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环球聚焦:北京探路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时间:2023-03-13 05:30:48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者:DN032

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将擦出哪些火花?智能翻土机器人犁地,无人机播种和喷洒肥料、农药,智慧渔机定时定量投喂饲料,农民也可以坐在办公室内开启远程种地模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有可能逐渐成为过去时。

日前,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召集的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以下简称“部署会”)召开,会上提出,2023年北京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入融合,争取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比2022年再提高8.4个百分点,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据一仓库”成型

日前召开部署会对北京市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涉及6个方面27类54项工作,主要包括夯实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服务数字化、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等内容。

部署会提到的这五项主要内容,也是北京2022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规定的五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服务数字化,是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与农民生活最贴近的三项。

根据《行动计划》的界定,乡村产业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如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乡村治理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透明、高效,如通过建设“乡村治理一张图”以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乡村服务数字化,侧重提高农民就业增收技能,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等。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部署会上表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13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局先后成立了数字农业农村工作专班。

目前,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在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惠民等多个方面已开始取得成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总体水平比2020年提升5.33个百分点。北京市农村地区固定宽带通达率和光纤网络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100%,涉农区菜田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超30%。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一期)“数据一仓库”和“决策一张图”已经建成,正在不断推进涉农数据跨部门共享和有序开放。按照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将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到67.5%,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

数字化场景焕新

北京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有着天然优势。“北京是全国数字经济的领头羊之一,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结合时,也将数字经济的政策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等带入了其中。”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政策文件,在营商环境上给予了支持。

在如何精耕数字农业、数字农村方面,洪涛表示,《行动计划》已经指明了方向,即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这个大的框架下来部署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行业监管、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深度融合;把全面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作为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全面引领“三农”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事实上,北京已开始持续探索与创新。密云区河南寨镇的数字化大棚,智能翻土机器人在数字化大棚管理系统的指引下,穿梭在田间地头,为2023年的春耕做准备;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依托“智慧乡村”平台开通的电视端生活圈,能让村民足不出户获知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便民信息;海淀区西北旺镇百旺农业种植园内的5G高架无土栽培草莓智能温室,依靠“云端”通信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环境控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将草莓种植在了“云端”——无土栽培的方式通过空中廊架得以呈现。这样的数字化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北京遍地开花。

已现比较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国家层面也在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进行顶层设计。

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便依据此前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共同发布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指导各地开展数字乡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启动联合制定《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乡村建设治理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数字文化、智慧绿色乡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内容、丰富案例,更好地指导各地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从全国来看,目前数字农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广东诚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草鱼养殖与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智能投饲系统定时定量地投喂鱼饲料,公司已基本实现了养殖环节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大规模养殖基地的人力成本。江苏省常州市大闸蟹养户赵志强则表示,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操纵增氧机,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手机发出温度预警,他都可以及时远程打开池塘里的增氧设备,防止大闸蟹缺氧死亡。

“在和全国其他省市数字农业的同台作竞技中,北京已显示出比较优势。”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一方面,依托于北京的研发基础,数字育种是北京的一大优势,如2022年底,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带回的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便留在北京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首都优势,京郊旅游发展较快。”

谈及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科转育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晓兵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很多积极影响,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