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焦点观察:十年增长1.5倍!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时间:2023-04-11 17:30:3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DN032

研发经费与人才集聚加速、前沿科学与技术融合加深、科创资本与产业赋能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近日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简称“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1年的247.11分,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到9.47%,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该报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档案馆)共同发布。今年也是这四家科技智库第四次共同发布该指数报告。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1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资料图)

“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看,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第三是创新合作指标。”报告撰写人之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张宓之博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稍显缓慢,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所在,“当前和未来需要不断探索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营造区域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环境。”

研发人员集聚效应加强

根据报告,研发经费与人才集聚加速,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2021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5.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

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从人才流动的视角来看,“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流动达到165万人次。研发经费、人才、平台、设施等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加速集聚,形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支撑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的产生。

张宓之分析称,长三角区域研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人才分布呈现从“单极”向“多极”演进的趋势。随着多极化的人才分布格局基本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流动范式使得长三角二三线城市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长并不断凸显。

“长三角研发人员分布呈现两大特征,核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整体崛起,以及具有核心吸引力的近沪城市仍将是未来研发人员集聚的重要地带。”张宓之表示,近沪城市如苏州、杭州、常州、南通、嘉兴与上海已形成良好的人才互动吸引圈层,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科学布局匹配产业发展

近年来,长三角的研发投入强度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增长,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前沿科学与技术融合加深。2021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达到26481篇,较2011年增长近6倍,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纳入了区域科研合作网络中。同年,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达到30968件,合作发明专利7835件,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86倍和7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国际科技论文合作的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肿瘤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STEM领域,基础科学研究不断突破,科学前沿布局匹配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所需。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方政府都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但区域仍存在差异。”张宓之称。

同时,三省一市间专利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学科与技术领域融合联通,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高技术产业利润占全国近3成

科创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也是一大趋势。2021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高达3594亿元,较2011年增长1.31倍,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近3成。

截至2022年9月,从上市企业投资流向看,长三角地区1914家上市企业向区域内4381家企业异地投资;从投资机构投资流向看,长三角地区获融资企业数超过1.2万家。

长三角上市企业和投资机构对区域内的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等行业领域,体现了在科创产业与资本的加持下,长三角不断整合产业链并促进资本要素高效流动,支撑区域内产业集群建设与创新环境竞争力持续提升。

“随着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产业链整体向高附加值攀升,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张宓之建议,长三角应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同时,加快推动一般制造业转移,形成长三角梯次有序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政策,推动各地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大格局。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标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