拉被列入上海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特斯拉还计划将更多汽车行业相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工种纳入到职业等级认定当中,并正积极开展汽车装调工、铸造工、电池装配工等工种备案工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

特斯拉还提倡以赛促训、以赛代练的形式,来帮助员工技能水平提升。除公司内部竞赛以外,特斯拉员工积极参与区级、市级技能竞赛,并在2021年上海市“张江机器人谷杯”机器人大赛、2021年临港“五小”技术创新竞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

实际上,早在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正式落成之时,便意味着特斯拉在科研领域加深了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更进一步。

谈到特斯拉落地中国的初衷,宋钢表示,源于特斯拉一直秉持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理念。“我们希望与新能源汽车的同行携手共创,加速新能源汽车的落地,以及促进对传统能源观念的转换。”

“2022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主办方发布了2021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十佳案例,特斯拉成功入选,宋钢表示,特斯拉与长三角很多企业合作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未来将进一步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加速拓展新能源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8%,再创新高。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占全球销量六成以上;市场渗透率超21.6%,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宋钢坦言道,“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令人瞩目,这也印证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方向上的成功,对于中国达成‘双碳’目标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技术转移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