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天天视点!从“降税负”到“降成本” 减税降费激发重庆市场主体活力

时间:2022-10-09 15:2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DN032

2013年,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八角寺村民曾胡鑫摸索出一套新型家庭农业经营模式,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成为当地最早一批“家庭农场主”。近十年过去,他经营的农场所培育的有机番茄产量逐年递增,相较于2013年增长230%。


(资料图片)

“创业以来,产量不断上涨,收入也不断上涨,但基本不用缴税,因为税收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曾胡鑫算了笔账,2013年至2021年,农场的年销售收入从不到5万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130多万元。与此同时,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标准也在提高,从月销售额2万元陆续提高到15万元,农场一年减免的增值税也达到近4万元。

这让曾胡鑫做大农场的信心更足。他聘请了更多赋闲在家的村民参与到农场种植中来,在当地带起一股“家庭农场热”。

“能在家门口干活,日子越来越好了。”村里的方泽宇、方泽伟两兄弟2017年返乡后跟着曾胡鑫种蔬菜,今年的人均年收入已达5万元。目前,在重庆市永川区,这类家庭农场已有近500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

税收优惠不断扩围,是重庆众多市场主体的共同体验。十年来,从“结构性减税”到“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再到“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减税降费步步扩围、层层递进,对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仅2019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重庆累计新增减税近千亿元,相当于全市税收收入的10.1%。从企业承担的税负来看,2021年重庆企业宏观税负比2012年降低了3.1个百分点。

“十年来,减税降费从宏观‘降税负’到微观‘降成本’,呈现出规模力度大、惠及范围广、政策聚焦准的特点。”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直接减轻市场主体总体负担的同时,政策发力点更多聚焦在服务小微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走进南岸区厚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元汽配”)车间,95台包边条、搭扣设备同时运转,加紧生产汽车座椅、航空座椅及民用座椅的连接件、装饰件、功能辅件。在该公司总经理吴志刚看来,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代表的税费优惠政策,一路支持着公司发展壮大。

他介绍,2018年起公司按照75%的比例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0年加计扣除金额达250余万元;2021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达536万元。4年来,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厚元汽配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达60余万元。

“这些年我们发展非常快,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的税收优惠,让我们有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吴志刚介绍,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公司连续三年增幅超8%,坚持研发换来丰硕成果:十年间,公司陆续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公司收入也持续上涨,从2011年成立之初年收入仅20余万元,发展到2022年预计销售收入超4000万元,增长近200倍。

数据显示,十年来,重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的企业户数从2012年的154户增加到2021年的7192户,加计扣除金额从最初不到1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19.7亿元,累计有23310户次企业享受加计扣除额972.9亿元。

十年来,重庆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97.89万户,年均增加逾19万户,逐渐形成“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王婷婷认为,十年来,减税降费兼具短期逆周期调节和长期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目标,政策实施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展开,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作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对激发重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减税降费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