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绿债红火

时间:2022-12-21 08:32:3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者:DN032

“绿色债券面临历史性市场机遇。”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毅表示,绿债市场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发展空间巨大。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今年绿债发行规模大幅扩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8日,年内绿债共发行653只,规模合计8062.46亿元,同比攀升33.88%。


(资料图片)

券商加大了绿色金融创新的参与力度。受访券商认为,今年绿债发行认购倍数较高,部分债券吸引国际投资人申购。但部分企业为“找钱”借道绿债融资,发行人应对标更细化的环境效益披露标准,防止出现“漂绿”行为。

“头雁”作用显著

2022年以来,多家大型券商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上积极创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的证券公司共有50家,承销(或管理)118只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1349.32亿元。

头部券商担当起绿债发行主力军。据中证协统计,中信证券主承销(或管理)绿色公司债券(含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最高,为288.85亿元;中信建投位居第二,为162.46亿元;中金公司居于行业第三名,为94.52亿元。前三大券商合计主承销(或管理)金额占券商总份额的40%。

对于今年绿债规模扩容原因,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说:“绿债发行面临较好的政策环境,发行成本较低。对融资主体而言,发行绿债要比发行普通债券利率更低。投资者对绿债较为看好,认购倍数普遍较高。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积极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因而吸引了诸多国际投资者。”

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接轨的绿债发行标准将大幅提高市场认购率。今年10月20日,广发证券助力农业银行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吸引了近150家机构参与,平均认购倍数2.5倍,市场认购踊跃,其中5年期品种“22农业银行绿色金融债02”发行利率创市场新低。

受投资者追捧的一大原因是,该次债券募集资金所对接的绿色信贷项目,不仅满足《中国绿色债券原则》,还对标最新发布的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是该目录下最大规模绿色金融债发行。

防止“漂绿”行为

随着绿债规模不断攀升,券商纷纷成立投行绿债业务小组,加强绿债研究,以遴选和评估绿债项目。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自2021年成立“碳中和”债券业务小组后,公司通过债券融资引导资金流向绿色行业,今年5月相继主承销了交易所第一单低碳转型债券、交易所第一单低碳转型挂钩债券。

平安证券表示,公司研究所一直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度研究,参与行业组织和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研讨。平安证券2021年至今参与承销绿色债券40只,产品发行规模638亿元;参与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发行产品合计9只,产品发行规模共125亿元。

但是,市场也存在部分企业“漂绿”行为。“之前一段时间,发行人对绿债的定义和标准并没有一致共识。绿色债券因审批速度较快,而且发行绿债更可能吸引国际投资人,部分企业就‘借道’绿债融资。”华南某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这也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普遍观点。

2022年以来,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有效防范了“漂绿”行为。今年7月,《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发布,提出绿色债券应满足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存续期信息披露四项核心要素的要求。今年11月,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企业标准《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提出绿债募集资金所投绿色项目应披露的环境效益定量和定性指标。

“此前部分企业为了补贴,将非绿色项目包装成绿色项目,并因为投资方与出资方信息不对称发行了这些项目。这种现象会打击出资方的投资信心,削弱绿债对低碳经济产生的红利效应。”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表示,“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更为健全,券商应对企业发行要素、募集资金用途、第三方专业评估意见审慎调研,提升对绿色项目的甄别能力,紧绷‘合规弦’,把好‘风控关’,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多措并举打开增量空间

尽管绿债规模迅速扩容,但受访券商认为,发行人在尝试绿色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上还有待提高。金融机构自身也要加强投身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主动进行业务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绿色债券作为创新品类,能够高速、大规模地落地生效,首先对客户主体资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对于高资质的客户而言,其可选的融资方式非常多,并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尝试绿色融资产品。这可能与绿色债券与一般债券最终的票面成本差异不大有关系。”广发证券投行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他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绿债发行人提高补贴和奖励,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投资行为建立有效的评价加分机制,设立绿色金融专项奖励,推动金融机构业务资源的投入。

平安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说,应加强金融科技在绿债项目甄选、信息评估等领域的渗透,打开券商绿债业务的增量空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数据统计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