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花呗终上征信,提额或服务升级会触发 个人征信日趋严格

时间:2020-07-28 08:57:13 来源:财联社 发布者:DN032

7月以来,网络平台不少网友反映在自己的支付宝花呗中都发现了花呗升级的页面,升级后在花呗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显示新增《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和《个人授权相关合同》。

长久以来,花呗、白条等其他类似的产品都没有上征信,用户体验着和信用卡类似的服务,但却不需要提供征信数据。虽然频传花呗要上征信,但看来这次才是真的有所动作。

花呗要征信 提额或服务升级会触发

选择升级后的花呗用户,在花呗中显示签署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授权内容显示“为了获得更好的花呗服务,本人同意向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郑重授权如下,同意被授权人在班列下列业务中,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其他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查询本人信息报告和信用信息”,这相当于说花呗要上征信了。

个人用户的查询路径为花呗-我的-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

根据网友反映,触发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的主要是两个操作,一是对花呗额度进行提额,二是进行花呗服务升级,在进行着两个操作时,花呗会提示“点击按钮视为您同意《花呗服务协议》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及其他协议,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一旦勾选,就被视为同意征信。

在财联社记者和蚂蚁花呗客服的沟通中,客服表示只有用户主动进行勾选同意,才会被征信。如果没有进行勾选同意等操作,便不会有征信信息的采集,个人征信仍只归芝麻信用。

据了解,其实花呗2018年就上线征信,此次只是扩大范围。同时,客服还表示目前花呗升级是邀约制,首先是优质客户,未来会对用户全量覆盖。

花呗≠信用卡 授权征信对象为小额借贷公司

花呗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虽然提供的服务非常类似于信用卡,但其本质并非信用卡,同时此前蚂蚁集团也表示花呗和虚拟信用卡、信用支付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信用贷产品。

花呗在官网对产品的介绍为:“花呗是互联网时代的依托于场景的信用消费工具,用户在消费时,可以使用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其产品特点为先购买,再还款 ,可以在淘宝天猫交易时除部分淘宝旅行、充值、电影票等特定类目外为确认收货后入账,其他平台交易时下单付款后入账;免费使用消费额度购物;还款方便,支持支付宝自动还款。

花呗客服对花呗产品定义的回答也是消费性融资产品。

所以无论是花呗,还是其他类似产品如“任性付”、“白条”,它们的本质类似于互联网赊账业务,与虚拟信用卡相比,赊账业务不涉及到取现,因此在监管上绕过了金融牌照的限制。

对于征信问题,此前花呗在官方微博账号也明确表示不会上征信。

此外,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花呗采集授权的对象为小额借贷公司,这和使用信用卡的征信被银行采集有很大的区别。

在《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中显示,其授权对象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因为授权对象是小额贷款公司,在央行征信报告中,在花呗的记录就是为个人消费贷款。

根据财联社记者向花呗客服的反馈,花呗征信在央行的征信报告中其呈现形式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机构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了多少钱个人消费贷款,显示业务号、归还或结清、信息更新日期等数据,并有账号状态,逾期分类、本金余额等内容,一般按月上报。

根据详细版征信报告,信用卡只会显示当前的信用卡负债,以及近半年的消费情况。相比之下,花呗这个人消费贷款的记录更为频繁且详细。

那频繁得使用花呗等于在频繁得进行小额贷款,这样的记录在征信里是否会影响个人信用呢,对以后再银行贷款等产生影响?

根据财联社记者向花呗客服的咨询,其表示如果在使用花呗的过程从未逾期,便不会对征信产生影响。但其和银行之间尚未有协议等来区别对待花呗和其他贷款平台的的小额贷款征信记录。“您去银行贷款的话,不同机构审核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就像您这边征信授权了,只要没有逾期,对您的征信就没有负面影响。”客服表示。

客服表示,如果征信显示花呗没有结清等问题,花呗可帮忙开具花呗结清证明,还款流水等。

同时信用卡行业专家董铮表示,在央行的征信报告中名目很多,但是核心是是否逾期,“央行的信用记录分为很多种,除了消费信贷,还有车贷、放贷等等,但无所谓什么形式,有没有逾期记录,这才是核心。”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也表示,花呗在征信报告中的程序形式为个人消费贷款,但和信用卡在征信报告中的区别并不大,“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在央行的角度来看,征信报告只能体现在于其记录,央行没有所谓的评分,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逾期也没有哪一个性质更恶劣的区分。这可能还是取决于各家银行,它的模型算法对哪一个指标的容忍度更低。”

个人征信日趋严格 专家:本就应该上征信

各类平台上征信,无疑征信管理日趋严格的结果。

此前2020年年初,央行上线二代征信系统,对于个人征信的要求更加严格。据相关媒体报道,对于个人用户,二代格式信用报告还新增了相关数据项格式,个人增加 “循环贷款”、“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授信协议信息”等信息,显示“共同借款”信息,显示5年还款记录。

7月17日,百行征信与人行征信还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依法合规、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征信战略、业务、技术合作研究,切实发挥“政府+市场”作用。截至6月30日,百行征信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拓展金融机构达1768家,接入数据共享协议签约机构近千家,信贷记录超24亿条,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个人信息主体超1.3亿人;个人信用报告及其他增值产品累计使用量近2亿笔。

另外,7月17日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提到,商业银行如果需要从合作机构获取借款人风险数据,应通过适当方式确认合作机构的数据来源合法合规、真实有效,对外提供数据不违反法律法规要求,并已获得信息主体本人的明确授权。

同是在这个时间点花呗开始大面积推出提额、服务升级等方式来进行征信,很难不让人想到和其上市有关。

但董铮认为,无论上市与否,花呗等产品本来就应有征信记录,“凡是信贷消费类的产品,现在都在经历严峻和正规的发展,本身就应该具有征信记录。和上市可以说有关系,但也没什么关系,信贷产品的信用就是‘欠债还钱’,上征信是规范了整个业务流程。”

陈文认为,花呗上征信和其资金来源变化有很大的关系,“18年以来,阿里花呗和借呗的资金来源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资金杠杆是要拉回表内的,以前通过IBS的话,它的杠杆可以做到100倍以上。但现在阿里系后来越来越像腾讯微粒贷这种联合放贷的模式,资金来源于银行,那就必须要接入央行征信了。”同时,从经济形势的角度来看,与其坏账预期也有关系,“从经济形势来看,无论是花呗还是其他产品,看逾期坏账的话,整个行业都是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利好信用卡?用户选择更依赖消费场景

在网络平台上,对于花呗要上征信一事,有部分网友表示将选择关闭花呗转向信用卡。

目前,银行信用卡确实收到花呗等其他产品的冲击,根据天风证券观点,我国信用卡产业已告别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内信用卡贷款余额已由08年末的0.16万亿元快速增至19年末的7.59万亿元。18年末,有信贷征信记录的自然人数量约5.3亿人,预计持有信用卡的人数达5亿人。其中,1Q20受新冠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低迷,信用卡贷款出现下降,1Q20信用卡贷款减少了0.33万亿。

对于花呗上征信一事是否会利好信用卡业务,董铮认为消费大环境已变,花呗的消费场景优势难被取代,“难道花呗上征信了,消费者就会马上跑到信用卡这边来吗?消费者已经养成了无卡消费的行为习惯,大趋势是难改变的。信用卡近年来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最应该解决的是如何迎合用户的问题,信用卡也不能解决不上征信的问题。”董铮表示。

同时,陈文认为普通用户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主要会从3个方面考虑使用花呗还是信用卡,和征信关系不大。一是从谁的资金成本更便宜出发,比如考虑哪一个免账期更长;二是额度,信用卡有规定的额度,花呗等渠道或是一个补充的方法;三是消费时的小优惠,比如使用花呗可以有小优惠,信用卡有积分等。

此外,对于未来阿里和支付宝能否推出纯粹的信用卡业务,陈文认为从互联网打发的角度来看,可能性不清晰。“阿里早些年就曾经考虑和上海银行等推出虚拟信用卡,可以说阿里当时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但从阿里系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推出定位为纯信用卡的业务,因为即使让阿里的网商银行去做,放贷的压力和资本股权的压力都会提高,从互联网打发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不实很清晰。”

但陈文认为腾讯的微粒贷更符合互联网打法,可以成为所谓的虚拟信用卡的平台模式。“腾讯的微粒贷符合互联网打法,它的模式就是卖客户、引流,包括做一些前端的风控,但资金的话是有银行来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可能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家银行做的信用卡,更像是前置到所有银行前面的所谓的虚拟信用卡的平台模式。”

标签: 花呗上征信 花呗授权征信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