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世界观天下!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 护好老百姓“钱袋子”

时间:2022-10-23 06:45:58 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布者:DN032

近年来,我国立足国情,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同时,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力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我国正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货币政策也正加大力度、展现温度,通过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继续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稳字当头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近年来,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将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减少经济波动。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货币政策在正常区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

“通过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可有效避免高通胀和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保障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及财富保值增值。”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说。

专家认为,正是因为货币政策保持了定力,把好了“总闸门”,我国才能够在当前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物价形势总体稳定,支持宏观经济大盘稳定。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保持在全年CPI预期调控目标之下。

纵观全球,成功经济体必须保持币值稳定,这不仅包括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也包括汇率的基本稳定。“若汇率发生较大幅度贬值,即便国内生产总值的本币价值上升,也会影响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老百姓的对外购买力。”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

人民银行近日重申,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事实证明,在过去几年多轮重大冲击考验中,人民币汇率均能迅速调整,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均衡。

创新不辍提高调控质效

从全面降准降息,到定向降准降息,再到运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手段不断丰富,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密集落地,及时精准惠及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据统计,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共1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0.8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人民银行新创设了十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仅2022年以来就新设立四种,发挥了货币政策工具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相容机制,可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并释放基础货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平衡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未来应在运用好总量工具的同时,持续创新运用结构性工具,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称。

赋能实体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着眼当下,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突出任务。专家认为,我国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质效不断提升,政策潜力依然较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有下行空间。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有所下行。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持续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降是推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

另一方面,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仍有待挖掘,后续可加快相关工具运用,推动贷款投放,在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同时,促进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是牢固的,未来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都将在前期的基础上持续改善。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的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攻坚克难,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标签: 货币政策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