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创投 > > 正文

一场“改制”救活村集体农资超市

时间:2022-04-15 10:37:13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者:DN032

在近乎白热化的农资销售竞争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的农资超市能起死回生,出乎不少人意料。从2013年诞生之日起,这个由村集体经济红月果业专业合作社领办的经营项目就不被看好。几年苦心经营,只能勉强保本。

所谓“不破不立”,2019年,合作社将300多户社员缴纳的3万多元会费全部清退,一场酝酿多时的“改制”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目前看来,这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制”,不仅救活了村里的农资超市,而且还可能改变现有乡村农资销售格局。

“这要能干出名堂,我就拿手板煎鱼给你吃!”

正山口是个老地名,但正山口村却是个新村子。2020年,四川省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临近的一里村、马桥村、红丰村和宋坪村合并,为防止各村因为名字“扯皮”,合并后的村子更名为正山口村。正山口村农资超市是之前红丰村集体经济红月果业专业合作社在2013年领办的。现任正山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胜当时在红丰村任村委会主任,他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发起人之一。

“这要能干出名堂,我就拿手板煎鱼给你吃!”张文胜还记得当年的动员筹备会上,有村干部激烈反对。“我们一没本钱,二没货源,农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想要干好没那么容易。”村干部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当时红丰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每年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是典型的“空壳村”,村干部常常感叹:“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

劣势一清二楚,但张文胜仍然认为,村里的优势也很明显。“红丰村全村7000亩果园,只要把乡亲们团结起来,还怕没市场没渠道吗?”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张文胜以个人家庭资产作为担保,为出资人每年6%的收益兜底,最终说服11个村干部带头出资,每人拿出1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思想统一后,张文胜领着村干部很快行动起来。大伙儿一边开着私家车四处联系厂商备货,一边张罗着召开村民大会,给大家宣讲加入合作社享受统一采购农资的好处。几次会开下来,效果不错,全村有300多户申请加入合作社,并按照100元/户的标准缴纳了入社费。

照理来说,300多户社员,按照户均4亩果园算,1000多亩的果园每年农资需求量也不小。但几年下来,村集体农资超市的生意却始终不见起色,不少社员对合作社年终举行的“九大碗”坝坝宴一场不落,但却很少光顾村里的农资超市。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一些闲言碎语传到了村“两委”干部耳朵里。“农资超市的股份都是村干部的,凭啥让他们挣钱?”“说是集体经济,还不是鼓了他们干部的腰包……”

听到这些议论,村干部又委屈又沮丧。难道事情就这么泡汤了?张文胜和村“两委”干部反复商量讨论后,决定从根本上消除大家的顾虑。

清退所有出资,“改制”后从头再来

2019年7月,合作社将村干部的本金以及300多户社员缴纳的入社费全部清退,酝酿多时的“改制”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改制”方案,村民入社以货币出资,5000元为一股,每户最多不超过4股。在收益分配方案上,刨去村集体收入后,剩下的按照3∶7分别以出资额和社员账户积分分红。社员每次从合作社购买农资,相应账户获得积分,买得越多,相应的积分分红也就越高。

根据测算,合作社作出承诺:入社村民每年保底收益不低于出资额的6%。但入社的门槛一下子从100元提高到了5000元,而且还有强制退出机制——如果社员一年从合作社购买的农资达不到相应的出资额,就要在下一年度退出合作社。这样一来,大伙儿能接受吗?张文胜心里也打鼓。

新的章程和分红方案在2019年7月15日召开的合作社社员大会上公布。结果超出张文胜预期——117户村民入社,出资总额超过120万元。自此,每年7月15日作为合作社分红纳新的大日子被固定下来。

从村干部位置上退下来的宁俊珍如今负责农资超市的日常管理。她告诉记者,农资超市所有农资产品都是定价销售,社员享受9.5折优惠。“那村里的非社员会来农资超市采购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宁俊珍笑道,“非社员聪明着呢,找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借一借社员卡,不也能享受社员价,借卡的社员又能多一笔积分,自然是巴不得借。”

“每一个社员既是合作社的成员,又是合作社的客户,还是合作社的销售经理。”张文胜说,你想想,我们有100多个销售经理,还能做不起来吗?

议价能力更强,社员农资成本下降10%

机制一顺,各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合作社“改制”后第一年销售额就同比上涨超过70%,入社社员增加到139户,入社资金达到145万元。随着销售量的提升,农资超市还开起了第二间铺面,村集体以两间铺面入股,去年分红超过7万元。

上一次分红的小本子宁俊珍还放在随身斜挎的小包里。“去年7月15日分红,我分到2600多元。”宁俊珍从包里摸出小本子查看后告诉记者,这样算下来,投入合作社的两万元每年能有13%左右的收益,还是很满意。

几年间,农资厂家态度的大转变颇让合作社理事吴学华感到唏嘘。“几年前,我们四处联系厂家,说尽了好话,却发现拿到的价格跟镇上农资经销商的零售价格差不多;如今,随着合作社农资销售量稳步上升,不时有厂家销售人员主动上门洽谈,给出的价格也很有诚意。”吴学华说,这样一来,合作社能够做到给社员的价格比市场价格略低,再加上年度分红,社员农资成本至少下降10%。

近期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正山口村不少农户却说影响不大。原来,去年底合作社抓住厂家冬促会的优惠力度,把今年社员的用肥量一次性囤齐了。“去年11月5号,我们召开社员订货会,公布了进货价及社员价,当天就订出200多吨复合肥。”张文胜说着拿出一份去年底合作社会议的会议纪要。记者正打算拍照,却被张文胜制止了。“要不得,要不得!”张文胜笑道,这上面清晰记录着每项农资的进价和售价,是商业机密。

“潜力还很大!”张文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按每亩2000元的农资成本估算,农资采购金额超过4000万元。

“正山口村的柑橘园90%以上都是小农户种植,如果大伙儿能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不仅集体经济能多一份收入,而且大家在农资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将得到有力提升,也为下一步橘园引进统一的社会化服务进行标准化生产打下了基础。”张文胜分析道。

标签: 集体经济 轩然大波 专业合作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