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速讯:争食ETF“大蛋糕”同质化竞争下出路何在

时间:2023-04-10 09:4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者:DN032

相较于竞争白热化的A股ETF,跨市场布局的ETF仍非常欠缺,是值得关注的布局机会:一是优质资源的稀缺性。随着港股通扩容,港股优质资产进一步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跨市场产品有望成为热点。二是资金容量大,发展潜力大。三是先发优势明显,抢先布局效果好

当前ETF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趋于白热化。为了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今年以来,多家ETF宣布变更场内简称,成功蹭上市场最新热点。面对激烈的竞争,后续入局者是否还有机会?


(相关资料图)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近10只ETF相继宣布更改场内简称,一些ETF改名后成功站上最热投资风口。例如,3月8日,平安基金公告称,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基金合同于2021年12月17日生效,为了使基金简称更加充分体现产品的特征,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决定自2023年3月9日起将基金的中文简称由开放共赢ETF变更为国企共赢ETF。

国泰基金紧随其后。3月14日,国泰基金公告称,自3月15日起变更国泰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的扩位简称,变更前扩位简称为共赢·ETF,变更后扩位简称为央企共赢·ETF。

3月24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南方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的原交易简称为开放共赢、开放共赢·ETF,变更后为中国国企、中国国企·ETF。

沪上某基金研究员表示,今年以来“中字头”股票走势较为坚挺,央国企投资机会颇受关注,上述几只ETF更改场内简称,可以让投资者输入关键词便可第一时间搜索到公司旗下产品。“类似的情形此前也出现过。2021年,彼时碳中和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多只ETF选择更名。例如,某中证内地低碳经济ETF的场内简称由低碳ETF变更为碳中和50.同年,多只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的ETF成立,基金简称中几乎都有 ‘碳中和’字样。”

在上述基金研究员看来,当公司旗下产品投资范围与市场热点相关,简洁直白的名字能更加吸引投资者,可以成功蹭上市场热点。另外,有的ETF变更场内简称也有利于提高基金定位的精确度。

ETF改名潮的背后反映了当前ETF激烈的竞争格局,在这场同质化的厮杀中,各家基金公司都想借助市场热点实现突围。国泰君安分析师廖静池分析称,ETF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存在,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前20大管理人占据97%以上非货币ETF的市场份额。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ETF市场虽然已形成较强的头部效应,但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主要是因为ETF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蛋糕”足够大,一切都存在变数。

《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末,境内非货币ETF规模合计达1.35万亿元,约占非货币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的8.88%,而美国ETF占共同基金和ETF总规模的比例高达22.66%,这表明我国ETF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多次商讨是否布局ETF业务,决定目前暂不布局。“ETF确实是一条广阔的赛道,但目前公司想专注于主动权益投资,之后会视情况决定是否加入ETF竞争行列。公司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即使作为后入者,也有信心分到一杯羹,因为市场足够大。”

国泰君安分析师廖静池表示,总结头部管理人胜出的经验,除了平台资源,找到自身差异化竞争策略和品牌定位十分重要。此外,相较于竞争白热化的A股ETF,跨市场布局的ETF仍非常欠缺,主要体现为产品规模小、布局方向少。

廖静池分析称,跨市场宽基指数是值得关注的布局机会:一是优质资源的稀缺性。随着港股通扩容,港股优质资产进一步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跨市场产品有望成为热点。二是资金容量大,发展潜力大。指数资金容量大,但目前跟踪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相较于使用QDII额度投资的恒生指数ETF,港股通指数或沪港深指数不占用基金公司的QDII额度,容量受限程度较低。三是先发优势明显,抢先布局效果好。同类产品先发优势明显,加之当前产品数量少,赛道拥挤度低,抢先布局有望取得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