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创投 > > 正文

天天精选!“热死人”不是开玩笑!热射病死亡率高达80%,这4类人高危

时间:2022-07-25 15:50:42 来源:农视网综合央视网、丁香医生、浙江日报、澎湃新闻、半月谈等 发布者:DN032

今天(7月16日)起正式入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来了

高温不仅容易引发中暑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这不

一个被称作“夏日杀手”的疾病

“热射病”刷屏热搜榜

刚进入7月份

全国就出现了多例

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

热射病

到底是什么病?

为何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热射病=中暑?不要小瞧它

通俗地讲,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主要指在持续闷热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汗液不能及时排出,热量积蓄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等症状,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

医生表示,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70%-80%。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因此,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热射病的4类高危人群

据报道,过去一周浙江持续高温,记者从浙江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日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

“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7月6日下午被工友送来,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吴建荣告诉记者,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7月8日凌晨去世。

仅刚刚到来的 7 月,全国就有多例热射病相关报道。通过这些病例情况来看,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户外工作者。

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

专家提醒,这4类人会更容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问题,要特别当心:

热射病4类高危人群

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例如建筑工人、消防员、外卖小哥等;

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例如户外的环卫工人、交警、防疫人员;

体温调节能力不足,且常常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 3~5 倍的儿童。

热射病,如何预防及救助?

对于热射病,重点在于预防!

热射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有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而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白天10时至15时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户外露天作业,尤其老年人及体弱者尽可能采取空调降温,谨防中暑或热射病。

而对于需要在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议:

1、准备好防暑必需品

备好防晒用具,如涂防晒霜,戴宽檐帽、充足的水;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2、科学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3、注意散热

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是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白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降低血液温度。

从室外回到室内,切忌立即开空调,避免感冒。

4、留意身体状态

一旦出现了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该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最后,万一周围有人出现了热射病症状,可以这样做:

第一,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第二,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被单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第三,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第四,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在此也呼吁用工单位

落实主体责任

科学安排作业时间

尽可能采取停止室外作业、

换班轮休、改为早晚间工作等方式

足量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增加休息时间

及时发放高温补贴

采取人性化措施

保障劳动者高温下的健康权

标签: 体温调节 建筑工人 重症中暑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