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强化物流体系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

时间:2021-12-22 18:25:0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发布者:DN032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是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物流体系作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集成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但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服务业之间融合不够,仍存在专业化物流服务薄弱、智慧物流发展滞后等问题,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物流体系建设的路径、强化物流业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助力集群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一、物流体系对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制造业集群物流体系是在集群所处一定区域内,通过提供采购、仓储、配送、加工、信息整合等物流活动,为集群供应链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满足集群内企业的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网络体系。高效的物流体系能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结构和地理布局上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降低交易成本。畅通的物流体系能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和技术壁垒、分散经济风险,实现了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借助靠近集群的市场优势,物流企业也能就近提供服务,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集群内企业的运营和流通成本。

二是促进资源共享。物流体系可有效提高物品流转效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产业链协作化水平。如嘉兴现代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嘉兴现代物流园,着力打造环太湖、环上海、环杭州湾等经济圈及华东地区商业零售企业区域配送中心、制造业原材料分拨中心等,推动了上下游企业配套共享和网络化协作。

三是完善供应配套。集群物流体系通过整合运输、代理、仓储、装卸、配送、服务等要素,支撑集群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供应配套网络,促进专业市场发展。如深圳构建“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的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对外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转运中心+社区物流配送站”的三层级物流枢纽体系,为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的供应链配套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中物流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物流业总体滞后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据《“十四五”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预判》统计,2015-2020年,我国物流业增速分别为4.5%、4.6%、11.5%、14.8%、9.0%、10.2%,而同期先进制造业增速均在20%以上,物流行业增速总体落后于先进制造业,两业发展契合度低。

(二)专业化物流服务商匮乏。据《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统计,我国产业园区中物流相关企业的入驻比例仅占需求量的45%,园内企业只能自营部分物流,不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且增添了企业成本。如青岛智能家电集群中,海尔自建立物流体系以来,商品平均物流时间由8天减少到2天,但2019年全年物流亏损达1.18亿元。

(三)物流智能化水平落后。当前,无人仓、无人港、无人机、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等领先物流技术应用不够,物联网、云计算、5G等与物流体系的融合不深。据《2020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数据,2019年,AI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采用率不足10%和20%,物流智能化发展不足。

(四)配套制度不健全。部分地方集群物流体系发展缺乏前瞻性,规划意识不强,功能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一些地方在集群物流体系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处理土地置换、人员安置、资产增值、税收分配等问题,阻碍甚至限制了物流体系的深化改革发展。此外,我国集群物流服务基本以企业自发快递为主,标准化程度不够。

三、几点建议

(一)深化“模式创新”,构建专业化先进制造业物流体系。一是发挥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效应,鼓励集群企业剥离仓库运输、原料转运、入厂物流等非核心业务,加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业集群的合作。二是创新物流服务模式,针对集群企业的特定需求,构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专业物流服务模式。鼓励物流企业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定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高效物流解决方案。

(二)围绕“智能创新”,提升先进制造业物流体系信息化水平。一是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物流企业共用“云平台”,针对不同配送需求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做到运输流程可追踪、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测。二是对物流信息、仓库出货、物流配送、物流交易、物流售后等全流程进行智慧赋能,建设一批定位明确、功能齐全的生产型、货运枢纽型、服务型的智能骨干传输网,加快构筑“三网”融合的物流体系。

(三)加强“融合创新”,完善先进制造业物流体系政策配套。一是推动物流体系建设与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鼓励当地针对工商注册、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制定配套鼓励措施。二是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集群物流单元化和标准化制定标准,发挥龙头物流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研究物流服务纳入集群统计监测体系的政策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