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教育 > > 正文

艺术教育需要避开哪些误区?艺术教育不可背离艺术的本质

时间:2021-12-10 16:55:18 来源:文汇报众所周知,艺术教育需要漫长积累,才能起到对儿童滋养身心的作用。而且艺术本身存在多变性与创造性,故而,艺术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随着儿童的年龄、生理条件、认知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变换。更需要关注的是,儿童艺术教育还要随着儿童学习时长的沉淀,以及时代推崇的艺术潮流等内外部因素不断调整。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孩子学会辨别真善美,能够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体现真善美。儿童艺术教育不仅惠及儿童本身,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长远发展有益,同时也是教育者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的、充分的表达。   误区一   兴趣 发布者:DN032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需要漫长积累,才能起到对儿童滋养身心的作用。而且艺术本身存在多变性与创造性,故而,艺术教育的方式,也应该随着儿童的年龄、生理条件、认知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变换。更需要关注的是,儿童艺术教育还要随着儿童学习时长的沉淀,以及时代推崇的艺术潮流等内外部因素不断调整。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孩子学会辨别真善美,能够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体现真善美。儿童艺术教育不仅惠及儿童本身,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长远发展有益,同时也是教育者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的、充分的表达。

误区一

兴趣导向下的儿童艺术教育,不能理解为盲目“释放天性”

儿童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儿童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以育人为本,现在艺术教育也是养正、储美、尚美,点燃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幼儿以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为重点的核心素养发展途径。

艺术表现是儿童的本能兴趣。婴幼儿几乎都有一种本能,只要拿着画笔,就会尽情涂鸦,这对他们来说是游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用这种方式自由表达、创造、想象,而其中的想象力常常令人惊叹,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画家毕生的追求就是能够画出像儿童那样的笔触,也是艺术家们常说的“向幼儿学习”的由来。

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李季湄观察到,近十多年来,整个幼教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尊重儿童的兴趣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儿童的兴趣为基础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在全社会都达成共识。但现实中,儿童的艺术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偏向。

李季湄自己就常到一些幼儿园参观。她发现,一些幼儿园教师以让孩子释放天性为名,任凭孩子自由地“玩”,但艺术活动却常年保持同样的内容和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的能力不可能有长足发展。针对一些人认为的,儿童在发展兴趣过程中,如果老师介入对儿童说了或者做了什么,就是干涉了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李季湄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正如杜威所说“把儿童的天性武装起来”,其本意就是学前教育者不能放任儿童的兴趣,对儿童的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误区二

儿童艺术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易背离艺术教育本质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周长江教授曾在不少儿童绘画比赛中担任评委,但他却认为,在儿童绘画比赛,尤其是低龄儿童组绘画比赛中设立一二三等奖,非常不合适。因为,儿童的绘画只要能表现出他们天真幼稚的天性,展现可爱的童趣,就应该得到鼓励和奖励。“我们鼓励的是孩子通过绘画表达出的真性情,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但现实是很多比赛中能得奖的绘画往往是一些过于成熟的作品,这些用大人的脑子、小儿的手描绘出来的画,完全违反少儿年龄规律,不但对儿童美术学习不利,更是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对孩子危害极大。”

家长重视艺术教育是好事,但如果背离了艺术教育的本质,陷入技巧的“坑”,这对儿童的持续发展并不利。家长应该清醒,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是为了提升修养,而并非为了收获技能证书或者奖项。

从艺术视角看,如何让儿童的艺术教育不背离艺术的本质,保护孩子的纯洁性、直觉和创造力,不要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因为名利而变得浮躁,让他们忠实于自己的感觉,不必去迎合成人的喜好或者模式,是留给教育者和家长们一道共同的考题。

在具体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也对儿童艺术教育有所思考,在她看来,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一片树叶,一声鸟鸣,一个舞台,一架钢琴,一次朗读,一方涂鸦,一帧剪影,一段恋曲,一张笑脸,一尊泥塑,做一回实验,游戏一场,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和体验到的“艺术”。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按照周长江的看法:“儿童艺术教育不应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其真正的用意是开发每个儿童身上所具有的潜在的想象力,只有这些想象力被开发出来,我们这个民族才具有创造力。”

朱光潜曾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美术、舞蹈或唱歌培养一项技能,而是让儿童感受世界的美好,让儿童有一双辨别美的眼睛,把真善美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误区三

艺术教育过多引入外来活动,轻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

眼下,上海的各个幼儿园都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通过节庆活动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文化浸润,符合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规律。作为儿童艺术发展的良好载体,节日活动可以传递给儿童美好的文化体验,促使儿童从内心产生对这个节日真正喜欢、甚至感到自豪。在此过程中,李季湄提及,尤其要关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何让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能够进入孩子的心,让他们从小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当中感到愉悦进而形成精神印刻,在幼小的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

李季湄认为,当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该上升到国家高度,幼儿园也有文化传承的任务。幼儿艺术教育承担着文化浸润、文化渲染的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儿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幼儿园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国的和世界的文化,是家长和幼师要去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上海市美术馆协会理事鲍薇华说,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信息迅捷,与此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压力倍增、精神世界匮乏的种种可能。艺术将是陶冶性情、表达情绪、舒缓压力的出口,每一位接触过艺术的孩子们将通过欣赏艺术或者艺术创作表达内心情感,以及对世界的审视和感知,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对爱的理解和传递,他们将在艺术的滋养下拥有更为丰厚且从容的人生经验和经历。(肖瑜)

标签: 艺术教育 艺术的本质 儿童艺术比赛 艺术教育本质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