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从“房客”、机器人和“卖碳翁”看上海经济有多“硬核”

时间:2022-03-11 06:56: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者:DN032

人人皆知上海经济的活力与热度,但这些知识点你或许并不知道:

上海办公楼最大的“房客”并不是高大上的金融机构,以科技、媒体、通讯等行业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势头强劲,让写字楼租赁市场的“头把交椅”易了主;

上海不仅人口密度全国最高,连机器人的“人口密度”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买股票,买期货,买黄金,如今连“空气”也能在上海交易——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甫一开张,就成了全球最大的“卖碳翁”……

小指标里有大文章,能体察到上海经济的强劲脉动,看到智能制造软硬兼具的实力,感受到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朝气——上海,就是这么硬核。

新动能一跃成上海办公楼最大“包租公”

以往,金融机构是办公楼租赁市场上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但在2021年,金融行业被异军突起的TMT行业所取代,科技、媒体和通讯行业的从业者成为进驻上海写字楼最多的群体。来自戴德梁行的分析数据显示,TMT行业在2021年上海办公楼市场表现极为活跃,约占四季度租赁成交的18.3%,超过金融业的15.2%。

“头把交椅”易主的背后是上海经济新动能的全面起势。

近年来,上海重点发展“3+6”新型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新的产业体系囊括了TMT行业的核心产业。从本质上说,办公楼市场格局的变化,得益于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的持续显效。”世邦魏理仕华东区研究部负责人陆燕表示。

2021年,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传音控股在张江科技园区扩租了10000平方米,OPPO扩租了7000平方米;TMT企业则一直是漕河泾产业园区租赁需求的主要驱动力:莉莉丝游戏、米哈游科技等知名TMT企业的扩租面积均超过10000平方米……字节跳动、美团、哔哩哔哩、得物、小红书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在上海扩张版图。

透过办公楼市场这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不难感受到上海经济增长的强劲脉搏。戴德梁行中国区项目及企业服务部董事总经理魏超英认为,未来,科技新媒体行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仍将是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此外,随着先进制造业和新零售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行业发展动能的持续增强,上海办公楼租赁需求将有增无减。

上海机器人“人口密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上海,不仅有汽车“超级工厂”,数百台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忙着造车;还有机器人“超级工厂”,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位于嘉定区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里,机器人们在生产线上精准运作:装配零件、运输物料、检测产品……3条生产线中有1条小负载机器人自动生产线最为吸睛,即综合运用多项智能制造技术进行工艺分解、定制装配物流线和工装,从而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用于该产线的机器人也来自新时达。

2022年2月,上海有5家智能工厂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作为上海首个建成投产的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智能工厂,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位列其中,目前年产能达1万台工业机器人,应用于3C电子、焊接、码垛、橡胶轮胎等多个产业领域。

“机器人之间竞争也很激烈,不仅要有硬本领,更得有软实力。”新时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武玉会说,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将会逐步拓宽,比如新时达新推出的阿马尔服务机器人可与电梯无缝连接进行智慧调度,为公共服务行业提供智慧楼宇无人化服务核心产品和智能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机器人重镇,上海正力争成为全球首个发布机器人密度指数的城市。敢为人先的底气、锐气背后是上海多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耕细作,一系列政策、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串点成链到圈,不断焕发新生。

“上海价格”新成员成全球最大“卖碳翁”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中心就设在上海。自此,从“上海金”到“上海油”,“上海价格”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上海碳”。

“首批纳入市场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00多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超40亿吨”。这意味着,一经启动,全国碳市场就已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上海碳”已是不折不扣的最大“卖碳翁”。

上海市经信委表示,当前,上海正将绿色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由高端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产业组成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拥有80余家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技术中心,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各类创新平台100余个,为新能源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机遇。

印象中高耗能的传统石油化工企业上海石化,目前正积极推进碳纤维在储氢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携手并进。申能集团、液化空气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3月1日签署投资协议,三方将共建上海规模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加速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氢能部署……

传统企业在这里绿色发展求转型,新兴企业在这里“碳”索科技找落点。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在谈及“为何总在上海”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土壤深厚!”没错,上海就是一片沃土,正布局种下一颗颗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种子,灌溉其活力、扶持其成长,久久为功必将收获成熟的果实。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标签: 人口密度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