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上证综指迎来新起点:A股低开高走 新修订的上证综指早盘一度涨近2%

时间:2020-07-23 15:35: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者:DN032

7月22日,经过修订的“上证综指2.0”正式落地。

在发布三十年后,上证综指迎来新起点。新编制的上证综指剔除了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同时还将科创板上市证券、CDR相关股票纳入其中。

当天,A股低开高走,新修订的上证综指早盘一度涨近2%,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盘上涨0.37%报3333.16点,两市成交额突破1.2万亿,北向资金净买入超40亿元。

“从2000年到2020年GDP增长了10倍,而上证指数只涨了50%,完全没有跟上GDP的增速,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上证指数的失真”,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受访表示:“此次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的修订,整体来看考虑了上证指数的延续性,所以走势仍然是比较平稳的。”

上证综指修订落地此次修订后的上证综指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剔除了ST、*ST个股。

根据安排,指数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

截至7月21日,上证A股共有ST及*ST个股95只,占原上证综合指数权重的0.68%。

在业内人士看来,剔除这些风险警示股之后,指数能更好反映主流上市公司情况,提高指数合理性,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遏制对于“绩差股”的炒作,维护市场良好的生态环境。

“ST股票很容易僵尸化,它不再活跃地交易,也不能代表经济中有机的部分。像这种僵尸化的企业,其实在退市或接近退市的时候,对市场的贡献是有限的,所以把它剔除,是一种没有大幅度的退市时,更换样本的好的解决方法。”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受访指出。

而另一边,为了平抑新股波动的影响,编制要求提出,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延迟新股纳入时间则是减少新股爆炒之后股价下跌对指数的拖累。修订前是上市第11个交易日就开始进入指数,新股上市后往往会遭到资金的爆炒,如果过快纳入指数,可能会在随后的下跌过程中不断地拖累指数表现,中石油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所以说,延长新股计入时间减少了新股爆炒之后股价下跌对指数的拖累。”杨德龙表示。

邵宇也指出:“延长新股计入时间主要是考虑到现在交易规则有一些新的调整,特别是像科创板,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价值才能变得比较稳定。稳定以后再计入指数的话,短期偏差所带来的影响就会降低,更能真实地反映整个市场以及这些股票中长期运行的态势。”

科技权重增加在严把入口的同时,上证综指也纳入了诸多新鲜血液。

恰逢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上证综合指数也纳入了上交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

一年时间里,科创板成长迅速,上市企业数量已突破140家,截至7月22日总市值高达2.92万亿元。其中,总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有金山办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澜起科技等,板块引领性和示范性凸显。

根据安排,25只上市满一年的科创板证券纳入指数样本,合计占上证综合指数权重1.51%。

诸多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随着科创板相关股票被纳入,将提升上证综指中科技股权重。

“从长期来看,新经济公司有望给上证指数带来长久行情,一批中国高科技公司陆续登陆科创板,还有一些中概股科技公司回归A股发行CDR,这些都将会纳入上证指数之中,对上证指数长期向上的发展会起到比较大的推动作用。”杨德龙说道。

“科创板公司本来就属于上交所上市公司,当然是要纳入到上证综指。这个部分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改善上证综指的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纳入的这些科创板的公司,可能会让高科技公司权重在整个上证指数当中的影响逐渐加大,对有效提升上证综指的产业先进性方面有一定的意义。”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华泰证券金融工程行业分析师林晓明团队也指出,如果不剔除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股票,修订后的行业权重则呈现出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可以借此趋势来预测上证指数行业权重的未来变动方向。

林晓明团队认为:“银行股和非银行金融股的权重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虽然剔除 ST 股后上证 A 股总市值降低,但将近一年新发的科创板股票纳入统计后总市值不降反升,因此银行股和非银行金融股的权重受到稀释;医药、电子、计算机三个行业的权重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余传统行业受科创板纳入的影响,权重多有下降,仅基础化工和机械行业权重略涨。”

(杨坪,王涵西,陈芳)

标签: A股 新修订 早盘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