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 回顾保险资金运用40余年历程

时间:2020-12-08 16:15:52 来源:人民网 发布者:DN032

从1990年到2020年,短短30年,中国资本市场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险资入市大有可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资产”)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他认为,相比全球发达保险市场,我国保险资金增量空间巨大,未来随着“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险资规模还将迎来更快增长,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王军辉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十四五”发展势必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大量市场机遇。保险资金应瞄准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全面开放、健康中国、绿色发展、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资产。

险资运用经历4个阶段

《国际金融报》: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能否结合您所做所想,总结一下保险资金入市以来,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成绩和经验教训?

王军辉:保险业复业40多年,资金运用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行业发展整体缺乏基础法律和规章制度,早期投资较为粗放,1995年保险法严格限定投资范围之后,投资渠道趋于单一。

2003年以保险资管公司成立为标志,行业逐步走上专业化、集中化发展道路,监管也进一步放开并明确了投资范围。

2012年以后,行业经历了一个市场化改革期,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投资品类不断完善、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同时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也日益复杂。

近年来,监管着眼于推动行业改革转型、稳健发展,在加大规范力度的同时,鼓励机构走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道路,为经济社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截至今年10月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22.6万亿元,过去10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6.7%,在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机构在长期投资过程中积累起专业化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利用自身长线资金优势,为支持国家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监管统计,目前险资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和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近16万亿元。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为资本市场培育价值投资理念、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投资者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险资已占A股总市值的近3.5%,占国内债市总规模的近6.5%,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示范效应,成为资本市场“压舱石”。

回顾保险资金运用40余年历程,我个人感到有4点至关重要:

一是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始终把负债资金的成本、期限、流动性需求等因素作为最重要考虑。

二是坚持融入发展大局,在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价值。

三是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尊重“大资管”行业规律,注重获取长期投资回报。

四是坚持创新发展,在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中,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水平。

自觉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国际金融报》:您认为,未来保险资金运用还能在哪些地方发挥作用?还能朝着哪些方向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王军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擘画,保险资金运用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

一是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继续成为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建设资金的提供者,通过权益投资等为实体产业提供长期稳定优质资金,同时积极创新资金运用方式,通过直投股权、债转股、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缩短资金链条,高效对接优质资产。

二是发挥大类资产配置稳定作用。在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经济金融环境中,用资产配置方法论为“稳投资”注入确定性。把全面、多元、均衡配置理念放在首位,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主动风险管理能力,着眼于全市场、全品种和多策略,统筹安排各种投资市场和工具运用。

三是坚持审慎稳健投资风格。把风险防范、投资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长远眼光看待市场机会和投资价值。通过挖掘更多符合长期限特性资产,更好地控制风险、服务实体,同时支持保险负债端转型。

四是推动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积极谋求差异化发展战略,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客群特征、专业侧重等因素,探索市场定位和战略方向,大型机构可考虑以全能型为战略目标,中小型机构选择走精品型发展道路,打造“中而专”“小而美”的业务平台。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更加注重在双向开放中引入境外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内部管理机制、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内保险资管业整体竞争力。

“十四五”发展带来大量机遇

《国际金融报》:您对中国资本市场和险资入市还有哪些期待?

王军辉: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广阔,险资入市大有可为。如果与全球发达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资金增量空间巨大,未来随着“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险资规模还将迎来更快增长,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我个人认为,保险资金在配置上应该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方向,稳步拓展投资品种和范围。特别是结合中长期利率下行趋势背景考虑,为稳定投资收益率可以进一步提升权益类投资占比,重视高股息个股和长期股权投资,抓住长久期利率债配置机会,多元化配置另类资产,加大海外资产配置,重视战略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机会等。

“十四五”发展势必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大量市场机遇。比如,科技自立自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产业体系升级方面,提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在区域经济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在对外开放方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等。

保险资金应瞄准创新驱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全面开放、健康中国、绿色发展、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资产,既能增厚长期超额收益,也承担相对较低风险波动。

标签: 十四五 中国资本市场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