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降与升:补齐生态短板 激发绿色动能
生态兴,文明兴。
作为一座制造业大市,东莞曾一度陷入矛盾的两面:一面是人口和财富的快速聚集,另一面则是生态环境的污染衰退。面对这一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东莞努力寻求一条平衡发展之路,坚定推出降与升的“组合拳”。
降——各类能耗排放指标持续降低。过去五年,东莞单位GDP能耗下降20.5%,万元GDP用水量降低36.6%,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
升——环境容量指标排名连年攀升。过去五年,东莞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高343.7%,污水处理总能力提高60.69%,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茅洲河整治到沿线片区焕发新生机,从摸索前行到全方位制度保障,从守住生态线到绿色引擎助推城市发展新动能……如今的东莞,迎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良好势头,在生态指数的降与升之间正实现绿色崛起。
东莞即将迈过的GDP万亿门槛,建立在各项生态目标同步提升的基础上。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通报显示,东莞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337个地市中排名第二十三,在全省排名第一。水环境质量达到自200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但这一变化,东莞走了很多年。
东莞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境内密布大小河涌600多条。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工厂林立、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导致上百条河涌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
以一度被称为“乌龙江”的石马河为例,全流域经过7个镇,有107条河涌,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主体,治理难度相当大。
面对环境整治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中难以迈过的坎,东莞咬紧牙关,在大考中显出勇气、担当与智慧——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东莞紧随广东全省,紧锣密鼓的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初,东莞创新提出大兵团主战、各方协同参战作战模式,形成流域协同共治的体制机制,推动石马河等流域综合整治。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单条河流整治只是系统工程的第一步,东莞要做的是算大账、算长远账。从全局角度出发,东莞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东莞以单一片区污染程度的下降为着眼,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统筹兼顾全领域,促进全域经济活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全域治理的综合成效。
通过系统布局,曾经河水发黑发臭,农田大片丢荒的华阳湖两岸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并一度向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于一体的生态圈迈进。
35公里的水上绿道,沿绿道而建的灯光音乐喷泉、古色古香的塔寺建筑等不仅增强了华阳湖流域的活力,也提升了全域吸引力。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如今,华阳湖生态旅游蓬勃兴起,每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麻涌镇也因此获得广东十大绿美森林小镇等称号。
治水攻坚战补齐城市发展“短板”,蓝天、净土保卫战则修炼出城市“好气质”。全域治理的理念沿河而起,在土地、空气等领域全面开花。
一组数据反映出东莞环境的深刻变化:2020年,全市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43.32%,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3;空气质量创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91.3%,提升幅度全省排名第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鱼米之乡”到“美丽东莞”,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生态的提升,正在东莞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以往治理生态污染,年年高举高打,但依然留下疑惑:全社会对环境保护不可谓不重视,为何治理成果总不尽如人意?
在观察人士看来,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未完成改造,不可避免带来污染;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治理需建制,健全体制、完善机制、确保各项制度由“有名”走向“有实”方是长久之道。
“过去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山水岸线等优质空间的保育和利用有所忽视,必须坚决摒弃粗放发展的老路子,让千万人口在东莞安居乐业,让更多高端产业在东莞集聚发展。”今年7月,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面向全市党员干部讲党课时的发言掷地有声。
事实上,在制度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赛道,东莞一直在努力跑出加速度。
立法先行——2018年,东莞通过《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与保障条例》,这是东莞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立法助力东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重典治乱——2020年,东莞出台《东莞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发动市民提供污染线索,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在上述暂行办法的经验与基础上,东莞正式颁布《东莞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更大范围、更高奖励推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
釜底抽薪——认识到相关产业催生的经济价值是污染根源后,东莞关停一批、搬迁整治一批、在线监控管理一批,分别治理不同污染程度企业;同时在技术、排量等方面给企业上“紧箍咒”,用外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技术。
惟有重典,方可治乱;惟有制度,才可常态。敢于亮剑,重典治乱,在于遏制污染环境者的气焰,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制度维系,久久为功,在于鼓舞环境治理者的士气,在队伍内部形成“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共识。
有了制度保障,关键还看执行。谁来执行?
雾霾中愁眉苦脸,人人皆是受害者;蓝天下展露笑颜,人人都是受益人。东莞将市民、河湖长、企业、机关聚合在一起,全民治污提上日程,各方力量在制度管理下合力治污,还城市绿意,还后代碧水蓝天。
人们看到,市民的环保观念一升再升。走在城市街头,常有市民捡拾垃圾入箱,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宣传活动如火如荼,洁净城市的理念飞向千家万户。
而环保的督导方式也常抓不懈,每个月的“红黑榜”评选和河湖长约谈形成制度,每逢放榜必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通过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雷霆手段,东莞让制度长出“牙齿”,从“有名”走向“有实”。
东莞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是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果、推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新路的重要一步,它用法律条例与制度绑住“权力”和“利益”的双手,落实责任、监管到位,最终实现有效治污。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早发展绿色经济的浙江,诞生了杭州和宁波两颗万亿GDP“双子星”。与浙东沿海地区相似,东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经济渐由高速增长进入爬坡吃劲阶段,寻找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势在必行。
绿色引擎在不同城市有不同表征,往往表现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因此,因地制宜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东莞针对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建设性的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松山湖之于东莞,恰如南山之于深圳,琶洲之于广州。作为东莞经济转型和高新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松山湖同样是东莞打造绿色引擎的重要抓手。
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东京的上野公园……这些世界著名都市都将生态作为引才、留才的重要法宝。东莞认识到,绿色理念正引领发展潮流,生态新城在创新浪潮中迅速崛起。为此,松山湖百里见绿,自建设以来,既不削山填谷,也不改变原有自然风貌,而是建筑群依山而建,市民傍水而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技共山水一色。连见惯了全球各大城市风貌的中科院院士,在松山湖也流连忘返,拍手称好;数万名华为员工,优先实现了花园里办公的美好愿景。
长安、麻涌这些依河而建的镇区,过去岸边土地得不到合理开发使用,如今腾笼换鸟,原有空间格局为之一变,纷纷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比如,曾有“墨水河”之称的茅洲河,在莞深联手治污后,空间价值被重新激活;部分河道水质达劣V类的华阳湖,经过整治后吸引大批优质产业项目,为麻涌镇带来美好未来。
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自发向绿色生产转型,降能耗,升产能。
一家企业力量虽小,但放在拥有近140万市场主体的东莞,却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良好生态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新鲜血液源源涌入,方能户枢不蠹,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潘伟斌看来,东莞打造绿色经济,正是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实力,夯实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这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顺应碳达峰、碳减排的发展大局,前景光明。
站在东莞迈入“千万人口、万亿GDP”的门槛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绿色转型之路是东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同时,天蓝、地绿、水净也是百姓热切向往的城市图景之一。搭载绿色发展的引擎,东莞的城市列车加速迈向“双万”城市新赛道。
【企业家说】
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降耗减污,才能实现绿色智造
近年来,东莞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绿色智造,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莞企主动瘦身,削减低效品类和产能,改造智能化生产线,为构造绿色低碳等产业体系新支柱提供支撑力。
在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可波罗公司”)厂区的控制室里,通过电子屏幕就能清晰看每个车间的生产能耗、能源消耗、电能消耗等各个指标。管理者只要点点鼠标便可以实现能耗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
在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中,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马可波罗公司子公司)设计的陶质砖等多款产品获得“绿色设计产品”的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其在包括清洁生产在内的绿色智造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据悉,在2011年,马可波罗公司开展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并获得认定。截至目前,该公司开展了五轮清洁生产审核。
为了进一步清洁生产,推行绿色智造,从2009年开始,公司砍掉低效性、污染性的能耗,开始进行煤改气工作,在行业内率先全面使用天然气作为烧成能源。如今,改革不仅大幅降低了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为精品打造腾出空间。
清洁生产为马可波罗公司带来了产品占有率稳步提升。近年来,马可波罗公司在陶瓷行业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名,也是行业内唯一一个产值、营收均超百亿元的企业。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厂长刘传军说,当下,原材料持续上涨,令企业备受经营压力。为了赢得市场,企业需做好减法,从“节能降耗”入手,推进清洁生产,优化生产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专家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潘伟斌:
在降与升之间看出东莞经济发展格局与潜力
东莞走上绿色发展、环保发展的道路,有何现实必要性和前瞻性?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潘伟斌认为,工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绿色转型既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东莞高效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清污水、净空气、关停污染企业、扶持低能耗产业发展,既发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号,也为“十四五”时期东莞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积蓄实力。
污染程度快速下降,环境容量逐年上升,降与升之间,可以看出东莞的格局和潜力。未来,东莞可以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希冀寄托于绿色引擎上,这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顺应碳达峰、碳减排的发展大局,前景光明。
另外,在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之间,城市的竞争愈发聚焦于品牌之争。东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擦亮东莞“制造大市”的城市品牌贡献出一份力量,这也是东莞在城市品牌上打出差异化的重要一步,“绿色+制造”的全新名片更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来莞就业、生活、创新创业。
潘伟斌建议,东莞拥有庞大的市场主体,应发挥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市场活力优势,利用市场规律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同时,东莞还可以厚植产学研肥沃土壤,利用高校、企业、政府三方资源,探索绿色技术革新,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经济贡献出应有之力。
【数说东莞降与升】
2020年,东莞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43.32%,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3、全省第1。
2020年,东莞空气质量创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91.3%,提升幅度全省排名第1。
2018-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河涌整治424条。2021年,东莞计划完成剩下217条河涌整治任务,年底前实现全部河涌消除黑臭。
到2022年底,东莞计划建成不少于350公里碧道;到2025年底,建成不少于600公里碧道;到2030年,全市碧道建成总长度达到1000公里。
(文章来源:南方Plus)
精彩推送
- 东莞降与升:补齐生态短板 激发绿色动能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正进行可行性研究 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
- 然健环球被恩施市监局点名 涉嫌组织策划传销活动
- 发改委:支持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
- 重磅数据|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 有序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 11月CPI年内首破2但通胀仍将保持温和 预计本轮PPI上行周期高点已过
- 早餐吃出弹润水嫩肌,Calbee牌胶原蛋白肽多莓口味麦片重磅来袭
- 信心债?合生创展用于再融资等:拟8.0%发行2.5亿美元有担保可换股债券
- 央行12月9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海外中国资产期指走强
- 国家统计局:11月PPI同比上涨12.9%
- 国家统计局:11月CPI环比涨幅回落 同比涨幅扩大
- 国家统计局:11月PPI环比持平 同比涨幅回落
- 国家统计局: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
- 浦东发布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 跨国公司高能级复合型总部显著增加
- 这片金丝皇菊花海 点亮湖田村共富路
- 三大运营商入局智慧文旅 C端市场建设不可轻视
- 新能源巨头爆料:锂电池供给极度紧张!官方最新数据表明 芯片不再是产能软肋
- 三年追回超500亿医保基金!国家医保局:欺诈骗保已得到初步遏制 需要常抓不懈
- 什么情况?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主动投案 上任不到一年!今年已有多位金融界人士落马 金融反腐正持续深化
- 12月9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 可选房子抵“债”!宝能集团理财兑付方案出炉 具体这样操作...
- 12月9日要闻提示
- 12月9日盘前重要市场新闻
- 中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成果显现
- 中信证券:看好国窖1573量价齐升的清晰成长路径
- 2022年物价料呈温和上涨态势
- 2022年中国经济畅想:宏观调控+结构性改革齐发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广东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力争形成超千亿元产业
- 宁波市镇海区即日起全面升级管控措施:除防疫需要、民生保障外 其他企业一律停工
- 2022年货币政策展望:稳健但略偏宽松 不止有降准或还有降息
- 猪肉价格连涨七周 11月份CPI或重回“2时代”
- 12月9日Choice早班车: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22.3%
- 10年期国债挑战“心理底” 宽信用成“关键先生”
- 东莞住建局否认限购放松 中介称部分楼盘操作层面放松“属实” 多银行下调房贷利率
- 樊纲:房地产市场不具备系统性风险
- 双双升破6.35!人民币汇率创逾42个月新高 外资抢筹买了啥?
- 林郑月娥:数据中心是发展数码经济和智能城市的重要通信基础建设
- 山西:农业保险赔付2亿元助力灾后重建
- 广东氢能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
- 中国首条双流制铁路重庆江跳线江津区段送电成功
- 互联网裁员风暴来了?
- 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 无期徒刑!非法集资830亿 110万人损失超120亿…这家A股公司原实控人彻底栽了
- 全面排查!银保监会发文 坚决杜绝保险公司拒保交强险行为
- 财政部规范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转让 严格限制直接协议转让范围
- 6.3444!人民币兑美元创逾三年新高 外资抢筹买了啥?
- 盘中双双升破6.35!人民币汇率创逾42个月新高 原因找到了!
- 我国快递业务量迈入“千亿时代” 今日快递指数涨大涨
- 2021年广西科技金融对接会举办 有效对接超过15家企业
- 上海轨交14号线年底开通 部分车站出入口采用新工艺 综合碳排放减少20%
- 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服务联盟揭牌
- 聚焦跨境金融服务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中银香港、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 各地开展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配额清缴工作 海南率先实现100%履约
- 科技赋能 国美全面发掘数字化零售全场景
- 国家能源局:将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 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 “打造用心团队 促进精细服务”——南京江北新区税务局成立税费服务团队
- 因授信管理不尽职 中国银行即墨分行被罚25万
- 《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至2035年中非年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
- 柑橘出村 第1000亿件快递“花落”中通
- 12月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68
- 央企总部为什么这个时候集中外迁?
-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APP实现与微信互认互扫
- 126家!沈阳自贸区科技企业加速集聚
- 德都高速建成具备通车条件 成都三绕即将串联成环
- 全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交流培训会线上召开
- 请注意!挂靠人虚开发票 被挂靠人受罚了
- 警惕暂停独立董事制度现象 不可因噎废食
- 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组织召开上海市城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协调会议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校企深度合作探路“双元育人”
- 乡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 考不上高中的农村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 海南三亚市启动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发放工作
- “天宫课堂”第一课9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
- 江西中医药大学深挖“中医药+”的多维路径 推进中医药进中小学校园
- 谷城县打造美丽乡村路 助推乡村振兴
- 11月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
- 11月进出口表现超预期
- 深圳一园区举办游园会快闪 为企业鼓劲加油!
- 我国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各地优化服务确保颗粒归仓
- 元戎启行推出1万美元L4级自动驾驶方案 采用5个固态激光雷达
- 魏建国:WTO不可替代 改革有一条原则动不得
- 上海推进全面落实“5+2”模式 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拟每课时补助85元
- 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帮助新市民和青年人站稳脚跟
- 上海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在外拼搏也有家的温暖
- 11月28城新房在线均价环比上涨 14城二手房挂牌均价出现环比上涨趋势
-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5%
- 高质量发展│内外兼修创新驱动 上海上市公司变大为强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2018年5月以来新高 现报6.3565
- 偷偷换芯片 遭央视点名 欧拉汽车致歉了!可是 还没有处理方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 四部门: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
- 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开幕 800多家国内外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参会
- 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度策略行业策略:核心五问揆情度理 先进制造+创新升级大处落墨
- 2022年视频平台片单展望:聚焦主旋律 深耕新垂类
- 广汽三菱全新纯电车型即将下线 “阿图柯”预计年内上市
- 顺应市场变化 零售服务商迎来新机遇
- 调味品涨价引发连锁反应 市场进入调整期
- 二手房成交出现明显放量
- 我国秋粮收购进入高峰 进展总体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