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动态:无标准、缺监管 代工成本仅3毛的益生菌如何收割智商税
北京市民张女士最近肠胃不适,朋友建议她吃点益生菌调整。
张女士习惯性的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希望能从中得到些经验和建议,但五花八门的益生菌产品,却让她纠结不已,不知道哪种产品才对自己有益。
在小红书上,各种益生菌相关产品有数千件之多,价格也相差甚远,有的益生菌产品声称添加活菌超过300亿CFU,但29条/盒的价格却只有26元,折下来不足1元1条;而部分进口品牌的益生菌则要价数百元/瓶,折合每粒价格则超过10元。
(相关资料图)
让张女士感到为难的是,在各大博主卖力的推荐下,她既担心低价买来无效产品,又担心付出高价被收了智商税。
根据世卫组织的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摄入一定量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只有当食品中存在活的益生菌,且在保质期内保证足够活菌量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益生菌食品”。
此外,益生菌食品对运输贮存环节的要求也较高,如果是炎热的夏季,快递运输过程中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活菌也有可能变死菌,这样的益生菌饮料仅仅只是一瓶饮料而已,等于“喝了个寂寞”。
连日来,第一财经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益生菌食品仍存在品类界限模糊、缺少标准规范、品牌认知度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而对于众多益生菌从业者而言,也一直有一桩心病难解:由于国标缺失,目前国内生产的益生菌产品不得不借道固体饮料、糖果等标准进入市场,但上述标准的低门槛,也给低端代工留下了空档,无序代工导致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对于行业而言,怎么管也是一个难题。
鱼龙混杂的代工市场
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市场上大量的益生菌产品,大多是由代工企业生产制造的,由代工厂家自行购买并添加益生菌粉,不少代工厂的生产管理以及环境堪忧。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的一家益生菌产品工厂探访。这家工厂主要生产营养代餐、益生菌、功能性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产品,而OEM加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ODM加工等也是其主要业务。
该工厂一位李姓负责人出面带第一财经记者进入该公司号称达到“10万级医药净化标准”的车间参观,全程并没有穿着防护服和防尘帽,只是简单穿了一双鞋套和口罩后就进入车间内。生产产线上,工人未佩戴口罩,也未穿防护服,即在车间上操作。
在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上,记者看到,毫无任何生产防护的女工们,熟练地从产线上拿起一盒盒号称“益生元防弹固体饮料”套装,并放入纸箱内,“后续产品出库后,准备在微商渠道销售。”工厂现场一位李姓负责人介绍。
这款外包装看起来颇为精美的产品外包装显示,该产品的配料表中,添加了植物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素两款益生菌原料。
上述李姓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一款产品益生菌添加含量非常低。“这批货要用到10吨原料,添加的益生菌菌粉可能一公斤都不到,每盒的含量达万分之一都不到,几乎是微乎其微,服用后也没什么益生菌的效果。”
看到记者对上述两款产品并不感冒,李姓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你们的需求,定制任何益生菌产品。”但他也提醒记者,近年来纯菌粉价格上涨,一般按照公斤计算,国产的肠道健康功能的菌粉是6000元/公斤,进口的则要达到1万至2万元/公斤不等。
业内人士介绍,益生菌的价格与使用的菌株、添加量、工艺等等相关,并不能简单拿价格衡量,但价格昂贵的进口菌株要1.2万元到1.5万元/千克,国产也要3000元到5000元/千克,而那些非常廉价的益生菌产品,大多出自小厂代工生产。
在工厂中,记者还看到另一款在生产的益生菌产品,号称添加“150亿升级活性”益生菌,一盒里有10小袋,每袋有5克的内容物。
据李姓负责人介绍,这款产品一袋的益生菌含量不足2g,原料生产成本仅为0.3元,单纯从生产环节来看,每盒(规格:2g*10袋)成本仅3元,而对外销售则达20元/盒左右。
在爱采购网站上,关于益生菌系列产品的代加工以及品牌OEM信息,也是多如牛毛。
一家店铺打着“蔓越莓益生菌品牌定制、冻干粉冲剂OEM贴牌、百芝堂廉价代工”的信息,宣称“5000袋起批”价格为0.09元,“5万袋起批”价格为0.05元,“100万袋起批”价格只有0.02元。
第一财经记者给店家打电话核实缘何价格如此低廉,对方称“这一信息是起到引流作用,实际订单生产单价根据规格、包材以及数量而定。”
这名销售人员介绍,该公司是生产厂家,主要接洽含益生菌的各类产品定制。在向其发送“每盒(规:5g*10袋)益生菌冻干粉,共计生产500万盒”的订单需求后,对方接着发来了一份报价单。
该报价单显示,500万盒的蔓越莓益生菌冻干粉,每袋(5g/袋,150亿活菌量)的益生菌原料单价仅为0.32元,而包材的价格都比原料高,达到0.5元,加上其他费用一起,每盒的单价为4.84元。
这样一款不足5元/盒的益生菌产品,在市场上实际售价却可以翻几番,且定价可自己随意操控。
上述厂家销售人员称,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益生菌产品定价是在39元或者49元,但是很多商家并不是单独按盒销售,而是三盒或者五盒一起制作成销售链接,每家企业都有运营团队操作,“一般我们作为生产厂家既没有指导价,也不存在控价,根据企业运费、纸箱等各种成本定价,每家企业可以自行定对外销售价。”
另一家广州益生菌代工企业销售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了一份配方报价,称该配方已经有客户在操作,只需要对配方的口味或菌株进行微调,就可以作为新配方使用。配方显示,其添加了7款益生菌,其中还包含了2款进口益生菌,但报价为0.8元/条,最终10条装的这款益生菌产品总成本为10元/盒。
上述销售人员表示,工厂代工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从配方,到生产添加益生菌粉,并提供对应的生产报告。由于食品不能宣称功能,厂方也表示有商学院可以提供销售话术服务,帮助客户规避违反广告法的风险。
但对于记者“会有多少活菌到达人体”的质疑,该销售人员表示,称产品外包装上也只标注了活菌的添加量,并没有标注到达人体的菌株量,因此不用担心这些。
“代工产品的水很深。”有益生菌行业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代工厂提供的配方中,虽然罗列了多菌株的概念,但配方是不是有功效并不清楚;此外,代工厂并没有明确产品中各种益生菌菌株的添加量,有些看似昂贵的益生菌可能只是概念性添加;而且一些益生菌代工产品的益生菌投放总量都没有明确,工艺未知。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益生菌代工的门槛很低,既有益生菌粉的生产厂,为其他品牌贴牌生产益生菌产品;也有的原本是固体饮料或糖果生产企业,随着益生菌概念热度上升,其通过外购益生菌粉也做起了代工的生意。代工本身并不违法,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代工厂大打价格战,不断压低产品成本,以次充好,产品中到底有多少活菌都不好说。
在爱采购等B2B平台上,有的益生菌代工厂甚至报出了超低价,一家名为广州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某款益生菌冻干粉产品,其公开报价1万袋的批发价为0.3元/袋,而10万袋起订则为0.1元/袋。
无序竞争的背后
益生菌产品代工无序竞争的背后,暴露出目前国内益生菌产品市场面临的一大尴尬:作为新兴行业,益生菌产品在国内并没有标准可依,行业缺乏有效监管。
本身益生菌并不是一个智商税产品,按照目前行业的定义,“益生菌”是指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符合国家食品用菌种相关规定的活的微生物。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通过自身代谢和影响肠道菌群等方式,改善人体健康。
在国内市场,早前益生菌产品可以申报保健食品认证(蓝帽子),但随着《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于2018年废止,益生菌产品等已经无法进行保健食品申报。
一直以来,在“蓝帽子”之外,国内并没有专门针对普通食品类型的益生菌标准。这导致目前头部益生菌厂商的专业产品,只能通过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奶粉、果汁等标准进入市场销售。
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因为在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对益生菌产品添加和检测的具体规定,过低的门槛带来了市场产品的鱼龙混杂。
科拓生物董秘张凌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益生菌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标准,没有标准意味着没有门槛、没有底线,全凭企业自觉。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在提案中表示,我国益生菌食品没有国家标准,但我国益生菌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引起市场监管的复杂性。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益生菌市场发展也在不断提速,欧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
澳优乳业副总裁、锦旗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学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益生菌行业发展迅速,产品形式日趋多样,包括了发酵乳制品、饮料、药品、膳食补充剂、糖果零食等众多产品;产品功能诉求也逐步细分,包括了促进肠道健康、免疫发育、营养代谢、情绪管理等功效。外界对于中国益生菌市场有着乐观的判断,预计从2021-2026年,中国成人益生菌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6%。
从益生菌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可以看到,科拓生物(300858.SZ)2021年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食用益生菌制品业务收入7458.1万元,同比增长128.6%;2021年澳优(01717.HK)益生菌相关产品贡献收入8420万元,同比增长108.9%。
赚钱效应下,一些投机者看到了行业监管缺位的“空档”,通过代工生产的方式进入到益生菌市场来淘金。
此外,在业内看来,代工益生菌产品之所以有市场,也与国内消费者本身对益生菌的认知不足有关。
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首次发布的《益生菌益生元消费者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消费者虽然关注其功效以及安全性,但有50%的受调查消费者并不清楚益生菌必须为活菌。而这种对益生菌认知的不足,也给了一些产品“浑水摸鱼”的机会。
国产益生菌行业的困惑
没有标准,也给国内益生菌行业发展带来了困惑。
做益生菌是个要“先投入”的行业,一株优势功能益生菌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到通过安全评价、功能评价,直至应用开发成终端产品,耗时很长,需要专业益生菌生产企业花费大量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
江南大学益生菌专家王刚教授曾透露,每一个功能益生菌的问世都非易事,个菌株的研究,从遗传背景到生理生化特性再到益生作用,时间短的2年,长的要4至8年。从体外实验到采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评价功能,再到临床试验验证在人体的益生功效,一个菌株的开发成本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
但标准的缺失,让专业益生菌生产企业不得不和固体饮料和糖果生产企业在同一赛道里同台竞技,这也让企业感到委屈。有多家受访益生菌企业表示,虽然大家的产品都是按照固体饮料标准去生产,但企业之间研发和质控能力,原料菌株和剂量的选择都完全不同。
张凌宇曾在益生菌行业论坛中感慨,益生菌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产物,企业要想进入这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长时间研发。目前很多企业,对益生菌的菌株还没有太多研究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在市场不成熟的时候,消费者也很难判断其中的优劣。
另一方面,标准的缺失也让国产益生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对等的问题。
在两会提案中,王均金也表示,保健品和药品类的益生菌产品可以宣称相应功能,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和购买的食品类益生菌产品则不允许宣称功能。但国外在益生菌产品管理上则不同,比如日本、韩国允许功能宣称,欧美新澳等实行企业主体责任制,虽然不直接宣称功能,但产品包装会提示免疫、骨骼健康、体重管理等功能。如此一来,国外益生菌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在国内市场销售,由于其宣称功能,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进口的益生菌具有功能而国内的没有,从而让国内企业处于不同等的市场竞争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游产品端的劣势,也对国产益生菌上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益生菌产品的功能性,主要来自其使用的菌种,目前我国市场上无论是添加益生菌的乳制品和饮料,还是冲剂、饮品和固体饮料等益生菌终端消费品大多数都使用了科汉森、杜邦等跨国公司的菌种。智研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中,杜邦和科汉森合计市场占有率仍超过80%。
刘学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但是在市场份额上,在价格上国外同类型菌株平均比国内要高出2-3倍,这主要是由于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而国外企业在菌株研发生产质量和效率一定程度上也领先国内企业。
近年来,国内益生菌企业正在研发上加速追赶国外企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目前包括澳优旗下的锦旗生物、科拓生物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自主知识产权菌株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2021年4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批准由锦旗生物申报的MP108鼠李糖乳杆菌为新食品原料,其也是中国第一株自主研发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菌株,打破了国外菌株在这一品类上的垄断。
同时,国内益生菌头部企业也通过分离自中国人肠道菌群以及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利用其更为适合中国人肠道菌群特点这一优势,实现对进口益生菌菌种的替代。
在刘学聪看来,3-5年中,益生菌国内外供应比例就将会呈现根本性扭转,中国益生菌原料供应将占据主要市场。
但标准的缺失和投机者的涌入,也让业内担忧,如果放任市场无序发展,市场的乱象可能会影响消费者信心,进而影响国内益生菌行业的发展。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的无序竞争,让大量低端代工品牌涌入市场,带来了产品同质化,随之而来的价格战让部分代工品牌盲目降低成本,导致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甚至不承诺产品的活菌数;同时为了促进市场销售,往往在销售中过程存在夸大功效的情况,造成恶性循环,反而给国内益生菌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怎么管的难题
在采访中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如何监管益生菌行业也同样是个难题,行业内也有诸多不同的观点。
对于目前的市场乱象,部分从业者表示担忧,如果对固体饮料等采取一刀切式的监管方式,对于自律的益生菌企业并不公平,容易出现“一管就死”的问题。
刘学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益生菌行业是个新兴产业,尽管存在市场发展的一些乱像,但整体是健康良好,行业需要更多的培育和支持,如果采取过早、过多、过严的政策监管,对于产业发展本身来说并无益处。
但也有多方声音认为,呼吁尽快效仿国外市场,出台强制性管理办法和标准。
健合集团旗下Swisse的益生菌产品,其执行的是澳大利亚的管理标准。Swisse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表示,目前澳大利亚市场的益生菌产品,是由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按照补充剂药物的监管规定进行管理,TGA相当于我国的市场监管总局,益生菌产品在澳洲需要获得TGA登记/注册,这一操作也类似于我国的保健食品备案和注册制。在这一管理模式下,所有益生菌产品均需要标识出产品功能、货架期益生菌活菌含量等。
但也有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外的管理方式是在建立在其对益生菌行业研究多年的积累之上,而国内益生菌研发在菌株和研究储备上,与国外成熟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国家标准的难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益生菌行业已经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通过行业标准来进行市场的自我净化,今年以来就有《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和《食品用益生菌通则》两个团体标准出炉,后一个团标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近20家行业企业代表都有参与其中。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上述两个团标都把产品的活菌数量作为核心切入点。
其中,在6月16日举行的团标解读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徐进表示,《食品用益生菌通则》明确了“活的”“摄取足够数量”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特征性要求,并提出推荐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1000万CFU/g(mL),如科学证明达到预期效果所需的数量少于上述推荐量,则可使用经科学证明的活菌数量。
而在此前公布的《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团体标准中,也提出对益生菌食品货架期的活菌率进行检测分级,只有活菌率大于标识添加量的50%才能满足1级标准,这与电器行业中的“能效标识”异曲同工。
上述两个团标虽然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强调活菌的目的是希望拉高“底限”,让产品“有用”,同时为消费者选择产品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从而起到规范市场作用。但业内也有专家表示,团标本身没有强制性,更多的活菌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短期内可能会给国内自律的益生菌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有国产益生菌企业负责人解释称,添加100万单位活菌和检出100万单位活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益生菌在生产过程中本身就会有30%到50%的活菌损耗,而货架期和运输途中也会有一定的损耗,特别是目前,部分国产企业的菌粉稳定性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果要保证检出100万单位的添加量,企业就需要在添加时将损耗考虑进去,那至少产品成本要高出30%到50%。
不过,受访的多家益生菌生产企业都期盼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尽早出台。
张凌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益生菌国标正在推进,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过各种团体标准的出台,也会加快国标的进程。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精彩推送
- 世界通讯!香港房屋局:未来4年落成2.45万伙居屋
- 环球动态:无标准、缺监管 代工成本仅3毛的益生菌如何收割智商税
- 今日播报!福建沙县:救助并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
- 全球实时:央行:6月末外汇占款余额21.3187万亿元
- 天天看点:生物医药板块整涨0.92% 开开实业涨10.02%居首
- 世界头条: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1845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付到位
- 环球观焦点:农业农村部:夏粮单产提高超过预期 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
- 世界微速讯:黄山中心城区九龙单元1宗工业用地成交,出让面积30.6亩
- 每日信息:锂电池板块涨2.37% 南都电源涨19.98%居首
- 全球今头条!白酒概念板块跌0.05% 中锐股份涨10%居首
- “92加满,倾家荡产”?瑞虎5x为你算笔经济帐
- 天天热消息:农业农村部: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视点!歙县经济开发区4宗工业用地挂牌,出让面积合计86.92亩
- 世界热消息:下半年抢抓订单!商务部:推动降低企业进出口环节成本及海运成本
- 每日视点!商务部:下半年重点从四方面发力实现外贸“保稳提质”
- 天天即时看!“迪士尼”泡泡玩具SSD-705M款因增塑剂超标紧急召回
- 环球通讯!外交部: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纯属虚假信息
- 怎么加快电脑上网速度?如何加快网络速度电脑?加快电脑上网速度的方法
- 怎么解决电脑下载速度慢?电脑下载速度慢是什么原因?电脑下载速度慢怎么解决win10
- 怎么提升电脑局域网下载速度?网吧电脑怎么提高下载速度?局域网下载速度慢
- 【世界报资讯】完善零工市场,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
- 焦点观察:国家卫健委: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 焦点消息!住房需求进入“下降期”!机构预测:未来15年平均降速将达2.5%
- 全球热讯:国家统计局:7月上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21.9%
- 世界信息:农村剧应体现时代气息和乡土温度
- 重整执行完毕 新紫光扬帆启航
- 环球短讯!36只业绩大增股遭机构抢筹
- 【全球聚看点】竞价看龙头 山西路桥(6板)高开7.06%
- 紫光集团更新重启——新董事长李滨的全员信与产业观
- 每日速看!锂矿股继续走低 融捷股份领跌
- 世界观热点:让更多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 【独家焦点】锂矿股继续走低 融捷股份跌超9%
- 【世界热闻】多城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团购买房,广州团购最高可打8折
- 世界新消息丨禾迈股份等11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
- 世界动态: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
- 全球百事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是谁?
- 每日速看!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家电板块逆势走强
- 【环球新视野】光遇第四个任务集结季在哪玩?第四个任务集结季怎么玩?
- 【全球报资讯】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 同比增1%
- 世界今头条!五五开德云色笑笑怎么了?卢本伟笑笑事件是怎么回事?
- 当前视讯!想煮出颜色碧绿的绿豆汤怎么操作是正确的?
- 看热讯:2016dnf春节套礼包内容体验服是什么?
- 全球微动态丨微信群投票功能在哪里?怎样在微信群内发起投票?
- 热点聚焦:高考前给考生加油打气的话怎么说?分享30句给高三学生加油鼓励句子?
- 新动态:世界上最大的猴子是什么?是大猩猩还是山魈?
- 今日快看!蚂蚁庄园的周年庆是在哪一天?
- 全球新资讯:通常来说给手机充电以下哪种充电方式更合适?
- 全球热推荐:dnf积分商店限时开启活动怎么玩?积分商城怎么兑换?
- 天天观热点:232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其中108家报喜
- 今日快讯:两市两融余额增加36.06亿元
- 天天讯息:76只A股今日股权登记 鲁西化工、招商银行、中国中免分红力度最大
- 热文:科创板融资余额减少2.16亿元
- 新消息丨【机会挖掘】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 世界动态:杠杆资金净买入居前的科创板股名单
- 当前热议!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抢先看 73家预增
- 天天观焦点:147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
- 当前热点-科创板融资余额减少2.16亿元
- 今亮点!31只股遭北向资金减仓超20%
- 当前热讯:中金公司:钢铁行业处于“进退之间” 把握波段投资机会
- 全球观焦点:这里 买房“0首付”再现!
- 焦点播报:早知道:国常会部署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锂精矿拍卖价下降
- 天天快资讯: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2例
- 快讯:无畏“专利战” 科创企业积极维权保护创新成果
- 环球时讯: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持续扩容 累计授信已超千万元
- 天天快报!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持续扩容 累计授信已超千万元
- 全球快看点丨下半年货币政策有五大看点
- 【全球播资讯】海西人均GDP位列全国第13位
- 天天信息:经济一线观察 减负担 添信心 ——留抵退税助力重庆企业“轻装上阵”
- 信息:经济一线观察 减负担 添信心 ——留抵退税助力重庆企业“轻装上阵”
- 世界视讯!下半年货币政策有五大看点
- 今日热文:海西人均GDP位列全国第13位
- 全球快看点丨中国央行谈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
- 世界热议:短端资金利率低位徘徊 存单一级市场交投清淡
- 看热讯:全国71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温破历史极值 多地日最高温44℃以上
- 当前快讯:“热死人”不是开玩笑 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 如何防治一图看懂
- 全球焦点!机构:暑期酒旅市场回暖至去年七成
- 全球今热点:女子定期拿出一笔钱养老 16年后竟接到催债电话!
- 世界时讯:楼面价2475元/㎡,汇川区上海路核心地块成功出让
- 世界新消息丨装备制造业助力“双碳”目标被低估 专家称新能源装备产业有40年投资机遇
- 【新要闻】经济处于复苏态势 专家把脉三季度债券市场投资策略
- 世界热点评!开发商逾期未交房 法院支持按揭借款人不偿还贷款
- 全球观速讯丨徐翔家族“新动向”:押中这只IPO牛股 2个多月最高涨257%!频频参与定增 背后现神秘私募跟投
- 【世界速看料】“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出炉: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动态:中国能建与石家庄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焦点报道:反弹能否延续 还需看今晚?
- 环球动态: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
- 环球头条:玉米淀粉首次集装箱免检交割顺利完成
- 今日精选:6月进出口重回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 打铁还需自身硬,魏牌摩卡DHT-PHEV挺进G318展实力
- 【天天速看料】国家税务总局:延长7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时间
- 观热点:40.9摄氏度!上海酷暑极值追平高温纪录
- 全球消息!专家: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头条焦点:“优质客户 购买力强”?多城发文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团购商品房 价格优惠或可突破限跌令
- 热点!犇!中心四区每10个大户型买家,就有一个选了它!
- 世界微资讯!【财经政能量】部分城市放宽落户限制 新市民教育、住房等有新安排
- 【天天聚看点】北京地区首设潮汐交易区 顺义石门市场蔬菜和淡水鱼商户错峰交易
- 天天观速讯丨国家卫健委:重点推动条件成熟地区免费接种HPV疫苗
- 天天快看:贝壳报告:2021至2035年住房需求总交易额年均增速1.8%
- 天天日报丨恒丰银行:网传“恒丰银行破产在即”言论严重不实 已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 全球快资讯:长春省直住房公积金贷款单笔最高额度提升至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