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金融 > > 正文

AI大模型地方战打响,谁才是“AI第一城”?

时间:2023-08-07 13:27:25 来源:创头条 发布者:DN032
30秒快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已有120余个AI大模型。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的机构累计推出86个大模型,占全国总数的七成。京沪深等地相继出台支持AI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也反映了AI“追逐战”的激烈程度。随着一线城市行动起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也陆续发布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方案或发展规划。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中,中国有42个城市入围,数量排名全球第二。就数量、规模而言,中国已经堪称人工智能大国。

作者|史慧芳

编辑|六耳

来源|创头条


(相关资料图)

作为今年最炙手可热的创业赛道,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国内已涌现了超120家AI大模型,“百模大战”的概括都显得有些谦虚。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是名副其实的AI高地,大模型数量累计占了接近70%。

其中,北京拥有48个大模型,占了4成,无愧于“AI第一城”的名头。

就像没有人想错过AI的风口,国内稍微有点实力的城市也都不甘在这场AI产业竞逐赛中落了下风。而一场AI大模型地方战也就此打响。

北京表示要做人工智能“领军城市”,上海提出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而深圳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即使是川渝、贵州等西部地区也纷纷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它们都想争得一席之地。

-1-

国内百“模”斗艳

北京独占四成,沪深杭位列其后

旧趋势退场,大模型称王。随着ChatGPT-4火遍全球,一场科技巨头间的比拼就拉开序幕。

国内大厂也一个不落,百度“文心一言”、三六零“智脑”、阿里“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助手”、京东“ChatJD”、华为“盘古”相继出场……

而这还只是国内大模型的冰山一角而已。

作为今年最红火的创业赛道,短短几个月时间,发布大模型的主角已经从互联网大厂,延伸到创业公司。各家公司都纷纷选择最擅长的赛道起跑。

蚂蚁集团的“贞仪”、网易有道的“子曰”、知乎的“知海图”等行业或垂直类大模型相继涌现。

医渡科技称正在研发医疗大模型,奇安信表示在研发安全行业大模型,科大讯飞将在10月发布通用大模型,对标ChatGPT。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差不多已有120余个AI大模型。说是百“模”大战也丝毫不夸张。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可谓AI“高地”,大模型数量最多,总共86个,占到全国总数的七成。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小有成绩,分别拥有4个、3个。

总体来说,国内大模型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领跑,中西部渐入佳境”的竞争格局。

作为国内大模型实力最强、产品最活跃的城市,北京可谓“一枝独秀”,拥有48个大模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AI第一城”。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两地,其中北京独占38个。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的独特的资源禀赋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985和211院校,有着超过60%的AI领域核心人才,背靠着这个超级人才池,北京拥有全国第一的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

AI产业的一个特性是,一旦规模形成,强者愈强的效应就会出现。北京还被认为是目前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全国范围内,获批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企业共有24家,其中10家总部就在北京;人工智能专利授权数全球前100名的机构中,有30家总部也在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模型所属公司大都聚集在海淀区。

凭借着互联网产业带上最集中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创新能力,这里也成了大模型公司的落脚地。

人才、产业规模、研究成果等,这些都让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要素齐全,生态繁盛。

-2-

人工智能产业地方战打响

就在大约一个月前,北上深三地接连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一线城市在AI赛道上的竞争大幕已然拉开。

5月30日,北京一天之内连发两项人工智能的关键政策,提出一系列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大模型城市争夺战正式打响“第一枪”。

仅一天之后,深圳也不甘落后,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吹响了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号角。

一周之后,上海也祭出大招,出台《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发布“模”都倡议,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产业集群,高调提出打造AI“模都”。

京沪深等地相继出台支持AI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也反映了AI“追逐战”的激烈程度。

随着一线城市行动起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也陆续发布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方案或发展规划。

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各地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围绕当地的经济特点,打造适合自身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

比如,北京侧重于人工智能核心软硬件的提升,上海注重激活民营资本投资人工智能,而深圳则是重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成都以直接资金补助的方式激励人工智能发展。在支持算法突破升级方面,符合条件的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

在这些AI新政策中,重庆是第一个将“场景驱动”放在政策名中的城市。

在决定大模型能力的要素中,算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数据和算力。

贵州提出,加快提升算力服务水平,建设国家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核心枢纽,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创新。

从各城市的时间进展和目标来看,也有所不同。

北京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培育出5到10个人工智能独角兽。

成都明确,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百亿级产业集群数量达到5个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

杭州提到,到2024年,拥有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1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3-4个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行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是未来科技领域需要抢占的“高地”。

近两年来,国内其他省(市)也早早行动起来。虽然没有下发专门的政策文件,但都在发展规划中谈及加快布局AI相关产业。

今年一月份,南京在发布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芯片、智能软件、开源框架等基础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

去年10月,长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立,提出要进一步打造智能算力设施高地,探索高效应用运行的新模式。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各地的AI产业还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尚未分出胜负,谁将成为“黑马”还未可知。

-3-

42个城市入围全球AI创新城市500强

近期,大数据平台AMiner联合智谱研究基于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排名,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分析报告。

这一排名显示,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500强中,中国有42个城市入围,数量排名全球第二。

在前100强中,中国城市有19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香港、杭州、深圳、南京、西安、广州、台北、武汉、合肥、沈阳、成都、天津、哈尔滨、长沙、新竹、大连和济南。

作为中国的超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进入全球前十,北京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位于全球排名第二。

这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全球第一梯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就数量、规模而言,中国已经堪称人工智能大国。

但硬币也有另一面。

正如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建设论坛上,科技部高科技司副司长梅建平所说,中国在底层算法、关键软硬件、生态系统等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力城市前100的榜单中,美国入围的城市有33个。美国仍然是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的集中地。

另外,作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两大强国,美国的相关论文量是中国的2倍。

美国侧重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的研究。中国则是计算机视觉、经典AI、物联网;尤其是物联网,论文量约是美国的2倍。

如何缩小这一差距,能否实现在AI领域的弯道超车,还需要国家与地方、科技和工业界的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