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地产 > > 正文

官媒发声怒批公摊面积是笔糊涂账 将缓慢坚定的取消公摊面积

时间:2022-02-17 08:11:06 来源:搜狐焦点郑州 发布者:DN032

“日本的房子真奇怪,70平感觉比我家100平的还大。”

“哈哈哈不是日本的房子奇怪,你说反了。”

一则简单的对话,细思极恐。

不是日本的房子奇怪,是我们的房子奇怪。

确实,在中国买房,不是花钱买的每一平方都属于自己。大概率有10%-30%的钱花在了看不清、摸不准的公摊面积上。

在房价如此高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公摊面积这么坑的东西存在?

近日,官媒发声,直言“公摊面积”成一笔糊涂账!把公摊面积推上了风口浪尖。

01官媒:公摊面积是笔糊涂账!

2月12日,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头条发文——《公摊面积成糊涂账?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直击房地产市场公摊面积乱象。

文章直言:公摊面积存在多年,伴生的一系列乱象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关于公共空间的计算,始终是笔糊涂账。如果购房合同上不注明得房率、套内面积等详尽数据,老百姓购买期房很大程度上如同开盲盒,撞运气。

花着100㎡的钱,住着只有70㎡的房子,这不是拿我们买房人当冤大头嘛!

于是,文中对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深入老百姓的心声。

文章表示:取消公摊面积,尤其意味着杜绝其伴生的猫腻与漏洞,从源头避免大量矛盾与纠纷,保证市场交易更公平透明。此举既是为营造公平透明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服务,也是为适应长远改革,接续房地产税、房屋产权到期后的相关政策等未雨绸缪,最终服务于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据了解,这并非官媒第一次发声,早在2018年,新华社等媒体就多次发文,《“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买100平米得70平米:公摊面积7大乱象》等,公开对公摊面积提出质疑,引发全网大讨论。

也正是因为这篇报道,后来很多城市的供暖开始按照室内实际使用面积来计算。

此次,官媒再次发声,网友们一致支持取消公摊,建议统一按照套内面积计算。

可见,国人苦公摊久矣。

02公摊面积,摊了什么?

简单介绍一下: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也就是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共用墙体、变电室,乃至值班警卫室等等,这些面积会分摊到每一户。具体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小区的计算范围还都不太一样。

至于什么是“合理的公摊面积”,法律对此没有上下限的相关规定。

因此,只能通过市场的力量对此进行约束。

例如,别墅的公摊率通常在1%-8%,普通住宅大概在8%-20%,超高层住宅和北方高层住宅,公摊率甚至可能高达30%。

所以,我们掏钱买的100平房子,可能到手只有70平,而日本70平的房子,加上阳台、露台等,确实很可能比国内的100平房子大。

03公摊面积的弊端

有这么一个都市怪谈:

每个小区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这或许就是1+1>2的威力吧。

公摊面积背后的一系列问题,才是购房者所痛恨的:

第一,公摊面积计算不清不楚,至今无统一标准,购房消费者处在消费暗区。往往100平方的房子,到手后却只有70平方,多花了几十万。

第二,公摊面积背后利益空间巨大,容易滋生诸多弊病。如小区中被出租出售的地下车库、内部经营性场所等,这部分的收益理应由全体业主共享,却被挪为商用。

第三,给了无良开发商利用公摊面积牟利的可乘之机。有的开发商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更有甚者多加几个平米公摊,买房者也不知道。

04取消公摊面积还有多远?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规定: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

按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随着开放式小区越来越多,政府在公共区域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开发商取消公摊面积收费是趋势。

也就是说以后会按照套内使用面积来计价,在未来这种计价模式会成为一个更主流的交易方式。

在此次官媒的发声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趋势。但取消公摊面积牵涉甚广,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其中还涉及众多既得利益者。它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分步骤有序推进,逐渐推行新的计价销售模式。

也就是说,迟早会取消公摊面积,但是过程是缓慢的,结果是喜人的。

标签: 公摊面积糊涂账 公摊面积 楼房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猫腻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金融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