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成功逆袭:固收类银行理财前五月平均年化超4%,定存利率正式告别“3时代” 最新

时间:2023-06-09 14:35:56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者:DN032

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又一次集体下调,利率正式告别“3时代”。


【资料图】

与此同时,在利率下行的市场背景下,固收类理财产品则成功逆袭,受到不少投资者关注。

据普益标准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6日,今年以来新发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1968%,存续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7561%。

相较持续低迷的存款利率,对于收益可观的固收类理财,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在《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债市行情向好,持续的债市牛市促使固收类产品的收益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冲破“4”的年化收益率

今年3月份以来,债市开始回暖;4月中旬之后,债券市场明显走牛。

据wind数据显示,中证全债指数已从2022年12月13日的最低点224.21回升至2023年6月8日的231.03,涨幅已达2.9%。

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债市企稳回升后,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净值也跟随回升,“存款利率下降,客户还是会考虑收益率稳健的产品。固收+和权益类产品比较受客户青睐。”

“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存款或者债券,目前三个月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2.7%―2.9%之间。如果收益率在4%以上,波动会比较大。”该理财经理表示,去年底债市风波让一度盈利的产品出现大幅度亏损,在产品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记者在查阅各家商业银行APP发现,“招银理财招睿卓远系列一年开2号”是以“债券筑底”,不低于80%投向固收类资产,业绩比较基准在3%―5%之间,但从2022年6月28日至今,实际年化收益率高达6.92%。

而信银理财的“信银理财同盈象固收稳健季开28号理财产品”投向债权类资产比例在80%―100%之间,业绩比较基准在2.75%―3.35%,但从2022年7月成立以来至2023年6月7日,实际年化收益率高达7.72%。

不过上述两款产品均为固收类存续期产品,发行至今已有近一年时间。对于固收类存续产品收益率高于今年新发产品的原因,董翠华认为存续产品去年底经历了一波“破净潮”,净值有所下降,今年以来行情向好各产品净值回升明显,表现出存续产品的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较高的情况。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其研报中指出,由于理财公司开放式理财产品市值法估值,类似债基,净值走势与债市紧密相关。“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债券收益率显著下行,债市走出单边牛市行情,5月中旬过后进入震荡牛市。2023年前5个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达4.4%,固收类理财净值显著上升。”

相较债券类固收,人民币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另一番景象。

其中今年1月,人民币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在3.82%,但是到了5月,该业绩比较基准在3.61%。

与之对应的,今年以来新发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2948%,存续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2869%。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人民币固收类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在资产配置方面较为谨慎,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发行占比增多,理财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也有所下降。

存款利率下调提升理财吸引力

截至2023年5月末,目前已有30家理财公司开业,另外还有1家已经获得成立理财公司批复。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末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占全市场理财规模的80.4%,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业务的发展主体。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仅在5月理财公司共发行2372只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2只,初始募集规模为2648.3亿元。从投资类型来看,固收类仍是主要产品,发行2299只,发行数量占比自4月的85.8%小幅上升至96.9%,产品发行持续回暖。

“未来预计未来几个月理财规模仍将明显增长。”廖志明认为,近三个月固收类理财收益亮眼,同时二三季度理财冲存款力度较弱,而存款利率趋于下行,存款利率下调提升了理财的吸引力,理财的配置压力上升。

“预计未来一个季度理财对信用债的正反馈将延续。”廖志明表示。

从存款迁移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下行后,存款吸引力有所降低,存款流出资金有望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债基等金融产品流入债市。

“主要是今年一段时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比较大,很多客户为了稳健收益将注意力转向固收或者‘固收+’类的银行理财。”前述理财经理坦言。

不过廖志明提醒到,尽管未来3-5年债券收益率将大幅下降,但在债券收益率显著下行后,中短期需要降低投资回报预期。“由于债券票息明显走低,未来几年,理财可预期的复年合投资回报率或很难超过3.5%。我们需要清晰地看到,2023年前四个月的理财收益率很难持续。”

董翠华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固收类产品的高收益依赖于今年以来的债市牛市,但今年5月中旬过后债市有所调整,之后债市恐难以维持长期牛市,因而固收类产品此前的高收益或难以延续。下半年收益率走势取决于市场形势,整体看还有不确定性。”董翠华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