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2021年第四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强化跨周期调节 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

时间:2022-02-13 09:15:29 来源:国信证券 发布者:DN032

事项:

2 月11 日19 时33 分,央行发布了2021 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评论:

第四季度我国经济恢复企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对此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2021 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第四季度经济恢复企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

对国内当前经济的描述:2021 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其中第四季度我国经济恢复企稳,GDP 同比增长4.0%,两年平均增长 5.2%,较第三季度回升0.3 个百分点。我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大型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不确定。

对国外经济的判断:受疫情反弹扰动,2021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供应链瓶颈仍未根本缓解,海外通胀压力上升,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展望未来,疫情形势、通胀走势、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对国内未来经济形势判断: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疫情反复仍对消费需求形成抑制,部分领域投资尚在探底,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增长放缓、低碳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对此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没有变,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国内通胀形势的描述和判断:通胀压力总体可控。2021 年我国CPI 全年均值 0.9%。未来CPI 运行中枢可能较上年温和抬升,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与此同时,PPI 同比涨幅在阶段性冲高后回落。未来全球经济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加之高基数效应逐步显现,预计2022 年我国PPI 同比涨幅将延续回落态势。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点:“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

对2021 年货币政策思路的总结:“2021 年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主要金融指标在 2020 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展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然后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此次提到的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有:

(1)强调“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增加“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3)提到“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认为,相比于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定调,当前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屡次提出“加大”,包括“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等。另外2022 年上半年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重要时点。

其它亮点

1、专栏1《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因素与央行流动性管理》中提出,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势进行分析时,宜着眼于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整体框架而不是局部因素,不能将一些长短期影响因素简单相加计算流动性余缺,更不能将货币政策工具到期作为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因素,并以此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实际上,在目前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下,央行盯住市场利率开展操作,无论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各种因素如何变化,央行都会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应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央行会科学安排到期节奏进行跨周期流动性管理,审时度势根据调控需要对一些到期工具进行适度续做,充分满足市场合理流动性需求。

点评: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分析应着眼全局。

2、专栏1《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因素与央行流动性管理》中还提到,从市场角度来说,观察流动性松紧程度最直观、最准确、最及时的指标是市场利率,判断货币政策姿态也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 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体运行情况,而不宜过度关注流动性数量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数量指标。

点评:利率,而不是量,是观察流动性和货币政策姿态的主要指标。

3、专栏2《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中提到,统筹做好跨年度政策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着力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点评:1 月货币信贷数据放量是央行有意为之。

4、专栏3《我国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中提到,疫情以来我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增长,宏观杠杆率增幅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并不算高。

点评:我国疫情防控得力,宏观政策更加有效。

数据方面,超额准备金率有所上升,贷款加权利率创新低,失业率总体稳定1、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12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0%,比上年同期下降0.2 个百分点,比9 月末高0.6 个百分点,绝对水平仍处于近些年同期中等水平。

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2 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个百分点,较三季度上升0.3 个百分点;

3、12 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6%,较9 月下降24BP。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9%,较9 月下降11BP;票据融资2.18%,较9 月下降47BP;个人住房贷款5.63%,较9 月上升9BP。另外,12 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LPR 的贷款占比为67.75%,利率等于LPR 的贷款占比为6.98%,利率低于LPR 的贷款占比为25.27%,贷款利率减点区间整体较9 月明显增加。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扰动,消费走弱等。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标签: 政策执行 金融机构 扩大贷款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