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我国正形成四个氢能产业集聚区 仍需补齐短板明确路径

时间:2022-02-12 12:16:03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者:DN032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鄂四个氢能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氢能产业链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氢能产业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对此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需进一步谋划布局,补齐短板,明确路径。

2月11日晚,该课题组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我国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理想选择、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氢能已逐渐被纳入国家层面规划布局。“十四五”以来,各省也相继对氢能发展进行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氢燃料电池车等领域是各省关注的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下称“人大国发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研教授魏楚认为,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氢能产业发展经验,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仍需识别产业发展的不足与进步空间,完善推进机制,增加市场活力。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介绍,目前,氢能发展在我国处于产业导入阶段,各领域的应用正经历“从0到1”的突破期,各地陆续发布氢能发展及相关应用的规划,参与氢能板块的公司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我国氢能产业已实现产业链全面发展,空间上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鄂四个氢能产业集聚区。

王克介绍,目前我国主要的制氢企业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美锦能源等,这些企业主要依靠煤制氢和工业副产氢的技术路线;在车用储氢瓶领域领先的企业有中材科技、沈阳斯林达和京城股份等;在低温液态储氢方面,国内目前有氢储运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有富瑞氢能、中科富海等。此外,武汉氢阳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涉足有机液体储氢的企业。我国已加大对民用液氢领域的支持,未来这一领域有望迎来较大发展。

研究发现,目前氢气最主要用于化工、石油炼制和冶金等工业领域。在交通领域,随着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产业渐成规模。截至目前,我国50%以上的加氢站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加氢站所采用的氢气压缩机仍需外购,加氢机尽管相较于氢气压缩机来说技术难度较小,但目前仍依赖进口。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最早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地区之一。图为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氢能产业示范区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叉车。摄影/章轲

魏楚介绍,截至2020年,全国氢能产业园区约有30个,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鄂四个氢能产业集聚区。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第一梯队,以上海为中心,辐射苏州、宁波、嘉兴、南通、六安等城市,区域高校集聚,研发实力雄厚,已有多个示范项目运行。区域内重点企业包括富瑞特装、舜华新能源、氢枫等。

此外,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佛山、广州、深圳三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创新核心区,重点企业包括中集安瑞科、中氢科技、雪人股份等;环渤海区域以北京为轴,聚集多个业内领先的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形成了张家口、济南—潍坊、大连等几大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包括亿华通、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等;川渝鄂地区以武汉、成都、重庆三个城市为代表,集聚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和整车、造船相关企业资源,重点企业包括雄韬氢雄、武汉氢阳能源、众宇动力等。

但上述课题组研究发现,政策规划是一些省份氢能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仍需出台有关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以与自身的禀赋、技术等比较优势相匹配;在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面也亟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的技术工艺水平、产业链建设尚不成熟,需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及规划。政府在出台氢能战略规划的同时,还需明确氢能发展路线图,分阶段、分地区制定可行且清晰的发展目标,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稳步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同时,设立权责明晰、协同配合的氢能战略规划推进机制。根据各地区实际需求和发展现状,借助不同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集群,使基础设施的发展更具成本效益,形成各具特点的产业链、配套设施和商业模式。增强企业对氢能产业的信心,避免恶性竞争,打造公平健康的氢能市场,推动产业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