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小红书探索“生活不在别处”新生态

时间:2023-08-08 05:51:34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者:DN032

夏天的上海,压马路可以获得什么?也许是偶遇街道裂缝里悄悄开出的一朵毛毡小花、咖啡店玻璃窗上新长出的诗歌;也许是在夏夜晚风中去黄浦江边逛夜市集,发现一件心爱小物;也许是在路上邂逅一场音乐会、一次艺术展、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8月3日至13日,小红书在上海开启了“马路生活节”,超过200场活动,覆盖上海30多条马路。既有音乐会、艺术展、摄影展等文化艺术活动,也有潮流运动、纳凉集市、逛吃之旅等生活气息十足的休闲娱乐,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生活里的浪漫、文化,烟火气里的点滴美好。

在“马路生活节”负责人赵彦看来,小红书是一个线上社区,但很多用户的分享是来自线下生活的体验,是真实生活的一个合集、映射,是烟火气与浪漫的共生。“我们希望借此一起探索‘生活不在别处’的美好生活新生态”。


(资料图)

触手可及的烟火气

傍晚时分,黄浦江滨江沿岸亮起了灯,“马路生活节”中的纳凉夜市集开始了。人群被吸引到了这里,有漫步的游客,有穿着家居服、拖鞋悠闲而至的市民。人潮之中,市集的摊主在其中忙碌着。

今年29岁的曹煮仁,在自己的古着衣摊前,热情地回答顾客的问题。在上海建国西路,他经营着一家明星和上海潮人常常光顾的古着店,那里已成了潮流年轻人必去的打卡地之一。而在集市上,他要回答的大部分问题成为了:“古着是什么?”

他的店铺曾两次参与过小红书市集,大部分在市集上的过路者,并非他的核心客户,但对这个因热爱而辞职创业的青年来说,能够和更多人交流,传播自己热爱的古着文化,“就是一件很有动力的事”。

纳凉夜市集选在黄浦江边,这是项目组特别挑选的地方。

负责这次市集策划的周凌燕是上海人,小时候,她对夏天的印象是一家人扇着扇子、吃着西瓜,在户外“乘风凉”。上海夜经济很繁华,但有没有一个能让大家下班后换上拖鞋、逛个街就能到达的地方?经过一番挑选,她最后决定,把这次“马路生活节”线下互动感最强的纳凉夜市集,摆在年轻人户外活动热门的地方——黄浦滨江。

五花八门的手工艺品、设计感十足的香薰摆件、米其林餐厅的大厨亲临现场……

周凌燕说:“整个项目组希望,市集能赋予城市的,不只是烟火气的回归,更能通过店铺的别具一格,为城市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摆摊的商铺,很多是在小红书成长起来的入驻商家、小众品牌,青春、原创、有个性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很多年轻的主理人此前没有开过线下店,也没参加过线下市集,而这次纳凉夜市集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机会。

这种线上和线下的梦幻联动,具体、真实的可感,也是这次“马路生活节”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高高挂起的不是生活,触手可及的才是生活。”周凌燕说。

赵彦提道,除了吸引人们来江畔走走,“马路生活节”希望更多的惊喜发生在路上。活动期间,小红书联合了29家潮流门店,打造“上海潮流地图”,邀请潮流年轻人一起解锁上海潮店。还有街头音乐闪送、都市奇妙宠物派对、小马路逛吃之旅、运动派对等活动,让城市各个角落都隐藏着生活的浪漫。

来自生活的礼物

“一朵花,来人间上班,赚的是过路人,和心上人的喜欢。”这首有点俏皮的小诗,悄悄爬上了黄浦区淡水路一家花店的玻璃窗,共同诠释着花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意义。

在这条路上,咖啡馆、书店、裁缝店、餐厅、路边的椅子、巷尾的供电箱等,都在接受一首首诗歌的“洗礼”。诗歌来自在小红书上写诗的博主们,这些“诗歌彩蛋”,会让人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小红书上的诗人,把自己生活中捕捉到的小细节写成了诗。他们会写一片梧桐叶、写一间理发店、写一个信箱、写晚上喝的酒,非常动人。我们把这些诗的场景,还原到真实的街道上,让小红书上的表达长到城市空间里,形成有趣的互动和呼应。”“马路生活节”中,“打卡小马路”的项目负责人魏愚桓说。

在上海世博创意秀场,“青年艺术家发光计划”展览及小红书十周年摄影展“他们中的我们”进行着展出。和传统的展览不同,这里没有大咖云集,也不论资排辈,而是更注重作品和真实生活、和人的联结。

在小红书十年摄影展上展出的99件摄影师作品中,有人拍摄孩子的成长足迹,有人拍自己的奶奶爷爷,有人拍夜晚城市的灯火,有人拍晴天街边出现的彩虹,“小红书像个树洞,收集了很多人的情绪和表达,星星点点的影像汇聚成了小红书社区。”摄影展策划人戴显婧说。

让戴显婧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95后”摄影博主李啟航。他在回乡创业后,专注“给奶奶拍大片”,将生活和摄影紧密结合在一起,创作场景不限于家里的天台上、稻田里、鸡窝旁,拍摄道具有浇花的水壶、草帽、塑料薄膜等。逐渐,更多的家属慢慢变成他的“模特”。

在小红书上,他的摄影作品收获了超过10万人次的关注。让李启航更为开心的是,通过摄影他找到了和家人的连接点,更深入地去理解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戴显婧觉得,这也是这次摄影展希望能带给大家的影响,“生活中的表达是从人群中来,再回到人群中去,小红书就是这样的一个转化的接口,当我们看到别人生活的时候,也在反观自己的生活”。

已举办三届的“青年艺术家发光计划”,从2022年开始就致力于帮助更多青年艺术家被看见,越来越多年轻艺术家开始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画作、雕塑等,期待收获最真实互动的同时,小红书也希望能给正在成长的年轻艺术家,更多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艺术展中,有一个装置艺术吸引了很多人的驻足。它看起来仿佛刚从一个老旧社区的工地搬来:脚手架包裹着的一台台播放着老人影像的老旧电视机,旁边的一个旧收音机,循环播放着AI阅读的小说。这是一位25岁女孩宁诗涵送给成都老龄化社区老人的礼物。

她在走访成都一个老旧社区时,发现一位热情、开朗的80岁大爷,有一台只能收听5个频道的破损收音机。“能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再增加一个频道?”她想到,可以用人工智能制作一档“独家FM”,陪他们度过白日时光。宁诗涵为这个装置艺术取名为“第六频道”,并参加了今年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

这件作品被小红书博主“曾bobi”发掘。他记得,站在那样一个庞大的装置前,收获了一种沉浸式的感动,“这件作品更大的意义在于,让这样一群老人被看见”。当“青年艺术家发光计划”开始招募作品时,他作为推荐官,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这件作品。

在赵彦看来,“城市的高度是由伟人决定的,但是城市的厚度是由普通人决定的”。一个城市的气质,是由无数普通人生活的片段、轨迹、线索形成的,总有那些瞬间,能让一个人建立起跟城市、跟自身的联系。“而这,是一份来自生活的礼物。”

城市与人更好融合

这次有200多场非盈利活动的线下策划,将名字定为“马路生活节”——因为马路是城市人群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地理单元,是每个人上下班、散步等都会经过的地方,希望这些生活的美好、生活的片段,都在每个人的附近发生,看得着、摸得到。

在南昌路的街头巷尾,人们慢慢发现,破损的墙壁、碎裂的台阶角上,长出了一些五颜六色的“蘑菇”,它们用毛毡制成,遮盖了街角破损的“伤疤”,修复了城市的面容。这是青年艺术家罗盛天一朵一朵亲手扎出来的“毛毡补丁”。

罗盛天是“95后”,在村里长大,小时候总容易被路边的缺角绊倒。准备毕业作品的时候,他希望做一些“小事情”,想起自己的幼时经历,想起来城市里也有不少“缺角”。他希望,能用这种触摸起来毛茸茸的“补丁”,予以城市关怀和拥抱。

刚开始做这件事时,罗盛天有些惴惴不安,怕被质疑。没想到,在和同学一起补上一家商店门口的缺口后,却收获了老板的认可与点赞。在小红书上,“花花补丁计划”更是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志愿者参与进来,大家或用花朵,或用小动物形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修复”城市。

让艺术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转角处随时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风景,成为了这次“马路生活节”选择作品的主要标准。“我们希望艺术不是一个被隔离在美术馆里的东西,而是走在江边、走上街头,突然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看到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创意感的作品。”赵彦说。

为此,“80后”艺术家毛晟匀把自己的作品“上海之梦”搬上了马路。作为从小在石库门长大的上海女孩,她看到了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改变。传统的老住宅区,开始容纳咖啡店、买手店、潮牌店、酒吧的入驻,变成了更有趣、更有活力的生活街区,老弄堂和摩天大楼挨着肩,仿佛是老者和年轻人在对话。

人们在马路上行走,可能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这场“梦”中,她用概念化的立体装置,展示了高楼大厦背后隐藏着的、纵横交错的石库门老弄堂。装置的入口是三角形石库门的门楣,走进便是露天的天井、厢房、楼梯、厨房等各种生活场景,最后是她制作的动画短片。

能在露天办这样的展览,她感觉非常兴奋,“作为动画创作者,我们的作品只能非常短暂地停留在屏幕上,这次路边艺术展给了我们一个走到大众身边的契机,可以让虚拟世界真实地存在在城市里,让创作变得更有温度”。

在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南广场,人们也许会一头扎进一个巨大的蓝色迷宫,高达3米的墙体由9万个塑料瓶组成,这是西班牙著名当代艺术团体Luzinterruptus(光线介入)打造的艺术装置——蓝色生活交响曲。

这些塑料瓶都是经过回收而来,每一个瓶子中都装满了使用者独一无二的生活记忆,在夜晚LED灯的照射下,它们组成了一片“蓝色海洋”,任由人们在其中徜徉。戴显婧说:“我们通过艺术化处理,把这种来自社区、来自人生活本身的器皿组成巨型装置,大家可以走进去看到每个日常生活的符号。”

“生活节可能只存在11天,但人们生活是不会停止的,小红书社区的分享也不会停止。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力量,让公共空间跟年轻人的生活、市民的生活有更多的共生,让人们关注到没有被发现的美好,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赵彦说。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