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每日信息:透视财报|硅料“高烧”掘金 5家企业跻身百亿俱乐部

时间:2023-04-26 09:30:14 来源:新京报 发布者:DN032

过去一年,硅料价格“高烧难退”带领行业进入掘金地。截至4月25日盘前,Wind光伏板块84家上市公司,已有62家披露了2022年年报或业绩快报,营收总计12328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1507.59亿元。


(资料图片)

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吸金的行业之一,光伏板块2022年依旧维持着高速增长。62家企业中42家赚得“盆满钵满”,56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硅料价格维持高位,硅料企业无疑成为最大赢家。其中,通威股份拿下营收与净利双项冠军。2022年,从归母净利润来看,五家企业跻身百亿俱乐部。

不过,随着硅料价格上探到新高位后明显降温,光伏行业逐步走到十字路口。在业内看来,供应链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价格竞争势在必行。在这背后,光伏扩产的军备竞赛已然打响,百亿级别投资不断涌现。

龙头赚百亿,组件竞争白热化

2022年,硅料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龙头企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包括通威股份在内,五家企业实现百亿元级别的归母净利润。其中,硅料企业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特变电工占据第二至四位,有“光伏茅”之称的隆基绿能位列第五。

目前,已披露年报或业绩快报的62家上市公司,除上述5家公司外,1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随着硅料价格“高烧”,15家企业驶入快车道,归母净利润涨超100%。而高测股份凭借356.66%的净利增幅领跑。

过去一年,6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其中不乏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老牌光伏企业。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爱旭股份一度在此轮硅料涨价潮中受到冲击,随后积极布局上游。

营收规模上,仅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突破千亿元。紧随其后的特变电工、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则均超过700亿元。过去一年,24家企业营收超过百亿,占比近四成。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光伏原料、中游光伏设备和下游光伏运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强劲,其中组件环节因为直接面对电站客户,出货数据被看做是行业的“晴雨表”。

“组件厂家之间竞争白热化的趋势在2022年尾声开始,今年组件厂家将面对严峻的竞争。”第三方机构InfoLink近日表示。

InfoLink4月中旬发布的2022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分列前四。前十组件出货量约252GW,对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前四厂家更是占据全球份额60%-65%,大者恒大的趋势显著。

InfoLink指出,组件环节的趋势凸显厂家之间分水岭明显,2022年头部四家企业单家出货量已高达40GW以上,与第5名出现20GW以上的落差。第5-7名厂家出货量约在10GW以上,而第8-10名厂家出货量在8-10GW。

值得关注的是,原为上游硅料龙头的通威股份2022年下半年才正式将产业链延伸至组件环节,当年即进入全球出货量前十。通威股份官方表态称,将高度关注并持续开展组件环节的技术研发、产能规划及渠道建设。当年9月、12月,通威股份先后宣布将在江苏盐城与南通各投建2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

据通威股份年报披露,公司组件2022年产量为4.74GW,实现销售收入139.4亿元。龙头市场份额竞争依然激烈,部分头部企业已披露今年的组件产能预估。根据年报梳理,通威股份预计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80GW,晶澳科技预计将超80GW,天合光能预计可达95GW。

降温来袭,光伏扩产竞赛开启

近两年,硅料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行情。2021年初为8万元/吨,此后攀升至2022年下半年的33万元/吨高点,创下十年新高。作为周期性行业,2022年年末开始,“高烧”的硅料价格明显降温,两个月内近乎腰斩。在行业看来,今年其价格将回归理性。

InfoLink认为,火热的光伏需求吸引了供应链各环节快速扩张,2022年底光伏主供应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有效产能均已达到500GW以上,对应今年不超过400GW的需求已是相当宽裕。

面对硅料下行周期,硅料企业亦在发掘行业需求。大全能源今年3月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通过低成本快速开发n型、半导体级硅料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保障公司在行业进入库存调整周期和产能出清周期时的业绩,并帮助公司顺利度过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原材料价格走高周期,硅料环节可赚取光伏全产业链约六成至七成的利润,随着价格回调,议价话语权开始过渡到下游电池与组件环节。

今年初以来,光伏扩产的军备竞赛已然打响,并不断抛出百亿级别投资。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的扩产项目投资金额均超过400亿元。4月,爱旭股份作为光伏电池龙头十天内先后抛出合计660亿元的扩产计划。

龙头激进布局,光伏行业是否出现产能过剩走入台前。

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光伏行业龙头在资金、技术、供应链、渠道各方面均实力较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愿相让,未来几年随着产能集中释放,行业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仍需加强对风险的关注。

“产能是处在持续动态变化中的,不应该根据简单统计累加计算。”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企业在扩产的同时,老旧的、没有性价比的产能也在持续退出。此外,企业公告的扩产计划往往存在建设周期,例如会在三年后才达到满产。在行业内部,企业对于未来需求情况仍是较为乐观的。

目前,光伏行业正走向n型(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技术迭代。

2023年年初,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的钙钛矿横空出世,一时带火了众多概念股。其中,热门股奥联电子曾在两个月时间大涨250%,此后经历核心技术人员涉嫌履历造假以及证监会立案调查。

钙钛矿电池因其材料特性,理论上可实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应用场景多元等。因此虽然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但钙钛矿已吸引大量资本涌入。

钙钛矿爆火背后,是光伏发电有待突破的效率瓶颈。目前晶硅电池效率即将接近理论效率极限,光伏行业冀望于下一次技术突破带来行业跃进。钙钛矿大规模落地尚需时间,而以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本征薄膜异质结)两种技术路线为代表的n型电池有望在2023年迎来放量,并对目前主流的p型电池实现迭代。

“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型电池将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2022年新投产的量产产线仍以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电池产线为主,但下半年部分n型电池片产能陆续释放,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下降至88%,n型电池片占比合计达到约9.1%,其中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8.3%,HJT电池片市场占比约0.6%。

技术迭代为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性。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光伏企业公开披露n型电池产品投产进度、产能规划。

晶科能源1月透露,公司2022年全年组件出货量超过44GW,其中n型组件出货量超过10GW。此外,天合光能年初表示,2022年底公司210+n型i-TOPCon电池顺利下线,预计2023年年底,公司210叠加n型技术的组件产能将达30GW。此外,晶澳科技3月末回复投资者称,按照公司规划,新投建的电池项目采用n型电池技术,截至2023年末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近40GW。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