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气候变化成全球性挑战 加速能源低碳转型为关键之钥

时间:2023-09-08 19:51: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者:DN0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赵嘉璐上海报道


(资料图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能源转型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9月7日,2023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能源可持续发展平行分论坛召开

9月7日,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大计。本次大会由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办,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承办。

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分论坛之一,2023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能源可持续发展平行分论坛同步召开。本次分论坛由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21世纪经济报道协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协会、企业等百名中外嘉宾,共话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破立之间,加速能源转型

碳中和作为全球瞩目的目标,成为了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而能源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向和一致宏大行动。

数据显示,在2022年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已经提升到83%,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力度,进一步激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跳跃式的发展,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80%左右的电力消费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当前,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度演变,方兴未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技术创新成果累累。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走在了全球的前列,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取得显著成果,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逐步培育壮大,主流储能、氢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邓红辉看来,高质量发展始终是能源电力行业的首要任务,应当强化创新对行业发展的驱动,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但他也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能源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它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开发利用绿色能源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谈到能源转型,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柳剑雄认为,技术创新有望改变能源行业的格局和运营方式。例如,智慧电网、储能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诞生,将推动能源行业破除“能源不可能三角”,从而兼顾能源的低碳、安全、经济转型。

然而,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

“我们要准确理解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这样才能够为我们能源转型奠定基础性的认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杜祥琬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性,是伴随着太阳的存在而自然存在的,如风能、太阳能。而它的量值大小和技术开发能力有关。

数据显示,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已经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杜祥琬认为,资源基础是丰厚的,有这个基础才能够把能源低碳转型作为国家战略。

然而,目前人们对能源资源禀赋认识的局限仍存在。例如,一些能源负荷很重的地区,长期以来认为自己负荷重,并没有认识到身边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开发,从而形成了对外来煤、外来电的依赖。因此,在杜祥琬眼中,对能源资源禀赋的认识问题是一个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的实际问题。

再以我国东部为例,过去,我国中东部地区只有一种用电观念,即“西电东输”。“但现在要强调中东部的能源要提高自给率,中东部的能源,首先要身边取,不够的再从远方来,比如‘西电东输’来补充。”杜祥琬认为。

“能源转型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是先立后破。”杜祥琬进一步指出,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是方向清晰,是国家目标、全球大事。

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因此,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能源转型,事关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的7月成为自1940年以来最热的7月。种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反映出,全球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谈及气候变化的背景时提到,早在1824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傅里叶就首次提出地球大气层的隔热效应。此后,诸多科学家相继验证和完善这一理论,进而发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一些实质性证据更是证明了气候变化的存在。例如,著名的基林曲线提供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证据:第一次测量平均浓度为315ppm,2022年5月已达421.57ppm。而获得了20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日本气候学家真锅淑郎则通过复杂的动力模型,揭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如何导致全球气温增高的物理机理。

“从科学认知、检验印证、模拟计算到系统思维,人们对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即人类活动确实可以对气候环境造成显著变化。”许小峰表示,“若无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18摄氏度,而非现在的15摄氏度。”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不断增加,2022年夏季北半球发生破纪录的高温热浪事件。而高温事件之后,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今年又经历了最潮湿的7月。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意味着什么?许小峰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当量化分析确认极端事件出现频发态势时,令人担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否出现了系统性改变,或用大众化一些的概念来描述,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否进入到了不利的‘新常态’”。

推动能源转型,目前被视作应对季候变化的积极行动之一。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时,许小峰表示,从新能源发展需求,到资源、生产、应用等各个环节,都与气候密切相关。“研究能源转型问题,要注意气候因素。”

可以明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人。

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孙广彬表示,“我们今天所有和可持续、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讨论,其实都是关于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司治理变革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

孙广彬倡导,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应该在这当中有所作为,承担起自身责任,切实保护地球家园。

当前,覆盖全球88%排放量、92%GDP以及85%人口的133个国家和121个区域、246个城市、826个企业,都用不同的方式设定并践行碳中和目标。

具体到行动中,孙广彬以晶澳科技为例介绍道,当前,从治理体系到投资者关系,再到运营结构等,整个企业在努力贴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我国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这是成长为一家优秀的全球化企业的必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积极赋能,绿色金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银行上海总部协同发展部总经理周伟荣认为,金融机构可以从强化资源配置、发挥金融价值发现功能、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三方面发挥作用。

“在强化资源配置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来支持特定的绿色行业和绿色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在发挥金融价值发现功能,助力生态价值实现方面,中国银行一方面加强自身绿色经营,另一方面从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三大方面来支持绿色发展;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ESG责任投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出中国声音。”

据悉,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是26228万亿,同比增长51.22%。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