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过会企业5家 成都高新区何以乘“市”而上

时间:2022-02-09 10:46:52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者:DN032

2月8日,成都高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一揽子政策。而营商环境好坏,资本市场的反应是最直观的佐证之一。

1月17日,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西部基地敲钟上市,四川A股迎来新年开门红。

时间线拉长。“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11家、过会企业5家,新增数在全国高新区排名领先,创下建区以来最高纪录。”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上市迎来爆发式增长,背后有何逻辑?未来如何乘“市”而上?

寻因

“成都高新股”为何占成都上市公司近4成

2021年12月6日,观想科技登陆创业板。由此,成都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其中“成都高新股”占比近4成。

上市企业爆发源何而来?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战略顾问汤继强看来,这是对“资本助力科技创新,成为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理念的坚持,以及产业生态、区域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不断叠加优化的政策体系。成都先导是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其创始人李进还记得,他和企业,同时享受过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等若干专项政策的扶持。

有持续创新完善的金融支撑。翻开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名录,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面孔”居多,他们尤其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撑。

此前,科创型企业中自科技曾接到大量订单,但流动资金大多投入科研,生产面临“断档”。通过成都高新区组织的专场融资会,短时间内获得银行贷款1亿元,解了燃眉之急。

更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则依托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制定园保贷、股改贷、股债通等各类科技金融产品,区内80%的上市公司都是受益者。

竞相迸发的市场活力也是重要因素。目前,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27.94万户,其中企业17.88万户。

“活跃的市场,对资本的需求和吸引,都更为强劲。”汤继强说。

经济专家认为,2021年全国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北交所开市,为中小企业打造了更加畅通、便利的融资渠道。

成势

打开广阔想象空间

上市企业数量,是衡量地方经济实力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也会进一步增加区域活力。

“从企业角度看,最直接的就是解决了融资问题。”成都路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秘鲍文权打比方。过去产品要卖500元,才能维持运转和再研发。有了资本加入,售价调至200元,市场迅速打开。

打开的不仅是市场,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路行通内部,包括老板在内,一股“激进派”毫不掩饰对资本市场的渴求,期盼进一步扩大产业版图。

对当地金融市场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不久前,成都推出交易所梯度培育计划――“专精特新成长通”,引来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北交所西南基地等10余家金融机构竞相参与,其中大部分总部都位于成都高新区。

科创板主要聚焦服务“硬科技”企业,该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00多家,几近成都同类企业的“半壁江山”,和金融机构正好“互相吸引”。

“近水楼台先得月,家门口就能敲钟。”众多全国性核心机构区域基地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从企业规范运作、改制上市、投融资对接等多个维度,全面推进区内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谋远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2021年,成都高新区GDP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11.1%,上市企业总数达51家,经济发展来到蓄势待发、乘势而上的关键时期。

1月12日,成都高新区举办首次上市公司路演活动,欧林生物、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等区内4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与众多优质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深度互动。

这是对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体系的提档升级,也是助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

更长远来看,上市企业产生的集聚效应,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这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2月8日,成都高新区发布2022年产业基金组建计划,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秘李小燕难掩激动。

600亿元产业基金、新设立的天使子基金,在她看来,意味着有机会持续“加仓”研发力度,覆盖更多市场,企业再上规模。

当天大会上,成都高新区还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的专项支持政策,同时提出将围绕实现企业从初创到上市全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扶持。

一揽子政策和举措,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主体最为关心的资金、人才、研发和创新问题,让企业飞得更高、行得更远,为成都高新区厚植高质量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增添发展动力。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标签: 企业 高新区 过会 成都 上市公司 营商环境 政策 上市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