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10项重点行动”构建科学规范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 筑牢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根基

时间:2023-03-04 16:08:2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者:DN032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

眼下正值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局之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广东省将持续强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全力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和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资料图】

在野生动植物日来临前夕,广东省林业局正式印发了《广东省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要高水平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就地保护、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迁地保护、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现代化治理等五大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 80%,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 85%,全面形成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水平和自然教育服务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围绕目标实现,该行动计划部署实施十项重点行动,力促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的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

具体行动包括,进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行动,建立全省动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开展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就地保护行动,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保护和扩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原生地;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进行迁地保护,全面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种群扩繁、遗传特性保持、野外回归和种质资源保存等工作;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抢救性保护行动,实施中华穿山甲、华南虎、仙湖苏铁、水松为代表的78种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全面提升对野生动植物的收容救护保护能力。

行动还包括,提升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规,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现代化治理能力,加强资源监管及保护成效考核,建立野生动植物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利用,规范野生动物科研、药用、展示等非食用性利用;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科技进行攻关,为绿色发展提供资源植物和科技支撑,以及开展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宣教行动,推动数字化动植物博物馆和动植物科普数字化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

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一部分,广东生物多样性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广东扎实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组织实施华南虎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和猪血木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目前,已建立苏铁、兰科等9个国家级动植物保护机构,抢救性保护54种国家规划专项拯救物种,苏铁、兰花、木兰、丛生竹等种质资源保存量居全国前列,率先实行五年禁猎野生鸟类,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明确写入省级地方性法规。

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各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以及药用野生植物资源人工栽培,推动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持续性恢复和增长。

最新统计显示,广东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

与2012年相比,广东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新记录增加了278种,同时省内记录白鹭、大白鹭、黑腹滨鹬等鸟类的种群数量增多,超过1000只;多地野外发现中华穿山甲、亚洲黑熊、白鹤、中华鬣羚等物种活动;在韶关南雄发现百株以上野生丹霞梧桐新分布地。

同时,在南岭发现南岭叠鞘兰、南岭头蕊兰、佛冈拟兰等8个新种和16个新分布物种等。近两年还监测发现有白鹤、勺嘴鹬、紫纹兜兰等20多个物种在广东有新分布。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全面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大工程,高质量实现我省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遗传资源保护与恢复,构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地保护新格局,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治理、保藏量、科研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筑牢生态根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广东方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10项重点行动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