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地产 > > 正文

调控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降准利好近期或将公布

时间:2023-08-14 10:26: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者:DN032

近日,人民银行公布7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和金融数据。7月份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3%,延续上月双双回落趋势。与此同时,7月社融同比增速为8.9%,较上月出现下降。值得注意的是,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这一单月新增规模创下了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


(相关资料图)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总体来看,7月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或受到国内需求不足、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前冲量、季节性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在年内逐步释放,新增贷款有望保持适度平稳增长。展望后续,可采取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进一步增强经济稳步回升动能。

M2增速仍然保持在相对高位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积极政策信号不断累积。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政策面信号频繁,包括财政、货币、地产和消费领域的各项稳增长举措支持了中国经济,其中《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31项计划提振了民营企业信心。在其他扩内需举措方面,包括支持家居消费、城中村改造等也相继出台。与此同时,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增速数值可观,环比增长有所改善,也表明了中国经济保持温和复苏态势。

货币供应量方面,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和4.4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7月M1、M2增速延续了前两个月双双同比回落的趋势。至此,M2增速已连续五个月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M2增速分别为12.6%、12.9%、12.7%、12.4%、11.6%、11.3%、10.7%。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7%,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增速,但总的来看M2增速仍然保持在相对高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深圳知名财经作家刘晓博认为,M2同比增速走低的另一个因素是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迟迟没有下调,也让不少居民选择提前还房贷,抑制了货币的衍生。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M2下行,除居民提前还款外,也源于财政存款回补令基础货币边际回笼,更加凸显降准的必要性。其中,居民存款下行是M2增速同比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居民贷款的下降并非源于居民大规模扩张消费,而更多的可能源于提前还款,才会出现居民贷款和存款的双收缩。”

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30亿元。

展望后续,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相对积极的财政会回吐存款,但财政存款的变化难以影响M2增速趋势,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面降准等货币操作影响M2增速趋势。

新增信贷数据仍然“企业强、居民弱”

央行数据显示,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创下2009年12月以来新低,引发市场关注。

董希淼认为,7月金融数据主要受前期冲量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影响。“经济处于弱修复期,恢复态势并不稳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为疲软。此外,6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意外反弹,增长较快,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前冲量,一定程度上构成对7月的透支。同时,7月本是信贷投放‘小月’,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分部门看,新增信贷数据继续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特征。7月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同比少增1066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同比少增2158亿元。

“这反映出居民部门融资需求较为不足。”董希淼建议,要高度重视住户部门信心较弱、需求不振等问题,尽快从需求侧发力,加快调整优化住房限购、限贷政策,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综合采取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等措施。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此前在研报中指出,跨季之后,7月份的按揭早偿力度可能再度加大,消费信贷领域促销行为也将趋于减弱,或使得零售贷款数据表现再度走弱。

新增专项债有望对下半年社融增速形成贡献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样是重要指标。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相比于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7月新增社融为5282亿元,比上月少3.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

从7月社融增量的细项来看,表内人民币贷款成为新增社融的主要拖累,信托贷款、债券融资成为新增社融的主要拉动项。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2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111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财政节奏后置明显,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2023年新增专项债或于9月底前发行完毕。8~9月政府债发行高峰时段,其间月均净融资规模预计在1万亿元以上,将对下半年社融增速形成贡献。

●专家说法

未来降息降准空间依然值得期许

那么,未来降息降准是否还有空间,成为焦点。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了解到,多位专家都表达了相对一致的看法。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认为,在货币政策上,人民银行表示将加强“逆周期调整”,并使用政策工具,特别是强调流动性措施,例如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RRR)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以支持经济的全面复苏,因此后续在货币政策维持一个适度宽松是相当有必要的,这就包括降息和降准。

匡正指出,从降息角度来看,央行要考量的因素会比较多,包括外部的货币政策周期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一些因素。从降准维度看,最近一次降准发生在3月末,回顾2010年以来的降准操作,在同一轮宽货币周期中的两次降准间隔,往往不超过4个月,“所以既然已经启动了这一轮的偏宽松的货币周期,下一次降准在未来一段时间是比较可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最近公布的CPI和PPI数据,加上金融数据,都告诉我们逆周期的调控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估计很快有降准的利好公布。”刘晓博也表达了乐观姿态。

而在董希淼看来,过去三年我国并未实施强刺激政策,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储备较为丰富,有条件加大实施力度。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仍有一定降准空间。

央行姿态值得注意。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8月4日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好各类风险挑战。邹澜称,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