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魏建国:WTO不可替代 改革有一条原则动不得

时间:2021-12-08 15:00:43 来源:新京报 发布者:DN032

受到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影响,原计划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推迟举行,新的会议日期目前仍不确定。世贸组织在一份公告中说,由于多国政府采取航空限制措施,许多国家的代表将无法抵达日内瓦。

这已是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第二次因新冠疫情推迟。本次会议最初定于2020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后因疫情推迟并改为在日内瓦举行。部长级会议是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本次部长级会议将就WTO改革等问题进行磋商。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二十周年,WTO改革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WTO机制需要改进与推进,但不能彻底地、颠覆性地改变,各成员都是WTO的受益者,此时也应成为其捍卫者。

他特别强调,“WTO改革有一条原则动不得,那就是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这是WTO处理发展中成员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WTO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与时俱进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中国加入WTO二十年来的表现、收获和贡献?

魏建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那时起,中国的改革开放真正融入了世界贸易的大舞台。

加入WTO后,中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当初承诺的义务和条件,做到了诚实守信。在此期间,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大,我们不但在WTO中学到了世界贸易的规则和成功经验,而且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进步。

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制造业突飞猛进,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抗击疫情的时候,中国在全球形成的强大产业链和供应链,不仅对中国经济恢复起到了很大作用,还积极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复苏。

新京报:第二次推迟的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计划就WTO改革等问题进行磋商,你认为WTO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魏建国:我认为WTO最大的问题,是没能做到与时俱进。WTO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要理解这句话,就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规则,一是多边。

WTO不是双边的,它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一个贸易体系,这个体系的关键是要制定游戏规则。过去WTO制定的规则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发言权。但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发展中国家希望在制定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问题上,WTO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南北差距、地区差距方面,需要WTO制定一个公平公正、包容平衡、开放互助、合作共赢的贸易和投资规则。

此外,数字贸易、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事物不断发展,WTO在这些领域也没有规则可循,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WTO要制定出适应当前形势的新规则。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必须坚持

新京报:中国加入WTO后,GDP占全球份额从4%上升到目前的17.4%。有成员认为,中国应该放弃在WTO享受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对此你怎么看?

魏建国:WTO改革有一条原则动不得,那就是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它是WTO处理发展中成员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发展中成员在市场开放和遵守规则方面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还要通过谈判来决定。

我认为,一些成员把中国的地位捧得很高,实际上是一种“捧杀”,捧高的背后是希望中国能尽更大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自身发展任务还很重。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应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在加入WTO时,就根据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我们实际上享受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比其他发展中成员要少。加入WTO后,我们也未将特殊与差别待遇作为一个“挡箭牌”来阻止谈判取得进展。

对WTO下一步的改革,当前各方基本认识一致,但如何改、朝什么方向改、最急于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遵循什么原则等看法尚未统一。

但有种观点要特别警惕,那就是反对贸易自由化,把一国利益强加在其他国家之上,认为中国加入WTO是占了便宜,否认WTO各方达成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措施,甚至要取消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提出颠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动摇和否认WTO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机制和原则。不看清这点,就会在WTO改革中迷失方向,助长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使全球经济复苏倒退,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拉大。

所以,WTO改革抓住特殊与差别待遇,就是抓住了改革的总钥匙,就能把握改革的重心和基石。下一步,我们还会遇到各种改革方案,但还是要关注能否坚持WTO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能则全力支持,反之则坚决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这一点上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新京报:此前有消息称,这次推迟的部长级会议,将会谈到补贴问题,有WTO成员提出在补贴规则方面要加强监管,对此你怎么看?

魏建国:补贴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主要是用来解决市场失灵、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技术研发、环境保护、稳岗就业等各类公共政策目标,包括产业补贴、政策补贴、金融补贴、服务业补贴等。比如疫情期间,各WTO成员就出台了不少补贴措施,帮助本国企业渡过难关,保证民众就业和社会稳定。

在补贴问题上,中国支持对WTO进行必要的改革,对在WTO改革框架下启动补贴有关谈判讨论持开放态度。同时,我认为在补贴问题谈判上,首先要坚持透明公开化;其次,要制定符合市场化的规则;第三就是要加强监管,进行事后监督。总之大家商量着办,拿出一个可行的、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推动WTO的改革。

WTO不可替代,还应该加强

新京报:中国已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正在寻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你如何看待区域贸易协定与WTO的关系?

魏建国:双边差距越大的国家,互补性就越强,市场的吸引力就越大,形成的自贸协定的收益就越大,会产生1+1>2的效果。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贸易的多边体制,特别是双边、多边FTA(自由贸易协定)会越来越多,亚洲应该是全球FTA双边、多边协定最多的,比如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

区域贸易协定与WTO,是驱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两个轮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现在WTO有164个成员,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8%以上。自贸协定谈判以两个或几个国家为一组进行,如今向WTO通报的已实施的自贸协定有350多个。

一方面,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是“WTO+”,不仅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开放水平比WTO更高,而且还涉及投资开放,甚至WTO没有的一些新领域的规则。

另一方面,WTO也必不可少。WTO是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和贸易平台,它要照顾到发达国家,也要照顾到发展中国家。WTO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告诉我,无论WTO怎么改革,不可能把美国排除在外,同样也不能没有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制定全球贸易规则,WTO的标准就不可能像有些区域组织那么强。但这绝不意味着WTO就不需要存在了,恰恰相反,还更应该加强。

新京报:后疫情时代,中国还能为全球发展贡献哪些方案?

魏建国:我认为,首先是疫情过后如何解决贫富矛盾和地区差别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消灭绝对贫困的国家,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脱贫成就。在这方面,中国可以提出更具体的方案,大家对此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中国能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代表。WTO在制定规则时,中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声音在全球经济中更有力量。

另外,中国的科技不断发展,如数字经济、智慧城市、5G、区块链、云计算等,WTO在制定针对这些新领域的规则制度时,中国应该,也必须有更多的发言权。

(文章来源:新京报)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