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2022:行业格局大洗牌 市场蓄力酝酿企稳
2022年,波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深水区,信贷收紧的动作虽早已远去,但疫情、停工、停贷、收入担忧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顾这一年,新房价格时隔7年首次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8个月,近7成城市房价进入下跌通道;重点百城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近4成,绝对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国内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成,千亿房企数量“腰斩”,竞相追逐规模的场景不再,越来越多房企不再设立销售目标,转而追究更加平稳的发展。
(资料图)
土地市场上,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近5成,央、国企和地方城投公司成为集中供地市场的主力军;而集中供地在第一批次短暂转好之后,溢价成交占比逐步走低,近期的第五批次集中供地中,超9成地块底价成交。
2022年年初开始,信贷优化及需求端利好政策已经开始释放,年内超300个地区出台稳楼市政策千余次,达到近年来峰值,政策优化亦从三四线延伸至热点一二线城市,购房门槛降至历史新低。
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尤其是供给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射向房地产行业的“三支箭”齐发,债券、信贷、股权三大主要融资渠道均“有活水来”,万亿授信涌向房企。
尤其是2022年年底,中央层面多次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多个核心二线城市优化限购、限贷等政策,释放积极利好信号。
政策底已现,市场底或也在酝酿之中。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12月单月,百城成交面积小幅回升,环比增长6%;2023年伊始,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成交活跃度也有所回升,元旦假期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两成。
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叠加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全国房地产市场企稳时间最早或在2023年二季度。”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调整之后,行业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的旧格局和旧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全行业必须回答的命题。
数据跌至“冰点”
2022年,房地产市场各项数据整体下探,年中曾出现的回温迹象并未能转化为持续复苏,市场走入本轮调整的低谷。
房价变化是反映周期性调整的综合结果。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是2014年后时隔七年首次出现年度下跌,12月单月,百城新房均价为1617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跌幅较11月扩大0.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2022年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0.77%,12月单月,百城二手房价格为1587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22%,跌幅较11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环比下跌。
从房价涨跌城市数量看,2022年以来,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月度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均维持在高位水平。其中,12月单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68个,较2021年同期增加10个;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至80个,已连续5个月超70个。
房价的下行与成交规模密切相关,供需之间的平衡重新走向了买方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11.9万亿元,同比下降26.6%。11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仍超20%,房地产市场销售未出现明显好转。
中指研究院统计了2022年重点百城新房的销售数据,结果显示,月均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为36.2%,12月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降幅仍超三成,单月已连续19个月同比下降,市场预期依然较弱。
而开发投资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月已连续5个月同比降幅超10%,11月,伴随着销售市场的疲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今年以来单月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9.9%,且降幅较上月扩大3.9个百分点。
据此,中指研究院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出现自199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克而瑞则以投资规模累计同比降幅线性预估,2022年全年预计完成开发投资额13.2万亿元,规模回到五年前,增速同比下降10.8%。
房企销售拿地大幅下降
房企作为市场一线主体,在这深度调整的一年里,格局已经生变,大洗牌之后,业绩榜单上的名字变换,属于近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中指研究院与克而瑞统计数据均显示,2022年房企销售前四强分别为碧桂园、保利、万科和华润,全年销售额均超过3000亿元,但前四席的业绩门槛已较去年降低了2400多亿元。
这也是全行业的一种映射。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较去年下降了41.3%。多数规模房企业绩负增长,销售业绩普降态势明显。具体来看,2022年有近9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滑,累计业绩同比降幅大于50%的企业数量达到36家,另有32家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在-50%至-20%之间。
前几年百舸争流竞相追逐“千亿房企”的画面也已经远去,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竞争格局均发生变化。2022年,千亿房企数量为2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家,超百亿房企13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8家。
规模房企整体目标的完成率处于历史低位。克而瑞指出,即使公开披露目标的企业数量较往年显著减少,或是已经主动调降了全年目标,但规模房企实际的业绩完成情况仍远不及预期,1-12月规模房企目标完成率的中位数仅74.5%,明显低于去年超90%的平均目标完成率。
受制于销售与融资的双向挤压,房企普遍调整了投资策略,拿地规模大幅收缩。
全年来看,集中供地市场上,地方国资罕见地成为拿地主力,拿地金额占比达到42%,超过了央、国企的37%,民企该比例则仅为16%、混合所有制企业该比例为5%。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48.9%,全年整体拿地低迷。拿地百强的门槛值为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0%。
“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有0.18,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且仅有2017年的1/3水平,也远远低于房企普遍拿地销售比0.3的习惯‘红线’。”克而瑞方面则表示,2022年房企拿地意愿已经跌入谷底,如果未来市场情况仍持续冷淡、叠加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房企的投资持续保持谨慎状态,工作以保证现有项目的销售、回款、交付为主。
一位不愿具名的规模型上市房企城市负责人透露,艰难的行业环境下,他2022年全年的工作与前几年风格迥异,“活下去”成了最大的任务,工作重点聚焦在“保交付”和“降本增效”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本轮市场大调整之下,房企们纷纷进行了战略转向,聚焦主业、聚焦核心城市、重视运营、轻资产模式是比较常见的关键举措。
市场酝酿企稳
2022年,房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各类利好政策“应出尽出”,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地方因城施策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全年稳楼市的步调未停,但政策效果未能形成明显拐点,直至中央层面推出中长期战略定调。
11月以来,包括“央行16条”、“六大行万亿授信”、“房企股权融资”等在内的多项重磅政策落地,中央层面多次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多项利好政策同步覆盖需求端与供应端。
陈文静分析指出,政策的核心逻辑在于:一是给予房企融资支持,支持房企债务展期,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二是为个人购房信贷提供支持,带动市场销售恢复;三是“保交楼”,解决期房交付问题,提振市场情绪,稳住购房者信心。
政策的叠加效应,在市场端形成了一定反馈。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元旦假期,重点监测城市新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超两成。一线城市中,除深圳外,北上广三地的成交量均比去年元旦假期有所增长;二线城市中,武汉、沈阳、杭州的成交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武汉新房成交面积26.8万平方米,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了284%;但在同期,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购房情绪仍在低位。
市场数据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被疫情压抑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之外,政策逐步显效的影响也在加大。
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陈文静表示,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或继续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其中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空间亦较大。
另据中指调查,近期一线和二线城市置业意愿提升,其中一线城市提升相对明显,但当前消费者置业更趋理性,市场预期仍需时间修复。
亿翰智库宏观首席分析师张化东则指出,从更长期限来看,预计未来3-5年,全国商品房成交将围绕14亿平方米中枢窄幅波动。“2023年是市场筑底的年份,也是行业新平台的诞生期。”他说。
精彩推送
- 楼市2022:行业格局大洗牌 市场蓄力酝酿企稳
- 这4种疫苗,一定要记得去打!看看你和你的家人漏了吗?
- 今日报丨中信证券:模块电源将迎黄金发展期 民品拓展及产业链延伸将打开企业成长空间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3270亿元
- 携手13个特色地市县 黑龙江省举办县域电商节
- 资讯:25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银行行业获净买入最多
- 更保障、更包容!广州“积分制入户”12年变迁
- 【播资讯】国盛证券:看好化工行业成长板块 关注高端聚烯烃及萃取提锂标的
- 融资最新持仓曝光!加仓电气设备、银行、食品饮料
- 世界观点:中信证券:模块电源将迎黄金发展期 民品拓展及产业链延伸将打开企业成长空间
- 去年央企保利华润拿地超两千亿领跑,民营房企年末开始出手
- 全球即时:机构:2022年中国300城土地出让金逾4.13万亿元 同比降近三成
- C站日报 | 百果园预计1月16日登陆港股;喜茶下一步将瞄准大众市场
- 全球讯息:25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银行行业获净买入最多
-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上半年锂行业供应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
- 建立分级销售规则 保险销售规范工作持续推进
- 环球微速讯:国盛证券:政策持续催化 多重利好有望提升绿电收益
- 青岛打造“补充工伤保险+伤养服务” 新型工伤保障制度
- 投资收益率怎么计算?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A50期指是什么?A50期指有哪些作用?
- 创业板上市条件有哪些?创业板上市要求有哪些?
- 配债是什么意思?配债和配股有什么区别?
- 股票开市和收市时间是什么?股票开盘价高怎么办?
- 每股资本公积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资本公积来源是什么?
- 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 视频号向商家开收1%-5%技术服务费 腾讯“全场的希望”加速商业化变现
- 【环球新要闻】用好消费金融 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
- 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运转 各地全力做好医疗物资生产保供
- 环球时讯:A股市场 2023年迎来“开门红”
- 焦点!新冠重症率有多高?李兰娟、张文宏等发声!“打印机小伙”让蒙脱石散脱销?
- 世界要闻:需求旺盛 逆变器企业“出海”提速
- 环球热议:新冠重症率有多高?李兰娟、张文宏等发声!“打印机小伙”让蒙脱石散脱销?
- 天天通讯!多地制定2023年投资计划 持续发力重大项目建设
- 今日热讯:三连降后 国内油价迎新年第一涨
- 环球热点评!促进消费回暖 需要多燃几把火
- 环球速讯:二手豪宅全面回调,单价超10万/平成交跌幅超50%
- 当前滚动:三连降后 国内油价迎新年第一涨
- 世界今头条!促进消费回暖 需要多燃几把火
- “一工难求”!这一需求暴增5倍!
- 全球信息:多地制定2023年投资计划 持续发力重大项目建设
- 天天报道:“一工难求”!这一需求暴增5倍!
- 总投资100.5亿元!三亚集中开工54个项目
- 交通运输部:确保全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 【聚看点】总投资100.5亿元!三亚集中开工54个项目
- 世界快看:刘昆重磅发声!
- 焦点热讯: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着力扩大铁路有效投资 优化铁路基础设施布局
- 环球滚动:刘昆重磅发声!
- 世界热头条丨这个大省放大招!取消不必要的需求限制、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鼓励商品房团购 90条措施稳经济
- 世界观焦点:中国银行第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环比上升
- 财政部部长刘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 今日要闻!央行:2022年12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24.40亿元
- 今日热搜:中国银行第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环比上升
- 除夕夜红酒首选龙谕龙系列
- 今日热闻!两次降准后 2023货币政策如何“开箱”呵护实体经济?
- 动态:央行:2022年12月三大政策性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71亿元
- 当前热门:双11登销售榜第一,北面怎样成为了加拿大鹅“平替”?
- 河南:将20种防治新冠病毒中药临时纳入医保 支付期至3月底
- 天天即时:国家卫健委:让中药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尽早介入治疗 及时遏制轻症病人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 市场催生“豪宅热”,云山藏品势在必涨
- 环球微头条丨复盘2022年十大零售跨界事件,谁真正出圈了?
- 每日热议!周运南专栏|2023年北交所十大预测
- 国家卫健委:按照服务人口15%-20%的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及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
- 世界即时看!央行:2022年12月三大政策性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71亿元
- 河南:将20种防治新冠病毒中药临时纳入医保 支付期至3月底
- 天天快报!挺过2022,消费的新机会在哪?
- 【环球播资讯】国家卫健委:让中药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尽早介入治疗 及时遏制轻症病人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 每日动态!国家卫健委:按照服务人口15%-20%的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及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
- 当前速讯:央行:12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6500亿元
- 天天速讯:“女人的茅台”突然跳水 一则利空爆出!数据确权满屏涨停 TMT类题材集体狂飙 高成长股浮出
- 元旦期间 珠海迎来旅客出行小高峰
- 焦点信息:喜茶发布十周年报告:会员人数达6300万 进入全球83个城市
- 世界球精选!工信部:力争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超1万家
- 天天信息:美妆业的2022:新锐、小众品牌过冬,从业者期待2023年回暖
- 世界热点!河南:全力稳住房地产投资 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
- 天天讯息:汕头潮阳:施好“税惠”肥 助农产业兴
- 每日讯息!新里程健康集团成为爱心人寿第一大股东
- 2022中国房地产红榜丨路劲·御合院获评“城市标杆项目”
- 全球观点:《流浪地球2》发布“MOSS”预告 吴京刘德华灵魂发问:人类能活下来吗?
- 世界观察: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进入产业链上游是必然选择 实现“万亿广汽”目标要“两条腿”走路
- 热点!兰州财经大学公开考核招聘35名博士研究生公告
- 热点聚焦:元旦旅游消费盘点:疫情扰动仍在 跨省游和堂食回温明显
- 科创板跟投2022年12月报告:12月保荐机构跟投浮亏比例大幅反弹 多数券商累计跟投浮盈环比出现缩水
- 天天播报:虎头局们,等待加盟商“救命”
- 天天速看:82.48%的ETF基金今日上涨
- 焦点滚动:台州市中医院招聘编外人员公告
- 世界今头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支持加快推进道地药材种子基地建设
- 世界热门:被“催熟”的人造细胞肉,如何让国人买单?
- 世界速读:国家知识产权局就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模板及签订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 环球看热讯:国家发改委:建立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 培育一批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主体
- 全球视讯!农业农村部:1月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节前上升1.78个点
- 世界最资讯丨2023元旦上海消费市场呈现逐步回暖态势
- 天天观速讯丨阿里X蚂蚁发布“数字木兰”计划,专为女性企业家打造
- 全球视点!元旦跨年消费趋势:北方人扎堆去三亚,泡汤、livehouse成新玩法
- 元旦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21.3亿件 同比增长15.2%
- 天天最新:消费复苏第一枪元旦打响,接下来食品品牌需要做什么?
- 焦点精选!2023元旦上海消费市场呈现逐步回暖态势
- 全球速讯:靠“穿破烂”在小红书涨粉百万,这个00后太野了
- 热点在线丨一趟暖心的归家之旅,将理想的家交还给业主
- 泡沫消退,新消费下半场的机会在哪?
- 环球热讯:河南:继续推动“保交楼” 取消和调整楼市限制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