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今日要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建立国内领先的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

时间:2023-03-08 08:44:4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者:DN032


(资料图片)

“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应汉杰建议,依托高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尽快筹建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研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服务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应汉杰还建议,借助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有序发展非粮生物质制造饲用蛋白,尽快提高饲用蛋白产量和产能,缓解国内饲用蛋白紧缺的现状。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截至2022年底,江苏万人发明专利已达到50.4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4.4万家。应汉杰说,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推进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驱动力。他建议,结合南京工业大学重点优势学科群平台,尽快筹建国内领先的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研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先进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一方面要集中资源加大科研投入、科研力度,另一方面要更好地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应汉杰建议,利用工业生物制造技术,解决饲用蛋白供应问题。

近年来,国家通过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改变蛋白饲料配比等方式,部分缓解饲用蛋白短缺问题,但饲用蛋白依然无法摆脱缺口大、需要大量进口的现状。对此,应汉杰建议,改变饲用蛋白农业种植的生产方式,通过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有序发展非粮生物质制造饲用蛋白,解决我国饲用蛋白短缺问题。“通过生物制造,低价值的豆渣和待处理的黄浆水可被利用发酵生产高含量饲料蛋白,秸秆也可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实现饲用蛋白的替代。”

对此,应汉杰建议“五步走”: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调研非粮生物质在国内不同区域的分类、分布、体量及质量,分析非粮生物质的利用现状、利用路线;制定国家非粮生物质分种类、分地域、分阶段利用的“路线图”;打造国家饲用蛋白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蛋白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拓宽饲料蛋白来源渠道,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餐厨垃圾、秸秆、合成气等非粮生物质转化获得饲用蛋白;尽快出台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大豆种植补贴等相关补贴和税收政策,加速成果落地,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