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大咖策略会 | 希瓦私募朱志伟:均衡配置 攻守平衡
值此开年之际,东方财富特邀业内大咖齐聚2022年度大咖策略会,把脉2022年投资机会。此次活动将于2022年1月12日-1月14日隆重举办,十五场精彩直播,等您来看。
1月13日上午,希瓦资产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朱志伟在2022年度大咖策略会上发表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均衡配置,攻守平衡》。
去主会场,一键预约观看2022年度大咖策略会>>
以下为演讲摘要:
主持人:各位正在收看直播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年度系列节目,2022大咖策略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希瓦私募基金经理朱志伟先生,为大家带来现场策略的分享,我们首先欢迎朱总,朱总您好。
朱志伟:大家好,我是希瓦的朱志伟。
主持人:送别了2021年,迎来了虎虎生风的2022年,都说虎虎生风开新局,但是面对虎年头几个交易日市场的调整,其实投资者心里疑惑满满,我们的春季行情还有吗?热门赛道是不是就熄火了?2022年我们又该把握哪些具体的投资机会?今天我们迎来的是股票多投专场,我们也希望在与会大咖的视角下,帮助大家在2022年虎年投资献上我们的锦囊妙计。今天朱总将给大家带来策略主题是《均衡配置,攻守平衡》,下面就把时间交给朱总。
“自下而上”并不玄乎!
朱志伟:谢谢,大家好我是希瓦私募的朱志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跟大家交流,结合我们自己2022年的展望,以及2021年的年终总结,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于未来投资布局的一些思路。希瓦一直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的逻辑,当然我们现在也会结合一些自上而下的想法,毕竟我们做投资并不完全是去赚Alpha的钱。我们去看去年整个的市场,结构的分化非常严重,包括一些赛道股的机会,所以也会需要做一些自下而上的思考。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投资框架,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分三块,谈谈我们对明年的宏观经济、市场还有行业方面的想法,最后落实在我们的配置逻辑,就回到如何通过适当的配置平衡,做到攻守兼备。
先谈谈我们的大体研究框架。其实做基本面投资,无非是公司的估值还有公司基本面分析,把这两点做清楚,关键还是要找到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这个可能大家平常交流比较多,选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分析竞争壁垒等等。我们知道长期而言一家公司的股价上涨核心动力还是来自于它的自身成长还有价值创造,公司本身竞争力如果足够强,能够随着这个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去进化,不断去创造价值,最后业绩一定能够在它的股价上面有所体现。我们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对研究院的要求,还有基金经理自己落脚点都是放在这一点上的,但是因为我们是做资管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去尽量平衡公司长期价值和短期估值上面的矛盾。我们强调自下而上的分析,这也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大的宏观框架,它的投资环境,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整个投资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影响到相关行业和公司,这是必须要在我们的反馈范围之内的。坦白讲我们在去年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包括行业政策、宏观,还有国际之间都对我们的持仓产生比较大的冲击,我们也做了一些深度反省,在整个投资环节中,有哪些是需要提高的。
把自上而下框架做好了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选择一些合适的行业。什么是合适的行业?就是行业本身成长空间非常大,有足够大的Beta在里面。如果这个行业本身很大,该行业里面其实是必须分散的,一些有竞争力的公司能够不断提高市占率,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适合我们去做长期投资的类型公司。以前我们去看互联网,现在去看一些新能源车,这是属于未来整个市场增长空间是比较大的,大行业里面一些龙头公司,包括现在一些汽车后市场领域,我们在未来会非常看中。总而言之,长逻辑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也一直强调重视政策对于行业和公司发展的影响,然后看具体会影响哪些方面。当然我们还是始终把基本面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说有了政策对我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还是会去抓它的主要跟次要的矛盾。
因为今天更多会去展望我们对于未来市场的看法,所以对于我们研究框架这一块就简单提提,重点是看看我们对于2022年或者说更长期一点的看法。先看宏观层面,写的是“经济向下,政策向上,乐观中保持清醒”。其实我觉得第一周市场的波动比较大,就存在这种预期和实际之间的落差,还跟市场估值有一点关系,就导致第一周市场整体巨大回撤。先看国内,从投资、消费还有出口几方面来看,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有一点是向下的角度。投资上地产的调控大方向肯定不会变的,房住不炒。尽管现在陆陆续续有一点点纠偏的东西出来,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大局。传统的制造业投资现在也不是很强,这些对于投资整个数据上其实是有一些制约的,这是属于我们讲的向下的部分。但是向上的部分肯定会有一策上会有逆周期调节的动作出来,包括对于基建等等,我们大家一直在等。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其实也有在演绎这个逻辑,这就是我觉得是向上的部分。政策上还是那句话,因为整个经济向下是持续过程,但是政策出台是断断续续的,是离散的过程,所以在这个之间会有时间差。我也会说是经济跟政策上的博弈,从而带来市场上一些波动。
再看消费。我们明显看到过去两年持续的、比较有效的清零政策,它确实一方面对于疫情防控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消费产生一些抑制。这其实也体现在相关数据上,消费者一方面确实需要疫情出现一些转机,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就业有提振,就业直接反映到对消费者数据有非常好的影响。但是我们把眼光稍微放长远一点,就是疫情肯定会过去,即便经济会维持在比较低的增速水平之下,但我们的消费者占比会逐渐上升,所以未来从投资角度来说对消费的兴趣还是非常高的,我们也觉得未来还有比较高的一些机会,但是从短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最后我们再看出口。可以看到一方面是有高基数的原因,中国跟欧美恢复的进程是不一致的,我们较早期疫情控制非常不错,再加上我们整个产业链其实是比较完备的,所以能够更早从疫情中恢复,从而支撑我们在疫情期间整个出口数据非常好;但是现在随着欧美基本上处于全民演绎的阶段,我们的防疫政策还是比较紧,这种情况之下大家会出现经济复苏不同步,很难希望接下来出口数据能够做到之前那个水平。这三方面会对我们整个经济增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经济向下是逻辑。
但是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今年一定会陆陆续续出台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向上托底。其实也已经讲得比较明确了,就是多少维稳,还有我们之前看到降准,接下来还有降息动作,这些都会支撑到我们整个经济不至于出现失速的情况。另外大家也在担心通胀的问题,我们觉得通胀其实没有必要去太担心,通胀对于整个政策会出现一些制约,但是因为整个PPI已经在拐头向下了,所以对于CPI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这是国内的情况。再去看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情况,美联储是在去年10月初宣布Taper,之后开始会逐渐减少购债的规模并出来加息的动作。因为美联储跟市场的沟通其实比较的充分,所以尽管我们会预期它在加息预期过程之中市场出现一些波动,但实际上开始去实施加息的过程中,倒并不会对于市场产生那么大的冲击。因为我们是三地投资,A股、港股、美股都有,所以大家一直会关心美股接下来是否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这个我们肯定会关注,但是因为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price in,所以我们并不会过分担心加息过程。
再回过头来说美国的加息对A股、国内会有什么影响。前面也讲到,中美的经济其实是不同步的,所以中国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维持自己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自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中美政策会出现比较大的这种冲突。这是为什么我们说经济向下,政策向上它是名牌,也是这个原因。无论政策出台的时间点或前或后,但终究还是会往这方面走,只不过确确实实因为大家的预期差,可能会预期1月份出一些相关政策,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也有一些特殊原因,所以并没有急着出,所以对市场产生一定扰动,但是我觉得这个无非是早到、晚到的问题,其实不用太过于担心。我们还是要看到潜在利好因素,包括疫情有比较好的特效药出来,或者在防疫方面大家都有比较好的接受度,或者疫情本身有一些好转,适当把人口流动做到一些放开,这对于我们的消费还有就业等等,会有比较好的提振,所以我们觉得会更乐观一点。当然在这方面我们偏谨慎,因为市场的波动会比去年更大一点。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因为市场整个不管是过去的核心资产还是现在新能源赛道公司,确实现在估值没有那么便宜,主要是从估值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适当谨慎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想说经济向上,政策向下,乐观中我们会保持一定的清醒。在这种大的思路之下我们会维持今年的配置更加均衡。适当的均衡本来也一直是我们持仓的策略,但它会有阶段性不适应,包括像去年市场极度分化的情况下,像我们这种均衡的配置,其实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放在今天市场,我们觉得适用性更强一点,这是宏观方面的。坦白来讲虽然我们也会定期回溯一下市场情况,包括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东西做一些展望,但是整个宏观在我们的选股和投资决策里面占比并没有那么大,这个逻辑性我们一直在讲,因为它会是0和1的过程,我们并不可能因为整个宏观判断会对我们的投资决策产生过大影响,毕竟那是存在一定概率的,所以它只是对我们的仓位各方面会有一些偏重。
否极泰来看港股
接下来说说市场情况。我们重点想要谈一下港股,因为中短期来说,我们觉得港股还有包括中概股的机会会更多一点,其实也没有所谓宏观方面的数据或者什么,纯粹从从周期角度来说它确实是估值处于非常低的位置。回溯过去几年表现,我们觉得现在港股是到了阶段性非常好的配置点。2021年港股跟中概是高开低走,年初表现很好,中间遇到各种各样一些特殊情况,包括行业方面还有中美之间的一些冲突等等,但是我们仔细去分析,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以前完全没有发生过的,并不是完全新的东西,让我们无所适从。放在比较长的角度之下,所有的事情都经历过,所以尽管在底部的时候大家会非常担心,可能说是不是港股就好像在2016年初一样,是不是港股从此就被边缘化了,但放在比较长的维度里所有这些都经历过,所以没有必要去那么担心。当然也会有一些行业方面影响,包括教育等等,确实阶段性对市场情绪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仅是针对某一两个行业,从整体来说,包括我们去看互联网现在政策慢慢处于右侧阶段,我们认为整个大的风险已经过去了。
刚才说去年有哪些东西导致了港股跟中概股一些比较差的表现,其实就包括有行业的,包括有其他的整个全市场一些政策理解影响,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有一些是对于行业基本面产生影响,一些是对于情绪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估值,所以整个过程是杀估值的过程,并没有对逻辑产生多大影响。再加上港股和中概股本身不是流动性非常好的市场,所以一旦碰到这些负面冲击的时候,会导致它确实出现单边下跌。去年整个港股应该算创了港股十年以来最差表现,还有恒生科技指数30几个点,中概股指数应该是跌了接近40个点,从它们的表现来说也是创了很多年最差表现,但是我们觉得还是那句话,回顾港股过去这么多年一些大坑的情况,每每在熊市的低点,估值低点,所有的利空都会无限的放大,然后导致最后一波会出现恐慌,让大家觉得比较的绝望行情出来。但是经过这一波之后,我们会看到接下来还会慢慢修复。我们港股还有中概的短期——放在半年维度——还有非常好的工程修复的机会,就放在我们选的个股上,就是Alpha和Beta有叠加,所以我们觉得从性价比角度来说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不是绝对的底部,在这个底部里面还有多久,会不会有波动,这个很难讲。从赔率和概率角度来说,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它的机会应该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愿意维持现有仓位,在港股和中概股里面,相对来说它们会比我们A股配置比例更多。但是从长期角度来说,我们当然会适当增加A股和全美股配置,因为作为本地市场还是享有它的流动性和估值优势。这个是对我们配置的策略,或者说战略、战术,我们也有中短期和偏长期规划。另外,我们认为港股目前的情况其实给了我们充足的选股余地,所以我们也会在现有的仓位里面也做相应的调整,从市场方向来说我们非常看好接下来港股一些表现。
我们再总结一下对于市场的看法。刚才主要是讲港股,结合前面一些宏观的想法,不管是Beta还是Alpha,我们觉得利好港股更多一点。因为A股前面说到总体它的估值并没有那么便宜,再加上今年盈利下行跟政策上行,叠加之下流动性会有改善,但是整个经济是下行的,所以我们更多是觉得是属于经济跟政策上下博弈,也算是流动性驱动下行情,但是因为有一些估值原因在,所以今年A股市场分化没有之前那么高,分得应该会更均衡一点。所以从市场还有行业的角度,我们今年会维持更均衡配置思路。
“雨露均沾”多赛道
最后再具体谈一下落实。最终你的配置还是落实到行业落实到个股,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年关注的行业哪些机会比较多一点。我们列出来这些行业其实并不是单一的市场,A股的,港股的,美股的都有。
首先还是基于碳中和一些行业,我们汽车行业单独拎出来了,因为还涉及到汽车方面其他一些布局。先看看前面的,能源结构的转型其实我们觉得是很长期的过程,尽管中间会有各种各样的波动,可能会有的时候做得更激进一点,估值会拔得更高,之后会有纠偏,会有思路的回调等等,但是我们觉得不影响未来5-10年长期布局,所以这是非常确定的趋势,这里面就包括光伏、风电、储能、氯电等等,不同的行业可能逻辑会略微有一点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估值体系也会稍微有一点不同。但是就2022年来说我们觉得风电尤其是海风的机会更多一点,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确定性非常强,另外一方面确实在这个领域里面没有那么拥挤,整个持仓集中度没有那么高,所以从交易角度来说我们觉得它的性价比更高,或者说风险会更低。当然不管是光伏也好还是风电也好的不同行业里面,它的产业链我们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关注点,这个就需要研究员细致一点。像目前来说我们可能会觉得光伏环节效果会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玻璃辅材的频率是不断地随着这个量在提升,所以光靠业绩未来会有不错的弹性。
主持人:接下来请朱总继续给我们讲他比较看好的2022年的一些热门赛道,比如说像新能源、汽车、消费这些板块后市的展望。
朱志伟:刚才提到双碳领域里就是能源结构的转型,就是包括我们说的光伏,风电,储能等等这些,其实储能是非常大的领域,不管是光伏也好还是电池环节也好等等,未来成长空间最大的还是储能这一块,因为它会需要跟储能有比较好的结合,能够打开空间,
接下来再看汽车。汽车其实是大产业,电动化这一块我们就不用再去多说了,我们比较看好,它的渗透率肯定是逐渐提升的,无非是快一点慢一点的问题,还有就是整车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就是每年增速会有一些波动等等,这个其实并不影响终局判断,所以股价方面可能有一些短期波动扰动,但是整个方向上其实没有必要太担心。所以毫无疑问电池是我们最认可的环节。除了电池以外,我们先把电动化这个领域放到一边,接下来我们觉得从汽车这个角度来说,最看好的是智能化,因为这个是非常大的市场,等电动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实各个整车厂需要比拼的就是你的智能化程度。当然智能化能选的标的也比较难办,我们成立了专题小组,把我们的汽车、电子、有色等几个行业的研究员组成专题小组去重点覆盖到智能化这个领域。另外一方面是随着整个汽车存量越来越大,整个汽车后市场其实空间是非常大的,当然现在大家有一些担忧,比如新势力,包括新势力采取的直销方式,会不会对传统的4S店产生冲击。其实我们要看到前端的销售跟后端的保养维护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势力最近在积极跟4S店合作,还有一点大家也关注到了,就是电动车的维修保养成本其实会比传统车更高一点,不是说成本更高,就是说单纯提供的价值会比燃油车更高一点,所以我们觉得并没有对于后市场这个行业产生多大的冲击,反倒是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些预期差,这也是我们比较关注领域。
第三块是消费建材。消费建材其实有两个属性,它属于困境反转逻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近一两年有地产行业向下趋势和原因,所以会对于相关这些产业链上公司产生比较大的一些冲击,大家会关注他的应收账款等等,所以也都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回调,但是我们会长期选一些地产占比比较小的消费建材类公司。另外之前提到,我们比较喜欢的行业就是这种大行业里面有小公司,行业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实我们可以对标美国一些类似的消费建材公司,像美国涂料等等,一直走长期大流格局,它们的市占率也非常高,对标我们国内一些公司,我觉得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包括一些五金类公司,因为SKU非常多,作为必须要存在的大的平台去做比较细化的管理,所以这种龙头公司未来的话语权或者说竞争力会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
再看一下整个大的消费,其实设计就非常多,有可选有必需,大体上从现在这个阶段分成两部分,是消费升级和疫情修复。消费升级其实讲了很多年了,应该是从我零几年入行的时候就在提消费升级的概念,我个人认为只要人类社会一直持续发展,消费升级就一直存在的,所以与其说是叫消费升级,倒不如换个想法其实可能会更好一点,更多是消费迭代,只不过因为我们现在处于收入快速增长期,所以体现出来消费升级。一些细分的,比如说啤酒,它的高端化,这个其实最近这几年讲啤酒的逻辑也是来自于这一点,就是单瓶利润的提升,还有就是像汽车消费升级等等。我觉得不用消费升级,而是用前面提到的符合现代消费习惯或者是跟现代时代比较匹配的逻辑,去描述会准确,就好比像电子烟,我们其实之前是没有碰的,因为我们觉得它的政策风险非常高,一直等到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政策偏明朗化,这些股价也回调较多,对应的估值已经到了相对合理阶段,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去重点覆盖,重点关注起来,在这里会有一些较小的配置,会持续跟踪,包括这些政策对相关公司的影响,对于品牌的还有制造端的影响,我们会去适当对我们的持仓比例做相应调整。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领域,包括潮玩等等,也会是我们去比较关注点。
还有比较大的方向疫情修复。疫情修复其实在未来1-2年都会是比较大的逻辑,疫情过后会在多快的时间内修复估值我们很难讲,但是我们觉得接下来肯定是会有比较好的机会。从长期投资或者是从主题角度来说,这都是非常需要关注的点。像过去一段时间,疫情对于很多消费者公司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公司的长期逻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倒是竞争力加强了,市占率也慢慢在增加,就是它的量跟价在未来都是能够有比较大的释放空间的。酒店是很明显的例子,一些龙头酒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扩点,这些优秀的酒店集团,在疫情中虽然营收确实受到影响,没有恢复到19年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持续在扩张,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酒店慢慢退出市场,或者说可能真的很难再回来,因此龙头酒店公司的市占率得到永久提升,这个时候大家也体会到了在各种各样冲击过程中,这种龙头的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非常强,等到疫情过后会有非常好的量价齐升的逻辑。另一个角度是中国整个酒店连锁化率不是很高,即便是没有疫情,它也会处于缓慢提升的过程,疫情给它挖了小坑,又让它的过程有一点点提速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所谓的否极泰来。前面讲行业港股周期视角下否极泰来,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确实也有反转的逻辑在。按照我们医药研究院的说法,今年医药指数的涨幅未必会很高,但是部分的个股会有很好的表现,景气度高,政策风险低或释放较为充分、估值合理的公司是我们的核心投资方向。事实上我们现在两个医药研究员其实也是按照相应的逻辑在给我们去推票,两个人关注点其实是略微有一点不同,但现在都会更积极一点,因为觉得整个行业里面一些公司尽管股价在跌,但是我们已经梳理不出它任何的负面因素出来了,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到绝对,就是说相对到了底部,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随着市场一起去恐慌,而是应该开始更积极一点,更乐观一点去做一些适当的配置。复盘医药行业历史,每次在政策预期非常悲观的时候,往往是历史布局的时候,现在我们觉得就是这个时候,就是比较好的机会,因为毕竟它是逻辑很长的行业,这种情况甚至可以用千载难逢来形容,至少可以奠定未来几年在医药这个板块里面非常好的回报。这里面有不少风险收益比是非常合适的,因为确定性也高,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去重点在这个领域加一些配置,毕竟总的仓位现在也不是很高,所以会把这方面去做重点的方向。还有一些高端制造,这一块我们肯定是持续关注的,但是坦白讲这是非常大的领域,我们把科技跟高端制造是放在一起的,会有几个跨行业研究员在一起做一些比较和分析。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比较宽泛,这里就不仅仅说是国内的公司,还有包括纯美股一些公司,这些硬科技都会持续关注,不管是从政策支持度还是说本身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讲,我们觉得高端制造这个领域其实都是需要去持续关注的,这个领域里面我们也需要不断积累研究经验。
互联网大家的分歧非常大,最近这一段时间因为股价上涨,所以很多关注度又高起来了,就觉得互联网的春天是不是又来了。我们的想法是,你可以认为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余震还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不管是反垄断,还是一些龙头公司业务的剥离,其实还会陆陆续续去进行,对于互联网尤其是龙头互联网公司,我们觉得经营边界其实或多或少是受到一些限制,所以从估值角度来说,长期估值上限是会被有所调低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另外一点,还是要回归到本质来看问题,因为互联网公司存在最大意义是在什么?其实是对于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还有对于我们优化资源的配置,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做了适当监管之后,如果更重视内生创新能力,我觉得这些核心互联网公司反倒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这些我们认为非常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这种确定性强,它的组织架构还有它的治理都更完善。我们觉得不一定是坏事,不应该因为这些政策的原因太过于悲观。放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说,也许在境外它们的竞争能力会更强,而且我们在互联网方面覆盖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并不会因为政策、监管等等这些原因,就觉得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因为它跟教育的逻辑其实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还是会有比较多的研究覆盖,包括不仅仅是龙头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些新的公司出来也会去持续关注。
最后还会长期关注的是财富管理。因为它有一定Beta属性,看券商等等这些,其实在市场的大波反弹的时候,Beta属性确实是比较强,所以波动会比较大,但是更重要它确实存在一些长期逻辑,所以我们也会去配一些底层在里面。
最后总结一下。因为今年经济跟政策的博弈存在时间点上的不确定性,是持续的,是离散的,且国内的政策跟国外的政策有分化,这些都会导致今年市场波动会更大一点,但是大的方向上我们肯定是非常乐观的,尤其是一直在强调港股,我们的配置比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其实还是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因为有Beta有Alpha。从行业上来说我们并不认为2022年一定会跟过去几年一样存在比较大的分化,过去比较大的分化行情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其实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觉得从宏观角度、市场角度、行业角度、估值角度等各方面来讲,今年市场可能波动略微增加一点,但是各个行业都会有一定表现。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给出所要跟踪的行业相对来说会比较多一点。因为单一赛道胜出的概率可能会比较小,更多机会应该来自于各个细分领域的一些龙头公司,这也是我们今年重点配置方向。回到我们之前标题,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不管是制造的还是消费的,我们认为今年维持比较均衡的配置应该算是相对占优的策略。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朱总给大家带来精彩的策略分享。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趁此难得的机会,在最后这一点时间给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朱志伟:过去一年市场的波动不大,但是市场分化会比较大,有投资人在中间其实是非常开心的,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少投资人过去一年并没有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在虎年能虎虎生威,如虎添翼,取得非常好的收益。
主持人:也希望大家新的一年我们都能够投资顺利,股票长虹。再次感谢希瓦,也感谢朱总。
精彩推送
- 2022年度大咖策略会 | 希瓦私募朱志伟:均衡配置 攻守平衡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五级眼科医疗服务体系
- 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私募自查整改情况
- 长三角创新医疗科技园正式启用
- 国内首套三端5G配网差动保护装置在青海投入使用
- 国家开发银行获首批102.67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 民生银行发布“民生小微”APP 构建“1+4”小微服务新格局
- 最高法:合理判断各类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创新的合同效力 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能动性
- 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电厂存煤超1.62亿吨 较去年同期高4000万吨
-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应能力存煤水平均居高位 供暖季煤炭供应保障有力
- 达到历史高点!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 2021年12月新增社融继续回升 机构预计2022年1月信贷与社融有望迎“开门红”
- 银税互联、减税降费……韶关税务便民惠民办税有“好招”!
- 深圳蛇口至珠海九洲港航线已全部停航
- “新春走基层·奶业新篇章”全媒体走进甘肃省乳制品产业链企业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 增长15%
- 海关总署:2021年我国外贸经营主体活力继续增强 有力支撑外贸稳增长
- 最高法: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刷单炒信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 2021山东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改善13.1% 改善幅度全国第一
- 2021年山东PM2.5同比改善15.2% 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列第2位
- 接近40万亿!去年外贸数据出炉 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最高法:支持、保障相关部门防范应对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 上海徐汇2022年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今日正式启动
- 北京专报丨加入世贸20年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8倍 跃居世界第一
-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离职
- 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国务院发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 消息称美菜网再裁员40% 5家中国企业上榜2021年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
- “木头姐”砍仓4亿大举减持京东 英国反垄断机构对微软收购Nuance交易正式展开调查
- 百度前搜索总裁向海龙加入传音控股 前程无忧收到修订私有化提案
- 滴滴出行CTO张博卸任滴滴支付董事长 小米捐赠1000万元设立“小米体育奖学金”
- 一加手机发布一加10Pro 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量为1.8亿
- 腾讯控股回购44万股股份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名单公布
- Facebook或被分拆 卓胜微预计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1.09%以上
- GTA母公司超110亿美元收购Zynga 谷歌游说欧盟官员希望修改《数字市场法案》
- 花呗背后蚂蚁消金增资方案生变 中国信达放弃认购
- 支付宝“金选投顾”因不具备基金评价业务资格被叫停
- 央行今日开展7天期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11493.6亿!我国吸收外资创新高
- 2021年江西工信十大新闻发布!凸显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 相机市场急剧萎缩 落户32年的佳能珠海停产 曾经员工过万人
- 《长津湖之水门桥》空降 80多家公司抢滩 谁能笑傲春节档?
- 提速全球渠道布局 路特斯迎接电动化、智能化未来
- 2021年乘用车产销量翻红 合资品牌份额下滑明显
- 三年实现“大跨越” 解码厦门火炬集团发展之路的背后
- 重仓地产与基建“受伤” 公募总监万字长文声援“稳增长”:适度加大基建投资不会形成短期违约
- 海关总署:“十四五”对外贸易实现了良好开局
- 最高法: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强制搭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湖南省2021年二级建造师证书什么时候发?2地官方回复二建证书发放和成绩公布消息!
- 市场监管总局: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和方式拓展到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
- 五部门:到2035年培育100家测量仪器设备品牌企业
- 发生了什么?6家企业IPO撤单 专家称全年IPO将保持常态化
- 广东乡村振兴板开板一个月 拓宽服务范畴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 超1.1万亿元!去年吸收外资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有这些“招”
- 涉嫌虚假宣传、绿化不达标?重庆一华润项目“变脸”遭购房者质疑
- 山东:2200余亿元信贷支持县城城镇化
- 在江湖中感受五岳文化之美———《新笑傲江湖》“五岳武旅计划”
- 中国电信携手中国东航 发布“空中畅享世界”主题空中上网产品
- 小鹏汽车涨价数千元 涨价或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有关
- 企业微信更新4.0版本:活跃用户数量为1.8亿 真实企业与组织数为1000万
-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自公司董事会辞任 董本洪获委任为公司董事
- 嗨租为你诠释崭新生活态度
- 为了相互的承诺
- 日韩美妆败走中国
- 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 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商务部:将进一步指导地方加强本地发展与RCEP的对接
- 商务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营造良好环境
-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5.5%左右
-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 数据图解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长快速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场监管总局:力争用约3年时间 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 英特尔任命美光财务主管为新任CFO SK集团旗下三家公司1万亿韩元投资元宇宙
- 苹果2021年总共向开发者支付600亿美元 英特尔删除公开信中涉疆内容“深表歉意”
- 圆通速递预计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20%-24.52% 喜茶回应部分产品降价并非所谓高价茶饮
- 消息称苹果AirPodsPro2无线耳机将在下半年推出 能够播放AppleMusic无损音频
- 苹果M1首席设计师重返英特尔 将担任英特尔院士
- 谷歌脸书违反数据隐私规则 遭法国罚款2.1亿欧元
- 腾讯拟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 业务整体转向VR设备
- 俞敏洪回应业务缩减等问题 一加宣布中国区新任总裁李杰
- 美ONE否认李佳琦补税17亿 腾讯拟收购小米系手机厂商“黑鲨”
- 苹果M1芯片首席设计师重返英特尔 AirPods Pro 2无线耳机将在下半年推出
- 民生银行获“2021年低碳创新社会责任企业”奖项
- 三星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约734亿元人民币 较第三季度下降12.77%
- 微信安卓版新增个人信息收集清单 新东方营收下降80%
- 小米MIX5Pro曝光 数字人民币App上架掀体验潮
- 快手配合“双减”政策平稳实施 红米Redmi K50 Pro手机壳曝光
- 小米12系列支持在应用商店升级至64位版本 谷歌脸书遭法国罚款2.1亿欧元
- 百度首款车与英伟达合作 L4级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明年上市
- 三星推出89寸MicroLED电视 无边框高音质沉浸式体验
- 多位赛力斯SF5车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被割韭菜”
- 肥西县企业服务云平台一键申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经信局)
- 小米回应在印度逃税: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
- 罗永浩被执行人信息清零 进军直播带货6亿债务仍未还完
- 微信支付大额被骗资金下降90% 未来3年将对小微商户补贴超过100亿元
- 阿里明确淘宝天猫由三中心支撑 新架构将“全面聚焦用户体验
- 高通联合微软研发AR拓展元宇宙市场 库克担任苹果CEO十周年
- 中国跨境电商及新电商交易博览会|CBEC2022跨境电商展
- 上海银行“零售信贷智能反欺诈知识图谱”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二等奖
- 海南:“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25万套安居房
- 叮咚买菜否认大裁员:个别岗位变动为公司正常调整
- 紧缺岗位求职者超四成来自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