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平台型对冲基金何以23年乘风破浪? ――访上海保银投资总经理李墨

时间:2022-03-14 08:33:5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者:DN032

时间,是价值的朋友,更是价值最好的见证者。

在波动频繁的市场中,私募管理人如何行稳致远?已经成立23年的保银投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999年在上海成立,2001年开始海外投资,2005年设立香港办公室并拿到香港证监会9号牌照,2015年重回内地,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并开始拓展人民币私募基金业务,发展至今,保银投资已积累了23年的境内投资经验和21年的海外投资经验。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上海保银投资总经理李墨,探寻老牌百亿级私募的“常青秘诀”。

合作分享:人才梯队的搭建与传承

纵观保银投资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是一家勇于自我革新并且持续成长的机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它不断发展的基因?加入公司11年、上海保银投资总经理李墨知道问题的答案。

据悉,李墨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11年进入保银投资,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再到负责管理工作,担任上海保银投资总经理,李墨的一路成长,正是保银投资23年乘风破浪的最好证明。

“合作分享是公司投研体系的最大特点。为了培养集研究、投资、交易于一身的实战型人才,我们专门组建了保银学院,搭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据李墨介绍,对每一届新人,保银学院会在他们不同的成长阶段配以相应的培训计划,比如宏观经济及研究方法上的培训、投资总监在投资层面的亲自指导等。从应届毕业生成长为初级、高级研究员,再到基金经理乃至公司合伙人,每位投研人员都具备清晰的晋升路径。

李墨表示,正是通过这样一套合作分享的培养体系,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在保银平台上诞生,他们既得到了自我成就,也成为帮助保银这艘大船驶向远方的新生力量。

时代需要专才,行业需要长跑者

过去10年,市场跌宕起伏,保银投资却成功穿越牛熊。

“公司的多空策略、平台型模式以及深度挖掘基本面的传统,是行稳致远的关键。”李墨坦言。

据悉,10余年前,保银投资便开始探索行业个股对冲投资这条路。行业个股对冲,即在同一行业中做多领先者做空落后者,从而对冲由于市场系统性风险对整体组合造成的波动,获取超额收益。通过构建行业内个股多空组合,保银投资可以提纯阿尔法。与此同时,保银投资采取平台型基金管理模式,目前已有近30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同一只基金产品。

“从2012年开始中国名义GDP增速放缓,各行业随之快速整合,质优和绩差公司分化加剧。简单投资于某个板块已经不能持续获得高收益,投资经理选股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A股市场不断扩容,单一基金经理模式难以有效覆盖全市场或者多行业,这个时代需要专才,行业或者说投资人也需要能够穿越牛熊的私募管理人。保银投资正是看到了这些变化,所以选择了一条平台型对冲基金的发展道路,而时间就成了价值最好的见证者。”李墨感慨道。

据李墨介绍,如果将一只基金产品比作一块蛋糕,保银投资便是将这块蛋糕根据公司的规模、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及稳定性分成不同大小的形状,分配给相应的基金经理。通过探索,公司投研团队确立了“赛马机制”,业绩越稳定、在保银从业时间越久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量越大。

机会来自产业逻辑的变化

今年以来,A股震荡显著加剧,投资主线愈发混沌,后续投资向何处去?

李墨分析称,从多空组合的角度出发,后续需要从产业逻辑变化中寻找机会。

新能源方面,李墨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些价格比较高的耐用品很难涨价,而是需要规模效应体现出公司的核心能力,所以今年上游材料的涨价因素需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去分摊,比如材料电池的制造商、下游整车制造商等。部分公司将承受巨大的业绩压力,从而催生诸多多空的机会。

在消费品层面,李墨认为,去年相对不错的消费环境实际上是需求的后移,今年疫情如果有所波动,酒店、餐饮、旅游和零售实体等行业将承受很大压力,开启新一轮去产能的阶段。“不过,这个阶段也蕴藏着机会。去产能结束后,未来两年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品牌力的崛起,优秀的连锁品牌公司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私募基金管理人 乘风破浪 上海保银投资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