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创投 > > 正文

抓好春管 端稳“饭碗”

时间:2022-03-16 14:40:18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者:DN032

冀南平原,一望无际的冬小麦宛若绿毯,长势喜人。

连日来,河北省宁晋县130余名农技人员分区包片深入田间地头,测气温、查墒情,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精细抓好田间管理,力争适期播种的小麦多增产,晚播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确保夏粮丰收。

宁晋县拥有耕地面积121万亩,基本农田93.4万亩,是我省第一产粮大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今年以来,该县坚持产业支撑、典型示范、基础先行,探索乡村振兴“宁晋路径”,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藏粮于技

让农民种地更有底气

“这季冬小麦虽然播期偏晚,但多亏冬天不太冷,麦苗带绿越冬,底墒表墒很足。现在要抓住有利条件,增施返青肥,促分蘖,增穗数。”日前,宁晋县“科技壮苗”服务团队队员吴立勇来到东曹固村,在麦田里向几位农民现场授课。

与“从汗珠里扒粮食”的传统耕作方式不同,宁晋县农民已习惯了有问题找专家,靠技术解决难题。越来越多的农民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种地有证书、技术有职称。

“有技术傍身,种地都有底气啦!”宁晋县大曹庄镇种粮大户苏良琴紧盯市场需求,将小麦和玉米全部换成了高产优质的品种。“种子好,技术服务到位,不仅粮食品质高,而且根本不用发愁销路。”她说。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民家里。该县一方面借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资源优势,面向全域开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让农户分享科技红利;另一方面定期开展科技培训讲座,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新型主体技术骨干和农民,培养农业产业生产、管理、经营人才。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科技壮苗”服务团队成员,主要以县内农技人员为主,同时吸纳了县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加入,利用18个乡(镇)科技服务站,每个行政村至少选派一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实行挂牌承诺,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全程全链条技术指导。

据统计,该县每年培训农民3.5万人次,同时推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目前,全县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藏粮于地

让更多人吃上“宁晋粮”

“机柜电压正常、电流正常、温度正常。”3月10日,宁晋县供电公司员工在该县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的水肥一体化机房,对灌溉用电设施进行隐患排查。

这片宁晋县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共建的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核心区位于宁北街道北楼下村,包括300亩试验区、1500亩核心区。千亩核心示范区连续7年实现节灌水50%、节肥20%、节工20%、节地5%,小麦玉米年均亩产1528公斤,农民亩均增收300元,实现了增产增效、节水节肥、绿色生产的有机结合。

不仅如此,宁晋县还建成涵盖米家庄村、东枣村等12个村的5万亩核心示范区,形成了年压减地下水开采1514万立方米的能力,实现了节水增效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据测算,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可节地3500亩,一年就能增产粮食3500多吨,每亩每年可节水约30立方米,实现了“节水+增产”双赢。

目前,该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12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18年的83.32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92.64万吨。如今,现代化农业智能设施已广泛运用到当地小麦、玉米生产管理中: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光谱诊断、墒情监控、环境监测、AI决策等信息技术已不鲜见,进而实现粮食生产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现在,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2%。

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说,他们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落实“藏粮于地”,充分发挥全省产粮第一大县的作用,让更多人吃上“宁晋粮”。

标签: 粮食生产 农技人员 高标准农田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