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创投 > > 正文

每日热讯!孙祥栋: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

时间:2022-07-20 09:51:02 来源:经济日报 2022年7月18日 第05版 发布者:DN032


(资料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同时城镇化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动力和问题挑战并存。《方案》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指明了方向。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低于同等收入区间国家的平均水平,与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同时各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差异,个别省份城镇化水平偏低,“十四五”期间全国整体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户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够、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城乡融合不紧密等堵点难点,亟需解决。

对此,《“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因此,要在尊重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面向时代发展,立足本土特征,注重全局谋划、整体布局,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眼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形态、城市发展质量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

首先,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下”。应在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做好放开放宽落户、人才引进和房地产调控工作。面向新行业、新业态,持续大规模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保障随迁子女基本公共教育,巩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强化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其次,要不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形态,实现空间格局的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应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通过健全城市群多层次协调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通过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统筹城市布局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健康安全需要,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引导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再次,要努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实现城市的精致建设与智慧治理。应通过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住房供应保障,健全便民服务设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制度措施,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应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要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应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各级财政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开拓乡村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各地制定人才到乡村创业的制度细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外溢、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使改革发展惠及全体城乡居民。

作者:孙祥栋

■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标签: 城市发展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