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业界 > > 正文

当非遗遇上十八数藏 光影中感受千年艺术之美

时间:2022-09-14 17:19:17 来源:壹点网 发布者:DN032

“大家好,我是‘青铜人’,我是‘青绿腰’。我来自三星堆,我来自春晚……”在刚刚结束的服贸会上,非遗京西皮影戏传承人、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院长王熙带着剧团成员表演了他们新创作的《青铜人的故事》。通过皮影戏将三星堆文物动态化,让中国文物“动”了起来。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皮影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非遗技艺面临着传承难题。如何让皮影艺术展现出现代气息和创新活力,是王熙最想做的事。

如今,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与十八数藏平台展开合作,发布了《园明皮影十二属》、《山海经》、《福禄寿喜》星神等一系列藏品,以数字化方式在元宇宙世界继续讲述皮影故事,守护非遗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为皮影注入灵魂 做好“守艺”人

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我国古老的皮影艺术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沧桑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皮影戏演绎和见证了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变迁,在经历了繁荣和落寞后,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让皮影艺术在新时代里焕发新光彩。

王熙出生于皮影世家,小时候就跟着父辈看皮影、画皮影、做皮影。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王熙认识了同样热爱皮影的林中华。2006年,夫妻二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皮影艺术文化公司。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皮影技艺,传承非遗,这一做就是16年。

成立之初,王熙和林中华从老家请了很多专业皮影戏演员,他们技艺精湛,表演也十分卖力,但观众的反映却不尽人意。“台上的演员比台下观众都多”,王熙感慨道。剧院观众寥寥,让不少艺人渐渐没了最初表演的动力,纷纷请辞回老家了,而年轻人也鲜有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一时间,人才紧缺成了皮影艺术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

就在皮影事业处于最低谷时,林中华突然想起了一位袖珍人朋友。“她很会唱歌,热爱生活,但曾说过特殊人群体在社会上不好找工作,不如让她来试试?”

就这样,王熙、林中华的皮影团队迎来了第一批袖珍人朋友。针对袖珍人身材小巧、手小的特点,王熙将皮影的木杆变细,以方便他们操作。同时,剧团为袖珍人搭建了专门的戏台,方便他们表演。“他们很聪明,很刻苦,经过三个月的免费培训后,基本上都能参与到皮影表演中来了。”王熙说。

在皮影剧团进行学习的袖珍人们,不仅要练唱法、学手法,还要亲自制作皮影道具,学习绘画稿、练雕刻和染色。“只有了解皮影文化和历史、懂皮影制作,才能真正唱好皮影戏。”王熙教给他们的不仅是赖以生存的手艺,更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皮影的制作极为复杂,从选皮到成型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八道工序,分别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每一步工序都需要匠人们不能有丝毫的误差,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在王熙看来,手工制作是皮影道具的灵魂。“机器制作的皮和手工皮不一样,没有生命力。只有老艺人认认真真、手工雕刻的皮影才独具魅力。”她拿着一件精细灵秀的古典仕女皮影作品介绍说,“只有三、四年以上功底的手艺人才能刻这种雪花纹,一张皮子上很多刀口是连着的。一旦刻断,皮影就毁了,不能修改只能重来。”

当前,博物馆内收藏了20000多件古旧皮影道具、物件,还有100多部手抄皮影影卷(剧本)、曲谱,都是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

林中华坦言,很多馆藏道具不敢展示出来。“皮影道具最怕潮湿,一旦见水,就需要人工翻晾。如果照顾不周,超过48小时,道具就变成‘粥’,损毁了。每年博物馆光是维护这些皮影就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成本。尽管靠民间力量保护皮影藏品很难,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应该坚持的。这都是国家的宝藏,将来会流传后世。作为一名‘守艺’人,能避免艺术失传,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不断创新 用科技让传统艺术复活

遇到袖珍人后,文化初心守住了,可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皮影戏,留住非遗文化的“根”和“魂”呢?林中华说:“有经验的皮影戏老艺人大都在80岁以上,他们正在一点点老去。一旦老先生们不在了,想请人讲一讲当年的戏就难了。”

对于拯救濒危的皮影文化,王熙没有丧失信心,“现在国家越来越支持传统文化发展,重视非遗艺术保护,明显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大众生活。希望能通过创新,找到更好的途径,让皮影戏重获观众喜爱。”

为了让皮影艺术在新生代中传承,龙在天开展了“民族艺术进校园”和“非遗研学”活动,并为学生出版皮影教材,研发皮影教具,在学校建立少儿皮影剧社,举办“全国少儿皮影传习成果展演”活动,让更多孩子关注皮影艺术、传承古老技艺。

采用数字化方式宣传传统文化,是王熙夫妇打算下一步做的创新工作。“皮影戏在2000年前就构建了虚拟世界,元宇宙在2000年后的今天也打造了全新网络空间。我们期待皮影戏和数字技术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林中华表示。

据了解,专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数藏平台——十八数藏平台与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达成了合作,发布了《园明皮影十二属》系列藏品,该作品运用了拟人化造型表达十二属相文化内涵,把民间流传的“圆明园拟人十二瑞兽”—运粮鼠、耕田牛、山林虎、月宫兔、云中龙、草地蛇、千里马、喜乐羊、机灵猴、报晓鸡、护院狗、发财猪,用非遗剪纸工艺创造性呈现,每款瑞兽既蕴含了十二生肖的象征意义,又展示了当代皮影的雕刻精功,为十二属系列产品赋予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十八数藏平台让收藏者更直观地了解到大师的匠心与技艺,了解皮影背后的文化故事,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了。”林中华说。

抢救与保护非遗文化、做好传统文化传播是王熙、林中华成立龙在天皮影剧院的初衷,也是十八数藏用科技手段打造丰富文化底蕴数字藏品平台的初衷。十八数藏负责人柏松表示,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通过数藏平台感受到皮影艺术的魅力,进而爱上非遗、国粹作品,形成巨大的文化自信,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中华文明不断传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