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央行平价续作6000亿MLF 9月LPR大概率维持稳定

时间:2020-09-16 14:06:52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者:DN032

新一期“麻辣粉”如期而至。9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2.95%,与此前持平。央行称,此次续作含对9月17日MLF到期的续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9月15日,央行暂停了自8月初以来的连续27个工作日逆回购。对此,有分析人士称,暂停逆回购,主要是央行通过MLF超量置换到期逆回购。MLF价稳预示本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将维持稳定,除了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近期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也对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构成阻力。

6000亿元MLF量增价稳

央行数据显示,9月15日有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算上9月17日将到期的2000亿元MLF,央行此次MLF操作量6000亿元,向市场实现净投放2300亿元资金。

在操作价格上,此次MLF利率维持在2.95%,保持连续5个月平价操作;在操作量上,实现了超“量”投放。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看来,央行此次续作MLF量增价稳,主要是基于多方面考虑。一是本周资金面扰动因素多,有大量公开市场工具到期,国内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仍较大,且本次6000亿元操作中,包括了9月17日到期的2000亿元MLF。

二是银行长端负债需求增加。当前,银行超储率降至1.6%,银行负债整体压力上升,带动同业存单利率上升较快,商业银行(AAA)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由6月初的2.3%上升至3%,这提升了MLF资金吸引力,央行适度加大长端资金支持,有助于提升机构增强实体放贷意愿。

此外还有利于防范过低利率风险。周茂华称,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居民消费贷款数据理想,国内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回暖,经济稳步复苏,国内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市场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短期降息迫切性不高;同时,近期国内局部楼市仍偏热,区域结构性楼市调控政策加码,央行短期保持利率稳定,有助于避免刺激楼市,引导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也有助于避免资金套利等潜在问题。

“当前银行体系短端流动性较好,但中期利率有所抬升,例如银行同业票据发行利率在提高。MLF的及时操作有助于维持中期资金成本稳定。”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同样认为,此次MLF操作依旧延续了前期货币政策方向,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流动性最终投向实体经济的力度。具体而言,MLF作为银行中期资金,能够为银行信贷继续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策利率保持不变,背后是对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和广谱利率调降必要性降低的考虑。

连续27个工作日逆回购暂停

在逆回购方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于9月15日暂停了自8月7日以来的“超长”逆回购。

具体来看,自8月重启以来,央行已持续操作27个工作日逆回购,累计操作规模总计达2.96万亿元,主要以7天期限为主,利率均为2.2%,此外,8月21日、24日、25日连续三个工作日操作了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为2.35%,与此前保持不变。

回顾近段时间的逆回购操作,央行主要采取“量增价稳、小步快走”的方式。陶金指出,为应对政府债券供给、税期、中长期信贷扩张对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央行开展了较密集的公开市场操作,但政策利率保持不变,主要目的是保持结构化的调节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保持利率水平平稳。

周茂华认为,从央行整体操作节奏、规模与利率看,央行主打“稳”字当头。一方面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对冲资金面短期扰动因素,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价格稳,主要是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避免过低利率扰乱楼市稳定预期及资金套利等风险。

在周茂华看来,9月15日暂停逆回购,主要是央行通过MLF超量置换到期逆回购。

值得一提的是,8月下旬以来,银行体系短端利率水平下行明显。陶金称,8月21日至今DR007降幅达到0.24个百分点,显示银行短端流动性较为充裕,逆回购暂停主要是出于维持流动性平稳波动,也预示着短端利率调升的概率变大。

资金面表现方面,9月15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行12.4个基点报1.731%,7天期下行2.8个基点报2.133%,14天期下行1.5个基点报2.156%。

9月LPR大概率维持稳定

基于MLF的锚定作用,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按照以往惯例,本次央行维持MLF利率稳定,预示9月LPR下调的可能性偏低。

“LPR有望维持稳定,除了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近期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也对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构成阻力。”周茂华称。

陶金同样称,本月LPR大概率保持不变,直接原因是MLF和逆回购利率均未变。更重要的是,近期货币政策着重强调精准导向,这意味着广谱利率的调降预期降低。当前经济复苏的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不易通过调降广谱利率的方法来解决。总体来看降息的概率较小。

谈及MLF利率和LPR为何连续多个月保持不变,8月2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释,LPR和MLF利率的点差并不完全固定,体现了报价行报价的市场化特征。4月以来MLF利率和LPR虽然保持不变,但实际上每个月报价时都有几家报价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等因素调整报价,由于最后取一个算术平均值,还没有达到0.05%的就近取整步长,所以使得最终发布的LPR没有变化。

针对LPR的改革进展,9月15日,央行官网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称,经过一年来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LPR报价逐步下行,发挥了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同时,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将LPR作为基准定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于 2020 年 8 月末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此外,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明显增强,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银行内部定价和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央行称,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形成新发展格局。

针对LPR的未来走势,孙国峰指出,将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通货膨胀形势以及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具体要看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展望后期货币政策,孙国峰提出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即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在周茂华看来,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率先扩张且复苏形势良好,海外经济尽管同步复苏,但经济供需偏离疫情前水平仍较远,疫苗研发取得进展,但疫苗生产至大规模应用仍有较长一段距离。国内经济仍需要货币政策保驾护航,但需要根据国内经济复苏过程的结构性问题精准施策,提升政策效率,并且避免过度宽松货币信贷环境导致局部金融风险集聚。

陶金则称,未来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定向和结构性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制造业企业创新工具的发力值得期待。同时短端维持流动性平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

标签: 6000亿MLF 9月LPR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