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名片”越擦越亮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提供10%的商品粮。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53.2亿斤、稳居全国第四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2025年2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为吉林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多年来,吉林省持续深化粮食品牌建设,“白金名片”吉林大米与“黄金名片”鲜食玉米走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中国饭碗”装上了更多更好的“吉林粮”。
好地配好种 畅销玉米吉林产
脱皮、切头去尾、清洗消毒、高温灭菌、蒸煮、装箱……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嫂)生产车间内,只需4个小时,玉米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产品。“以前可没想过咱黑土地里长出来的玉米棒这么受欢迎,都卖到国外啦。”农嫂副总经理刘友刚自豪地说。
2012年,农嫂这个专门做玉米产品的企业成立。规模小、没名气,品牌打不出去,好东西也卖不上价。这可咋办?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也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刘友刚说,为提升玉米品质,公司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展“吉林鲜食玉米优质品种试种推广”项目建设,新品种“吉农糯9”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统一化种植、科技化管理、精细化加工,也让玉米口感更好、产量更高。
谈起企业的发展,刘友刚亮出一组喜人数据:“最开始我们每年最多能卖100万穗玉米,现在每年卖七八千万穗轻轻松松。而且发展订单农业后,种植面积也由最开始的二三十公顷发展到了2000多公顷。”
把好粮食变成好食品,产业发展更有奔头。如今,农嫂已发展成为集研、种、产、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8万吨,年可实现总产值2.5亿元。“我们还研发了甜玉米汁、玉米面等30多类产品,带大家解锁鲜食玉米的‘多种吃法’。”刘友刚说,为了让吉林省的鲜食玉米“走”出去,农嫂不断开拓销售渠道,产品已远销22个国家和地区。
13年时间,农嫂的销量、种植面积呈七八十倍增长,收益更是不言而喻。而这只是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悉,吉林省连续多年在公主岭市建设吉林省中高端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优选省内外近600个品种错峰种植,优化品种结构,筑牢发展根基。目前,吉林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238万亩,产量达24亿穗。鲜食玉米团体标准、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也相继出台,助力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提品质创品牌 黑土地上稻花香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光东村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吗西达”品牌大米就从这里走出来。
2009年,光东村青年金君在村里办起有机大米农场,成立了大米加工公司,尝试带领乡亲们走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耕种方式。“以前大米基本是在本地销售,好大米卖不上好价钱。”经过思索,他们找到了突破方向——创立品牌。
“我们的目标就是种出人人称赞的好米,朝鲜族语‘吗西达’就是好吃、美味的意思,于是我们就用这个既具有当地特色、又能代表我们创业初心的词语作为我们的品牌。”金君说。
为了让品牌走出去,金君去了许多地方考察,并请农技专家为水稻种植提供科技支持,使老品种得到了改良,米粒变得更精、更细、更香。“2023年,依托我们村里的有机大米农场,吉林和龙稻米科技小院揭牌成立,相关专家在这里开展水稻育苗和提质增效技术试验与示范,更是为村里大米产业的发展加了把劲儿。”金君笑着说,这些年,有了科技赋能,不仅水稻品种得到改良,就连稻田管理也是省时省力又高效,“我们还用上了物联网监控系统,田里有啥问题,都逃不过科技的‘火眼金睛’。”
“如今,村里的水稻更优质,也更受大家欢迎。”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说,农旅融合也给村里的稻米产业带来了活力,不少游客到村里旅游尝过我们的大米后,都会特意买些带回去,味美质优的大米已经成了光东村的“金字招牌”。
这般稻花飘香的盛景,也同样出现在吉林西部曾经“种啥啥不长”的盐碱地上。30多年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坚持在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研究、试验和推广,让水稻在这片盐碱地上扎根,产量更多,质量更优。
“去年,吉林省开展‘吉林大米分级分类’,我们的大米都有了‘吉林大米身份证’。吉林大米大数据平台也让我们吉林好米的品牌得到保护,品质得以保证。”吉林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说。
深挖掘强推介 “双金名片”越擦越亮
“我们已经备齐了种子、农资,就等着过两天暖和暖和开始春耕了,今年一定还会有个好收成。”让榆树市坤泰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曙光期待的,是公司的控糖米项目。
“历经近两年的种植实验、论证、临床、市场调查等阶段,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控糖水稻(功能性粳稻新品种,适用于糖尿病人),终于在2024年‘落户’榆树,为榆树带来一次新的农业变革。”宋曙光介绍,2024年,200多公顷的控糖水稻至少为农民增收100万元以上。
在深入挖掘产品优势、赋予产品独特价值的同时,榆树市还加强走出去宣传推介,擦亮吉林“双金名片”。
“去年6月份,吉林粮食品牌华南地区招商巡讲榆树专场在福建泉州和厦门举办。60余家福建粮食经销商参与活动,现场达成粮食购销合同20000吨,总金额达1亿元。”谈及榆树大米、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魏坤打开了话匣子:“每次推介会,省、市粮储局都是既给好政策,又提供资金支持,这不仅为我们解决了很多‘走出去’的难题,也让我们心里更踏实、更有底。”
而长春市举办的一场极具科技范儿的推介会,也让吉林的“双金”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10月,丰收之际,作为人民网“万商万品 万象焕新——百日直播行动”的首场直播活动,长春大米暨长春鲜食玉米武汉推介会在人民网“梦幻灵境”武汉AI展演中心举行。“这既是长春与武汉的梦幻联动,也是美食品鉴与科技展演的深度融合。”长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大志认为,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吉林的优质粮食推介走出了“新”路。
“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的殷殷嘱托,化为吉林省“争当现代化农业排头兵”的具体实践。
2025年一开年,吉林再次释放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强烈信号:
2月25日,吉林省发布《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2025—2027年)》,明确了做强品牌体系、加强育种技术创新攻关等4方面21项重点任务;
4月8日,召开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因为绿色所以出色 ”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吉林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了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标志着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按下“快进键”;
…………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前进号角振奋人心。吉林这片“因粮而生、依粮而兴、向粮图强”的热土上,正播种着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
标签:
精彩推送
- “双金名片”越擦越亮 “中国饭碗”装更多“吉林粮”
- 手造华章|滨州阳信:一针一线织就“毯”途
- 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3%
- 开局良好 彰显强大韧性潜力——透视首季中国经济成绩单
- 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69元 上调16个基点
- 4月18日央行开展2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国家能源局:2025年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
- 九部门:鼓励家政企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 九部门:指导家政服务企业提升收费透明度
- 九部门:推行电子版家政服务员“居家上门服务证”
- 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 道指低开低走跌1.33% 联合健康集团重挫逾22%
- 九部门:鼓励家政企业拓展整理收纳等新兴服务领域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文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中国企业投资带来双赢” ——访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
- 知名民营企业家、恒安创始人许连捷病逝
- IMF总裁: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 但不会进入衰退
- 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 新指南释放了哪些信号?
- 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 首季起步平稳 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潜力
- 赏花胜地热度高 “追花之旅”成为多地旅游发展新引擎
- 一季度湖南“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近八成
- 部分平台商家近期流量激增 中国电商App成海外消费者新宠
- 安徽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居中国中部省份第一
- 上海出台措施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
- 广交会观察:中企尽显“科技范”从容拿外贸订单
- 花园经济、以旧换新、汽车改装……透过新消费图鉴看经济“更”新活力
- 政企联动“搭台唱戏” 浙江创新产业链供需对接模式
- 尺素金声丨首季增长5.4%,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向前行
- 政商人士谈应对关税挑战:加大服务出海力度
- 国家电网再投1500万元助力青海玛多乡村全面振兴
- 浙江慈溪家电企业掘金广交会:“用新产品打开新市场”
-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 上海破除部分领域市场准入隐性门槛
- 时隔9年再办房展会 海南展示自贸港特色“好房子”
- 杭州开高山无人机外卖航线 助“春日经济”发展
- 国家电网再投1500万元助力青海玛多乡村全面振兴
- 桂企亮相广交会邀客商共觅跨境贸易新机遇
- 进商圈进商超进电商 浙江开启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
- 杭州科技观察:初创科技民企活力何来?
- 时隔3个月再来华 黄仁勋: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 今年一季度云南蒙自蓝莓出口量大增
- 《月映武夷》惊艳亮相 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启幕
- 中国首台1000千瓦失电自启动中压发电车投用
- 青海:一季度冷水鱼(鳟鱼类)出口产值达1.2亿元
- 宁夏银川500余家个体工商户实现“个转企”
- 第二届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
- (侨乡新貌)侨乡泉州启动“全球优质供应商计划”
- 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浙江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寿阳:多元产业促增收 集体经济“壮起来”
- 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务局及Standic联合代表团到访
- SABIC&MILKYWAY古雷炼化项目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约
- 毕克化学1688官方旗舰店盛大启幕
- 密尔克卫MCP 5.0 Plus 首次实现“LX级别”自动计费
- 密尔克卫亮相2025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 专著推荐|《房地产价格与中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DSGE 分析与实证研究》
- 一季度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 外企赴消博会:“我们仍视中国为重要市场”
- 国家统计局: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
- 海口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
- 淡水河谷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产销量报告
- 国家统计局谈美“对等关税”对GDP影响: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向好大势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能源股全线走低
- 国家统计局: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
- 国家统计局:2025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
- 国家统计局:3月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
- 2025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
-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
- 一季度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174件
- 消博会首设三亚分展区 约150艘中外游艇齐亮相
- 中国华电启动增持计划
- 国家统计局:3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 第十三届绿色瓜菜菌博览会(莘县)启幕 促产业“跃升”发展
-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全球近千家茶企及品牌展商将参展
- 广交会观察:中国智能家电产品走俏海外市场
- 上海实现地铁5G公众信号全覆盖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
- 中国平安协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数字金融论坛,AI助力亚太金融数字化提升
- 消博会看中国“黑科技”产品:“老面孔”蕴含新智慧
- 中企跨境再度亮相广交会,首发采购商行为洞察白皮书引领外贸新格局
- 信赖之选Aifeex,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航者
- 合合信息“大模型加速器 2.0”助力大模型在专业领域“精准对话”
-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 外国使节共话真实新疆:“今天的活动让我感到很温暖”
- 从人为疏失到应对争议:韩国“最严重山火”暴露多重短板
- 1200多吨黄金存在美国,有点不放心……
- 央行发声
- 美方威胁升级关税 商务部:奉陪到底
- 国务院国资委: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 “国家队”出手增持 股市收盘全线飘红
-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 第五届消博会即将开幕,中免集团携手业界共享新机遇
- 美媒:消除贸易逆差不是件好事
- 强硬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 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 打破进口依赖!我国新矿种厉害了
- 北京发布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