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天天短讯!两会经济策|杨燕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要打通最后1公里

时间:2023-03-10 22:16:29 来源:新京报 发布者:DN032

“老百姓不管是急救,还是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在最后1公里都能够得到解决,进而让老百姓安心居家养老。”

过去一年,养老频频成为热词。一年时间,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全国统筹,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老龄化”“银发经济”“延迟退休”时不时成为舆论焦点。


(相关资料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亦是一大关键词。5年时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过去5年“成绩单”上,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至于今年,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迈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为养老做好准备成为一门必修课。两会期间,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2023全国两会经济策”,对于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连线了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

养老金制度高质量发展需要调结构

2021年中国进入了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窗口期。养老金制度要高质量发展,而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是结构性问题,也就是说,当前养老金制度不光是实现全覆盖、保基本,还需要调结构。”杨燕绥坦言。

在她看来,完善养老金制度结构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夯实巩固第一支柱。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保基本吃饭养命的钱,所以接下来要进一步实现全国统筹,解决好资金调剂。该过程需要完善全国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系统,不能一蹴而就。”

其次,扩大第二支柱的覆盖面。杨燕绥指出,我国企业/职业年金覆盖面较窄,主要是因为企业/职业年金有前提条件,需要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雇主缴费比例大,费率较高,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能力建立企业/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方面,参与资格也得先参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可是现在很多灵活就业,尤其是平台经济下的快递小哥等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以没有资格开户,也挡住了一些人。”杨燕绥指出。

“接下来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要尽可能扩大,我们可能要把现有养老金制度中的一些刚性内容捋一捋,把它找出来,以柔克刚。”杨燕绥认为,其中,更重要的是费率。

“能不能在个人账户8%缴费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账户部分16%的缴费比例进行调整,让中小民营企业、灵活就业者能交得起,进入第一支柱覆盖范围,从而有资格参与其他两个支柱;其次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管理灵活一点,这样可能扩面就更容易了。”杨燕绥表示。

打通最后1公里让老百姓安心居家养老

“我们最近研究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发现,其就业模式也是按照老龄化阶段发展的。”杨燕绥表示,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前,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整个主导经济是大型企业,人们就业也是选择大型企业。但是到了中度人口老龄化之后,伴随着人均GDP增长,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就业出现了新常态——平台经济下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爆发。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灵活就业者的养老怎么办。

而从中度老龄社会到高度老龄社会,这十几年又出了一种新的就业常态——家庭务工就业化。以德国为例,如果一个老人有三个孩子,其中可能有一个孩子在家照顾老人,但在家照顾得有培训、工资,也能缴纳养老金。

“过去我们讲,家务劳动是没有价值的,但现在随着城镇化、老龄化发展,从西方国家数据来看,家庭务工就业化。我们现在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如何发展以及规范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杨燕绥表示。

谈及养老产业时,杨燕绥表示,实际上我国整个养老服务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和其他国家相比,63年婴儿潮叠加执行了35年的一孩家庭政策,使得我国养老问题变得尖锐。

杨燕绥认为,现在确实遇到了几个问题:第一,期望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但是一孩政策的家庭孩子少,怎么实现家庭养老?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在机构和家庭之间想办法解决。

第二,老龄阶段需要医养结合,这两种服务是刚性的。这就需要解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最后1公里的问题,即一旦出现急病,跌倒以及心血管堵塞,急救系统要跟上。

第三,失能失智以后的照护问题。随着人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面对急救问题、照护问题,社区要多一些基础设施,比如一级、二级医院进社区,后续要逐渐落实并加强。

“老百姓不管是急救,还是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在最后1公里都能够得到解决,进而让老百姓安心居家养老。”杨燕绥表示,这些要提高重视度,实打实地去做。

就政策预期而言,杨燕绥认为,兜底型、普惠型和个性化服务三种养老服务机构要科学定位。目前兜底型养老院已经相对成熟,个性化服务的商业机构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如今,可能面临着中间普惠型机构的发展问题。

“我们都去很高档的机构不现实,但像西方那样把服务送到家里,孩子少,怎么办?所以,普惠型的养老机构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发展,这需要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应该落地。”杨燕绥表示,可以按照三无、低收入、中收入、高收入以及高净值5种老人;地租、房租、服务费、生活费四大成本,做一个矩阵,从高龄照护“刚需”做起。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