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财经 > > 正文

一栋栋带着异乡情调的老房子 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1-05-14 14:10:34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者:DN032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33岁的马平圆了心底一个“小小的梦”:走近汉口沿江屹立的一排排百年老建筑,听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马平是一名新武汉人,2006年来到这座城市读大学,然后留在这里工作、生活。10多年来,这一栋栋带着异乡情调的老房子,曾无数次闯入她的眼帘、拨动她的心弦:它们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为马平揭开老建筑面纱的,是“City Walk”武汉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志愿者团队。在这支团队带领下,5000余人次开启对这些老建筑的“走读之旅”。

导览的缘起,与一家书店有关。

2017年年初,物外书店进驻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优秀历史建筑原大孚银行大楼。进驻前,书店组建团队对大楼着手修缮,请来武汉地方志文史专家王汗吾指导。王汗吾带领团队对周边历史建筑群一并走访,团队第一次发现,隐于闹市中的这些老房子,风格各异,处处蕴含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武汉拥有10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大量集中在中山大道及周边一带。然而,团队交流发现,对许多武汉人来说,由于“看不懂”,这些老房子仿佛披着一层面纱,成为身边一道道熟悉又陌生、特别的风景。

时任物外书店总经理陈富珍注意到,在台北、上海,有一些年轻人通过投身所在城市历史文化导览公益活动,参与城市文化发展。

2017年4月,物外书店开业,联合江岸区文旅局同步发起“汉口中山大道历史建筑城市文化导览”公益计划,公开招募对老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有兴趣、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经过系统培训后,每周末义务带领市民、游客“走读”这些历史建筑。

招募信息让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教师邱旻洁眼前一亮。邱旻洁是一名80后,身边的老建筑陪伴她长大。此前,学校开发了个性化拓展课程《老汉口的建筑与美食》与校本教材《红色足迹·红色记忆》,邱旻洁主讲,积累了一定的导览经验。经过简历筛选、面试、试讲等重重考核,她成为首届志愿者之一,并当选队长。

首届志愿者招募,最终16人入选。他们中有大学教师、公职人员、国企职员、媒体记者等,还有17岁的高中生。

王汉吾设计了两条导览路线,路线一经过物外书店、南京路、鄱阳街、洞庭街、同兴里,贯穿曾经的英、俄、法租界,经过著名的巴公房子、东正教堂、法国领事馆等,金融建筑、高级公寓、里分一应俱全。路线二以有武汉“最文艺的路”之称的黎黄陂路作为核心,途经沿江大道宋庆龄故居等,可一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17年7月,导览启动。除非遇到下雨及恶劣天气,每周日下午3点准时开始,每条线路讲解由3名志愿者接力完成。一面队旗、一套扩音器,是全部装备。

两条线路涵盖数十处历史建筑、多个街区,王汗吾为志愿者们准备了4场专题讲座、一套图文资料,“资料打印出来整整10页纸”。志愿者吴彩雯花了一个多月背诵,还专程到湖北省图书馆借阅图书,进一步熟悉武汉历史建筑、老汉口近现代史。

2018年,已过天命之年、想要“换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的袁宏文,经过选拔成为团队一员。她喜欢听取队友们的讲解,“每个人导览的侧重点、风格不同,相互学习,启发借鉴。”袁宏文喜欢与艺术有关的一切,汉口的优秀历史建筑在她看来正是艺术和美的集中呈现。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将“寻找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作为个性签名。

几年下来,志愿导览服务超过200场,吸引了数百人报名,40人成为长期志愿者,导览线路扩充至3条。“一起走读老房子,看见更丰富的人生”,沉淀为团队及听众共同的精神气质。

团队第三届队长高翔是一名上海姑娘,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6年,高翔来到武汉工作,汉口沿江一带的老房子,“像极了小时候居住的位于外滩的外公外婆家”。“了解一座城市,才能融入这座城市”,高翔作为听众,跟着导览团队将所有线路走读完毕。“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记载了文明的发展历程。看不见的记忆恒常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2019年,她也成为一名志愿者。

被这些历史建筑精美的外观吸引,这一年,职业经理人汪赤军加入志愿导览团队。相比建筑风格,他更爱讲述背后的历史、波动的人生。汉口许多漂亮的老房子,出自汉协盛营造厂。漫步老街,抚摸斑驳的红瓦粉墙、青铁栅栏,汪赤军最爱讲述汉协盛创始人沈祝三倾囊建设武汉大学的故事,“我自己很感动,每次听众也听得入神。”他喜爱与听众互动,认为导览是输出、也是吸收的过程。

志愿者路遥是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他看来,在高楼林立的喧闹都市中,这片“遗世独立”的历史街区显得弥足珍贵,它承载着列强入侵的屈辱记忆,也留下了先驱奋斗的光辉足迹,这份精神遗产在和平年代也应当传承下去,但它的丰富内涵并不应局限于此。

4月的一个周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导览队走读线路一。1991年出生的李鑫,带着1岁多的孩子为听众导览。“越走近这些老建筑,越发现它们藏着宝藏,开阔了我的视野;团队伙伴都很优秀,大家志同道合,彼此辉映陪伴;做公益也是丰富自我的一种方式,想给孩子做个示范。”

“跟着志愿者徜徉其中,欣赏各式建筑精巧的结构、优美的线条,了解它们背后的沧桑故事,是一种美的享受。”作为听众,马平决定,接下来跟着团队继续走读其他线路。记者 朱娟娟 实习生 王子墨

标签: 异乡 情调 老房子 前世今生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