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全球看点:“制造大市”如何走向“智造强市”?佛山打造“强院所”与“促创新”双引擎

时间:2023-01-09 10:54: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者:DN03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实习生郑信鸿方施惠佛山报道


【资料图】

科技竞赛已演变为万亿GDP之城间最为激烈的竞争。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各地比拼式投入科技创新。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位列全国第一;上海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指数排名全国第一,R&D经费支出1615.7亿元;此外,安徽、山东等地城市科技投入增长势头十分显著。GDP越高的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就越高已成为一种趋势。

而科技投入的多少,又逐渐成为经济大市和经济强市之间的分野。

研发投入强度更高的深圳、苏州等地,不仅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增强地区科技水平等方面拔得头筹,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也优势明显。

佛山是万亿GDP城市中,第二产业占比第二高的城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大市,在全国各地掀起科技竞赛潮的如今,佛山科技创新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缺乏大院大所且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城市,佛山会走出一条怎样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R&D经费投入不高痛点需破解

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太相称,是佛山需直面的问题。

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中,佛山排名第33位,比2019年上升了一位,但仍与佛山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太匹配。

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2021年佛山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08家,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速达24%;不过佛山高企总量仍位列全省第四,为7100家。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来看,2022年6月,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工信部三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梳理出30强城市榜单,上榜城市门槛为16家企业,其中佛山总数为15家,差一家上榜。

佛山科技竞争力不够强,与佛山科技投入不够高有关。

2021年,广东R&D经费支出超过百亿元的地市有6个,其中佛山排名第四,为342.36亿元,与深圳(1682.15亿元)、广州(881.72 亿元)存在一定差距。但更值得注意的是,GDP低于佛山的东莞,同期,R&D经费已达到了434.45亿元。

从R&D 经费投入强度来看,佛山R&D经费投入强度(2.82%)也存在低于广州、深圳、东莞以及全省平均水平(3.22%)的问题。

一直以来,不少业内人士将佛山科技经费投入不够高归结于佛山科技创新存在天然短板,既缺乏大院大所。但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的是,在中国,科研的主力军是企业。

根据《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科研经费有76.9%来自于企业。以佛山为例,佛山50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披露的研发投入约为202亿元,已占佛山R&D经费支出的59%。

城市间科研经费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就与企业投入多少有关。而佛山科技创新整体风格更偏向于应用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投入较少,是导致佛山研发投入不够高的重要原因,这从佛山专利申请上可见一斑。

2022年1-8月,佛山市专利授权量70485件,占全省比例为12.38%。其中,实用新型专利为40514件,占全省比例为12.71%;外观设计专利为24074件,占全省比例为13.97%;但发明专利仅为5897件,占全省比例为7.54%。

这种重实用性的研发模式,较为集约资源,且能大大提升专利应用率,但也存在着研发前瞻性不足的风险。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晓平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有400多项正在申请和已授权的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80多项,占整体专利比重约为20%,远超过佛山平均水平(8.4%)。这是因为企业在应用研究之外,总会额外拿出一笔资金做前瞻性研究的开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也高达12%。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主任工程师章金惠也指出,既要重视应用基础研究,也要加强基础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开发出自主创新的产品推出市场。

强院所与促企业创新双发力

R&D经费投入不够,科技财政来补。

近年来,佛山R&D经费支出不够高的问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注。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 2018 年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佛山不断提升科技财政投入水平。2020年,佛山科技财政突破了百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0.12%,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48%),并超过深圳位列大湾区科技财政占比第一。

佛山科技财政主要用于支持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前沿和核心技术攻关等,包括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省级实验室和佛山高新区的建设。2021年,佛山与78家大院大所合作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就达100家。

佛山科技财政的大力投入也取得了不少硕果。以季华实验室为例,截至2022年底,季华实验室已引进及组建科研团队61个,孵化18家科技型企业,成立了5亿元成果转化基金,获发明专利授权511件,居广东省实验室首位,还研发“佛山一号”卫星并顺利升空。

但受访专家也坦言,佛山通过科技财政拉动科技创新虽成效明显,但力度毕竟有限,从长期来看,唯有推动企业加大科创力度,才能真正增强佛山的科创活力。

苏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但其2021年的R&D支出达到了888.7亿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庞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不过,由于佛山民营及中小企业众多,推动企业创新难度不小。

“民营企业很多时候考虑的是风险和投入产出比,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推动其加大研发投入是比较难的,一是其产品本身技术要求不高,企业投入研发意愿不足;二是科技研发是一个持久、体系化的投入,中小企业较难负担。”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家玉说,但尽管如此,企业研发投入仍要前置不能后补,在企业对投入犹疑时,政府要引导甚至扶持企业投入,从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营造乐于投、敢于投的环境和氛围;针对民营企业无力投入的情况,可考虑引入研发团队外援,借助大院大所、高校帮助企业开展研发。

其实,民营企业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是双方的共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珠江学者韩永辉就表示,佛山可参考“北京中关村模式”,秉承“高科技、大平台、小企业、大市场”的理念,以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建设主导产业鲜明、经济效益突出的产业园区,为平台转化的科技成果提供优质的加速发展空间。

其次,针对推动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他还建议,佛山一要发挥好财政资金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引导作用,如将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合理水平;二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力度,分类建立备选扶持的企业库,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扶持服务,因企制宜,一对一地对具有创新能力及潜在创新能力的企业开展技术扶持与资金帮扶。

李家玉则进一步补充,在研发奖励方面,要重新定义研发投入范围,研发投入不仅是买材料,还包括人力、租金等。要先界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研发投入范围,再进行相应的减免或者是奖补。

(作者:高慧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智造强市 制造大市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