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汽车 > > 正文

国内车企应尽快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时间:2021-07-27 22:37:51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者:DN032

近期,多家跨国车企相继推出碳中和时间表,如日产汽车计划到2050年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初期实现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电动化;大众汽车致力于在2050年前通过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减排实现碳中和;奔驰计划到2039年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保时捷争取在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而国内车企行动相对迟缓,长城汽车近日宣布,将在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成为国内首个公开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汽车企业。对此,笔者认为,国内车企应尽快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国策。从宏观层面来看,消费终端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建筑、交通三个领域,减碳重点是提升电气化水平,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其中交通电气化的重点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因此,在我国各行各业均在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的时候,作为减碳的重要领域,汽车行业、企业要勇于担责,尽早研究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在燃油车一统天下的时代,无论技术还是品质,国内车企均难以和国外公司抗衡,更谈不上什么话语权,但在汽车加快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这一难得的契机中,国内车企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事实证明,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国内车企在转型新能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国际能源署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领跑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要保持领跑优势,在跨国车企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启动碳中和的关键时刻,国内车企不能无动于衷。

目前,业界已形成共识,转型新能源是车企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但汽车制造产业链长,不仅包括动力系统、人工智能系统、零部件等车辆生产流程碳中和,还包括产业链减碳协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研究并落地。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约需60年,而我国计划仅用30年,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汽车企业碳中和路径不妨更“激进”一些,同时要更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车企国际合作中较易达成共识的领域。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谁具有碳中和先发优势,掌握相关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就能在国际合作、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需警惕跨国车企凭借多年积累的优势通过主导国际规则制定,给我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化“带节奏”。要破解上述难题,前提是国内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尽快制定碳中和路线图。(王旭辉)

标签: 绿色低碳 转型新 能源 车企 碳中和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