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金融 > > 正文

“血汗工厂”转型梦:科技业务营收下降23%利润微薄,富士康难甩代工标签

时间:2020-08-13 10:04:55 来源:凤凰网财经 发布者:DN032

据半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66.54亿元,同比增长3.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亿元,同比下降7.98%。总体而言,超出市场预期。受业绩拉动,截至8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6.92%。

工业富联全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背靠以代工厂流水线为人所知的富士康,被视为其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5G、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故事的关键词汇,希望凭借制造业领域的长期积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不过,虽然概念高级、愿景美好,直至今日,工业富联仍被质疑“只是一家代工厂”。以同比增速最高的云计算业务为例,据半年报,该业务毛利率为4.48%,据财新援引知情人士称,仍以硬件代工为主,利润微薄。

故事难讲通

上市两周年刚过,回顾工业富联的资本市场之旅,不算顺畅。

虽然背靠富士康,但富士康最为人熟知的代工苹果业务,并未注入其中。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如5G相关硬件设备、软件产品;云计算业务;科技服务业务,如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

从营收看,三项业务中代工色彩最弱、毛利率也最高的科技服务业务,仅实现营收2.53亿元,且同比下降23.03%。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云计算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63.46亿元、795.35亿元,均为增长。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从业务性质看,代工仍是工业富联主业,从硬件代工到软件服务的转型之路,仍然漫长。

至于进展缓慢原因,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工业互联网”概念虽然高级,但占比90%的中小企业,不一定会买账,这与工业互联网处于起步阶段,前景不明,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态度谨慎有关。“花钱买服务不像花钱买设备,看不见摸不着,许多企业不够坚定。”

上市一周年之际,工业富联董事长亦表示,从制造业转型服务业注定是长期的,还没有在营收利润上体现,大家或许有点等不及。

更令外界失望的是,即便作为代工工厂,工业富联亦无法高枕无忧。

财报数据显示, 2017年至2019年,工业富联营收增速分别为30.01%、17.16%及-1.61%,大幅放缓。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45%、6.52%及10.08%,停滞不前。

故事未获认可、业绩增长乏力,令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实际价值愈发怀疑。

回顾2018年6月8日,工业富联登陆A股,上市首日大涨44.01%,总市值超过3900亿元,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当年郭台铭重回台湾首富宝座,工业互联网故事功不可没。

只是仅4个月后,工业富联股价首次破发,之后时常在发行价上下徘徊,市值从巅峰时期的约5000亿元,跌至约3000亿元。

押注新基建

对于转型,创立于1974年的代工大王富士康,口号已喊了多年。工业富联即是其派出的先锋之一。

2016财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遭遇上市以来首度营业额下滑。到2018年,形势更为紧迫。 2018年年底,鸿海集团被曝预计裁员34万人,原因或与iPhone销量有关。消息传出次日,鸿海被彭博社报道,市值自2013年11月以来,首次失守万亿大关。

再到近期,苹果销量仍不明朗,立讯精密却已通过收购纬创集团iPhone制造业务,进军苹果手机代工领域,成为鸿海竞争对手。令郭台铭“高度关注”“相当震惊”。

工业富联能否替富士康找到下一个“苹果”?3月31日,工业富联董事长在2019年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国家推出的“新基建”,为公司发展带来机遇。

新基建区别于铁路、公路等传统基建,主要打造信息化时代基础设施。有分析认为,对于新基建,我国目前现状是供给不足,例如5G基站数量,还远远不够,存在相当大投资空间。

而据工业富联方面介绍,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工业富联涉及四个领域: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及云计算。

标签: 血汗工厂 富士康代工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