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焦点快看:大科技时代下的AI、艺术与人类

时间:2023-04-07 18:04:16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者:DN032

ChatGPT的发布掀起了2023年全新的科技狂潮,仅仅3个月,GPT-4随即更新、Midjourney V5相继发布,昭示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正日新月异,所有人都屏息期待着下一个“ChatGPT”的诞生。


(资料图片)

兴奋与焦虑相伴而行,被“浪潮”掩盖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人们开始思考AI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AI的终点又将在哪里。

3月29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千名科技人员签署了一封题为“暂停巨型AI实验”的公开信,呼吁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广泛的研究表明,具有与人类竞争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深远的风险。

显然,人类所引以为傲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正经受着考验,几十年前一再热议的话题:“AI的突破是否会代替甚至超越人类?”、“生成式AI的出现让内容生产者何去何从?”正屹立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

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建筑师程之春先生,聊聊他眼中AI、艺术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钱老认为:从思维方式来看,”量智“这一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侧重于逻辑思维方式,大多用于科学研究与实验,也叫做科学思维方式。”性智“这一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也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但侧重于形象思维方式,大多用于艺术创造与艺术活动,所以也叫做艺术思维方式。”程之春以科学泰斗钱学森对科学、艺术和创新思维的一系列理论,向记者分析了AI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区别。

他认为,单纯用逻辑(抽象)思维,或称科学思维,单纯靠计算机处理,没有人的形象(直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是不能真正创新的。直感的形象思维跟抽象的逻辑思维之间不一样的地方是网络性的、并联处理的;而且其中有一种模糊性,人的形象(直感)思维都是从许多方面同时进行,开始的时候是很模糊的,所谓得到结果就是在这个网络里某一个部分忽然出现一个很清晰的形象。

借用爱因斯坦曾说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

所以,程之春理解的艺术思维是,不完全单纯地对事物表面现象进行“模式识别”,或形体、外表的直观(直觉),而是还蕴含着对所观察事物的整体的、宏观的、性质方面的思考,以至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想象和猜测,其间有时还可能融入情感的、心理的因素。

他表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思路灵活、多向搜索、联想。进行大跨度的思考、远缘“杂交”。也就是说艺术家或科学家对周围事物进行敏锐而详尽的洞察之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去猜测、去捕捉复杂事物的本质和整体,从宏观的“形象”上一下子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机理和精髓。

不过,在如今的大科技时代下,程之春认为“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时,都不可能单纯运用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或单纯运用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去思考、去工作;而往往是把科学与艺术两种思维方式交织在一起使用,只不过在思考和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所侧重罢了,关于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不可分离,及其在科学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生成式AI的发展前景

随着Midjourney V5的发布,AI绘图的精准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多数人对于图画的需求,只需要几个词、几个字便可以满足,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多数人的工作效率。

对于这一现象,拥有几十年技术与艺术实践的程之春表示,AI可以帮助CG生产者快速整合以往的资源,生成广告图片、建筑效果图、三维动画等等,把传统的从业者从相对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AI的应用目前还在初步的尝试期,相信随着AI工具的不断迭代,其实际应用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舞美场景、工业造型、建筑设计等等相关的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但他也提出,在引入新工具嵌入传统工作流程,极大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需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同行采用同款AI工具后,生产出雷同作品的可能;

2、享用(参考)既有的人类艺术成果宝库的同时,是否会不慎带来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

3、在相当程度上借助AI“抹平”工作经验的条件下,如何在工作中通过更深入的思考与创新,生产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4、AI可以高效生产“以假乱真”的画面,应避免被不当使用而误导公众,更应防止成为违法行为的工具。

面对AI艺术的发展,人类的原创力该如何生存?

AI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艺术的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让人不禁思考:既然AI能进行艺术创作,那人类的艺术原创力还有没有价值?

程之春表示,从本质上来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人类本身,这决定了人类原创力的不可替代性。这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即使,AI在未来也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性”,那也是AI机器人的艺术创作,人类自身无法因为AI的“艺术创作”而获得人自身的创作与审美体验和快乐。

但他同时也坦言,由于AI艺术的工具性决定了人类原创力需要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AI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工具,根据人类的艺术成果输入与归纳分析,“生产”出可能的艺术作品,这一新的艺术创作方式,需要人类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去掌握、适应,为自身的艺术创作服务。

面对越来越多的AIGC产品发布,程之春也告诫艺术从业者们,不能因为AI创作拥有极大的便利性,而放松了对生活与客观世界的采风、体验、思考。艺术创作需要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再塑造艺术形象,AI作为工具可以帮助人类提升这些工作的效率,却无法代替人类作为主体去体验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